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劝学》说课
劝 学 《荀子》
说 教 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
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重、难点
说学法
教 材
劝学》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独立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1. 了解荀子和《荀子》相关知识。
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等等,虚词如:而、以、其、之等。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2、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
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 。
2、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
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
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 法
1、启发式和朗读式相结合的教学法
2、直观式和快乐语文法相结合的教学法
学生情况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
(二)缺乏学习兴趣。
(三)语文基础薄弱。
1、字词句掌握情况差。
2、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
3、阅读能力低下。
4、写作能力普遍低下
5、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
学 法
1、借助工具书、注释,充分做好预习。进行圈点、勾画、批注,熟读课文,做到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自然,初步理解文意。
2、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听读--默读--精读--研读--拓展等环节的学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思想内涵。
3、借助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研习、合作探究中,体会比喻论证的妙处。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质疑解疑
积累知识
听音试读
正音正句
分析比喻
突破难点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解题
研究拓展,提高认识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
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一书共32篇,26篇为荀
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该书由《论语》、
《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
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
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 学
劝勉
学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字音
中绳 輮 其曲 虽有槁暴 砺 跂 日参省 知明 须臾 跬 假舟楫 生非异 锲 镂 螯
zhòng
róu
qū
yòugǎopù
lì
qǐ
xǐng
zhì
yú
kuǐ
jiǎ
jí
xìng
qiè
lòu
áo
有:yòu通“又” 知:zhì通“智” 輮:róu通“煣” 生:xìng通“性”
通假字
检测自读
概括文意
一(1段)学习不可以停止。
二(2~3段)学习的重要性
三(4段)学习的方法态度。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弥补不足
1.中:合乎
2.以为:以(之)为“把…做成”
3.就:接近,靠近.放到
4.疾:强,指声音宏大
5.假:借助
6.彰:显著,清楚
第 1. 木直中绳
二 2.輮以为轮
段 3.金就砺则利
7.跬步:半步
8.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
9.镂:刻
第 4. 声非加疾也
三 5.假舆马者
段 6.而闻者彰
第 7. 故不积跬步
四 8.驽马十驾
段 9.金石可镂
重点实词虚词
古今异义:
1.学不可以已 古 今
2. 輮以为轮 古 今
3. 金就砺则 古 今
可:能够 以:介词 表目的 可以
把……作为 认为
金属刀剑 一种质地较软的黄色金属
一词多义:
于 而
青取之于蓝 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青于蓝 吾尝终日而思矣
善假于物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积累知识
介词:从 连词:并列关系 不译
介词:比 连词:修饰关系 地
介词:向 连词:转折关系 却 可是
连词:顺接关系 不译
词类活用:
1.非能水也
2.上食埃土
3.下饮黄泉
4.日参省乎己
名词 作 动词 游水
名词 作 状语 向上
名词 作 状语 向下
名词 作 状语 每天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2、固定句式:
3、判断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无以至千里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锋利的爪),(坚强的筋骨)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也)
找论点,理思路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1段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比喻
比喻五则 学习的意义
比喻五则 学习的作用
比喻十则 学习的方法,态度
分论点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蓝加工青
胜于 提高自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水冷冻冰
寒于
“輮木为轮” 直木 輮 轮
“木受绳则直” 木 绳 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金 砺 利
学 习 的 意 义
假舟楫 绝江河
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问者彰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达到目的
假舆马 致千里
善假于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正面设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反面设喻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不可以已
坚持
专一
积累
对比
对比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基本原则:
“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设喻特点:
①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反面设喻、对比设喻、反复设喻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a.道理隐于比喻
b.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c.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
关 于 设 喻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
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
(学习做人)
(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学习了本文之后,我们对荀子关于学习的论述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热爱学习,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端正学习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人格更加完善。
作 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试写学习本文后的心得与体会。
3.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劝 学
荀 子
一、作者简介
二、中心论点
三、学习的意义
四、学习的作用
五、学习的态度
方法
青
假
非
而
青
蓝
水
冰
直木
规
木
直
金
利
吾尝
不如
而
非
而
寒
輮
绳
励
提高
改变
自己
弥补
不足
土
兴
积
水
生
善
备
不
积
跬步
无至
小流
无成
骐骥
驽马
舍
不舍
对
比
正
反
学
习
靠
积
累
坚持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