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游园不值》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游园不值》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1 12: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园不值》《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会运用已有学习方法进行对古诗图文对比,说说古诗大意。
3.能结合资料,通过组诗对比阅读,抓关键词“久扣”、“满”、“喜”等,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已有学习方法进行对古诗图文对比,说说古诗大意。
难点:能结合资料,通过组诗对比阅读,抓关键词“久扣”“满”“喜”等,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读诗廊”里通过对古诗描写内容的不同完成了对“古诗词诵读”的归类,那么今天我们将走进“赏诗亭”继续饱览古诗词带给我们的春之美——“赞春”。活动开始前,我们一起回顾古诗词的方法,谁来分享?
2.生回顾方法,师小结。
古诗词学习方法:
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借助工具书,理解关键字词
想象画面,加深理解
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反复诵读,涵咏体悟
查找作者相关资料,体悟诗情
【设计意图:根据教参的解读,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的安排建议,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结合版块内容和语文要素,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或梳理积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自由读两首古诗,师正音。
3.指名朗读,读准多音字“应”、“重”,关注前后鼻音“锦官城”。
4.思考:古诗分别描写了春天的什么内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
三、对比阅读,感悟诗情。
(一)图文对比,学习《游园不值》。
1.结合注释,理解诗题。
(1)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去到友人家拜访吧。出示诗题。
(2)生读诗题。思考:诗人遇到友人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访友未遇,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再读诗题。
2.图文对比,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1)紧扣“失落”心情学习前两句诗。
①出示前两句诗。诗中还有哪些词句中读到了诗人失落的心情?
②生抓关键词“久扣”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交流汇报。
多少次的轻敲都没有推开这扇柴扉,诗人是否就此带着失落的心情转身离去了呢?那整首诗是否都在描写诗人失落的心情?
(2)紧扣“惊喜”心情学习后两句诗。
①那是什么留住了诗人的脚步?
②借助插图,理解诗意,这一枝红杏,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心情?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③抓关键词“满”字,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④生交流汇报,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诗句。
⑤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⑤生想象画面再读全诗。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借助注释——抓关键词——图文对比——想象画面来学习《游园不值》。接着请用上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春夜喜雨》,并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古诗的教学中,借助注释、学生已有经验、相关资料、想象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之中,读明白诗中的景物或人情,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大意;把在诗中读出的内容、读懂的感受读出来,达成“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春夜喜雨》。
1.齐读古诗。解诗题。
2.品读诗眼“喜”字: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喜意却从文字中流露出来。哪些词语中可以品出喜气呢?请同学们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单上内容。
(1)生完成学习单内容,交流汇报。
(2)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预设一:品读“好雨”。
①读书要联系写作背景,为何是好雨呢?将诗句与背景资料联系起来就明白:经历过久旱,深知春雨的珍贵,诗人才会无比欢喜。
②一个“好”字,一个“知”字,流露出作者的赞美、欢喜之意。
预设二:品读“潜”字时。
①这种和风细雨与“花落知多少”的雨哪种更喜人呢,为什么?
②春雨夜至,不扰人而润万物,让作者欣喜。
预设三:品读:“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①这哪里有喜气呢?请跟着老师一起穿越时空,化身为杜甫:听着外面的丝丝细雨声,“我”一阵高兴,这雨来得正是时候,于是,起身,推开门一看——看见了什么呢?
②田野是——黑黑的一片。抬头看看,天空——乌云密布。往远处看看,江面——只有一点渔火。这渔火把四周、把天空衬得更加——漆黑。看到这乌云密布的天空,杜甫想——
预设四:品读“重”字。
①请同学们想象:雨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除了植物们高兴,还有谁高兴呢?
②作者高兴,农民高兴。③能借助想象到的画面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六年级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多层次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也能通过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借助注释、同伴交流等方式理解古诗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中感知古诗词。】
(三)对比赏析,体会诗情。
1.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2.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相似,《游园不值》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春夜喜雨》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小结:通过分析,同学们能通过抓关键字,想象画面,来进行古诗对比学习。
【设计意图:从古诗的意象来看,《游园不值》和《春夜喜雨》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景物的典型意象,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意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四)指导诵读,升华情感。
1.两首诗,言简意深,诗句不同,但情感传递的情感都是一样的。让我们配上自己的动作朗读,再次领略古诗的魅力。
2.生配动作读古诗
3.根据学生的表演读点评,诗不仅可以读,可以唱,还可以演一演。希望在“颂诗苑”里看到同学们创编的古诗新唱,诗词小剧场……
【设计意图:在感知诗人情感和情怀之后,我们在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演变,诗词在创作出来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会给诗歌引入新的理解,赋予诗歌新的生命,这就是诗词的另一种魅力。】
四、总结拓展,延伸课外。
聊着读着,两首诗词就已经学完了。诗歌当中有家国天下,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赞美和期待,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课后,请大家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完成研学单中课后研学的部分。
板书设计
古诗词诵读
《游园不值》 《春夜喜雨》
图文对比: 组诗对比:
抓关键词 相同点
借助注释 不同点
结合插图
想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