3.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30 21: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前读书:带着问题读书
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作用特点怎样 有哪些表现?
2.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该如何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
Atmospheric heating process
第三章第2节
地球上的大气
课程标准
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科素养
1.通过示意图,能区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热量来源及传递方向。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系统地分析和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形成综合思维。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提升地理实践力。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阅读并思考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可以完全到达地表吗?
②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需经历怎样的大气作用才能达到地表?
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不能完全到达地表
100%
47%
0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散射、吸收作用
削弱作用 参与的物质 作用特点
反射 大气中的 和较大颗粒的( ) 云层愈 ,反射作用愈( )( 选择性)
散射 大气中的 或( ) ( ) 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 选择性)
云层


空气分子
吸收 对流层大气中的( ) 和________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 选择性)
平流层大气中的_____ 臭氧吸收 ( 选择性)
二氧化碳
臭氧
红外线
紫外线
尘埃

微小尘埃
蓝、紫

水汽

预 习 效 果 检 测

思考1: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思考2: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晨昏蒙影)
这种现象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光虽然不能照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上的大气层,高空大气能够对太阳起散射作用,从而引起晨昏蒙影。
思考3:为什么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太阳
辐射
大气的反射和散射
大气吸收
地面吸收
地面反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
02 大气 对 地面 的保温作用
月球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差别不大,但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C上,夜晚低达-183°C.而地球表面白昼的温度比月球要低得多,夜晚则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嫦娥到月球之后她能够愉快的生活下去吗?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表面温度
约5500°C
地球固体表面
均温约22°C
近地面大气
均温约15°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紫蓝青绿黄橙赤
知识铺垫:关于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C)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热辐射。
12km
0
地 面
宇 宙 空 间
大气上界
对流层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的答案,理解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
1.说出数字、字母所代表的名称;将字母所代表的辐射按长波、短波分成两类;
2.按发生顺序将字母排序
3.大气的削弱、保温作用分别用什么数字或字母表示?
A
B
C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D
大气上界
地 面








地面增温




绝大部分被
大气中CO2 、 H2O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根本的能量来源
CO2、H2O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散射
大气的
保温作用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有哪些?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包括大气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大气湿度、大气密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密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
生存和发展
削弱作用: 了
白天的最高气温
保温作用: 了
夜间的最低气温
降低
提高
昼夜温差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有利于生物
生存和发展
昼夜温差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学以致用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夜晚则降到-183℃。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请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
【学以致用】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秸秆……”
根据本节课内容分析一下其中的原理。
人造烟雾,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玻璃温室(温室大棚)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地面吸收热量变为长波辐射
①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温室使地面增温;
②玻璃(温室)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到温室外,把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保留在温室内。
短波辐射(畅通无阻)
长波辐射(出不去)
应用实践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
三个过程:
两种作用:
4.两种热源
太阳辐射(短波)、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长波)
①太阳暖大地→②大地暖大气→③大气还大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
太 阳
地 面
大 气
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能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数码的组合,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B
D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B.减弱了地面辐射散失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D.增强了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请课后查找资料或相互讨论看看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知识还可以解释哪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