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游园不值》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的第七首诗歌。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设计基于点拨式吟诵教学基础上的替换式吟诵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入声字已用红色标注)
2、对照注释,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3、通过吟咏,结合声韵含义,体会诗人由不能入园观赏的遗憾转为惊喜的感受,感悟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4、吟诵积累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含义并积累诗歌。
【教学难点】
对声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春天的诗歌导入
1、美好的春天,总是带给诗人别样的诗情。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学过的几首春天的诗歌。
2、春天在韩愈的眼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请读——学生吟诵《早春呈张十八员外》。
3、春天在杜甫的眼里是一夜春雨之后的“花重锦官城”,请孩子们读——学生吟诵杜甫《春夜喜雨》
4、一场春雨之后,宋朝诗人叶绍翁穿上木屐鞋,到郊外赏春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
二、解诗题
1、请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诗歌题目——游园不值。
2、出示“值”的解释:谁来结合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指名说,师生补充。
3、再次齐读题目。
三、读诵诗歌
1、从题目我们知道,叶绍翁想去游园赏春,但没有能够如愿。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里去看看。请孩子们听读诵录音两遍后自读诗歌,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特别注意多音字“应”字在这首诗里是“大概”的意思,一种猜测,所以读“yīng”。
3)读“屐、不、色、一、出”五个入声字的短促。
4)拖长平声韵字。
2、指名反馈,师生正音。
3、齐诵诗歌。
四、理解文意
1、请孩子们对照注释,同桌一人一句,逐句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2、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3、带着对文意的理解再次读诵诗歌。
五、感悟音义。
1、孩子们听一听第一、二句诗歌的吟咏录音,说一说你从吟咏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从哪些字词的声音里体会到的?
学生听吟咏录音,想象情景,反馈并吟诵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
1)我从“苍苔”的长音里,仿佛看到小院门前了一片青苔,绿意融融的景象。
2)我从“应怜”二字的长音里,也仿佛能感觉到主人的怜爱之情。
3)我从“小叩”短而高的读音中,我仿佛看到叶绍翁在轻轻地敲门。
4)我从“柴扉”拖长,感觉敲了很长时间。
5)“久不”读高,“不”字短促收尾,有些哽咽,似乎在强调无人应答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此处所有的体会均源自吟咏的声音,不同的人生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阅历经典诗歌是可以读一辈子,悟一辈子的。小学生学习不求面面俱到,有所感悟即可。
2、请孩子们再听第三、四句诗歌的吟咏录音,说一说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字词的声音里体会到的?
学生听吟咏录音,想象情景,反馈并吟诵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
1)我从第三句“园”字读长音,能想象到一个园子里都是美好的春色。
2)我从第四句里“枝”字读长音,仿佛看到这一枝红杏很长。
3)入声字“出”读得短而轻快,仿佛能看到微风拂过,一枝红杏一闪而过的情景,把原本静止的景色都表现出动态来。
此处所有的体会均源自吟咏的声音,不同的人生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阅历经典诗歌是可以读一辈子,悟一辈子的。小学生学习不求面面俱到,有所感悟即可。
3、诗人由刚才“小扣柴扉久不开”到如今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满园春色关不住”,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1)指名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师生补充并明确。
诗人敲门许久未能进园观赏,很是遗憾。但是春风吹拂中,却看到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头来,由此想象到园内一定是百花盛开、春色满盈的了。遗憾便转为惊喜了。
3)孩子们再听一听整首诗歌的吟咏,请主要听一听韵字是否表达了这样的情绪?(学生倾听、反馈)
4)师总结:这首诗押韵的字是“苔、开、来”,属于平声“灰”韵,这个韵的发音比较开阔,敞亮,读起来有着开阔深远的感觉,这个韵在这首诗中,表达诗人追寻美好春色那种明朗、饱满的情绪。
4、请孩子们自由吟咏诗歌,吟出自己的理解。
六、作业
吟咏背记《游园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