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氮及其化合物 硝酸 说课课件 (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氮及其化合物 硝酸 说课课件 (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31 08: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硝酸的性质
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四部分
素 养 目 标
目录
素 养 目 标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位置
教材分析
2.在教材中的作用
承上
启下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硫及其化合物中硫酸相关知识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复习、巩固和运用
奠定基础
三大强酸知识体系
完善
教材分析
3.课标地位及要求
课程标准
主题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能列举、描述、辨识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
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能应用硝酸的性质分析实验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素 养 目 标
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
高中必修1
高中必修2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
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1.知识
2.能力
分类观
价态观
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方法模型
学生在运用氧化还原模型解决问题时仍存在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与浓硫酸类比学习
从物质类别、化合价视角预测
证据推理
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难点突破策略
素 养 目 标
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达成素养
1.能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视角预测和认识硝酸的性质。 证据推理
2.能够基于硝酸分解、铜与浓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推理产物,建立科学探究方法。 证据推理、科学探究
3.了解硝酸在化工生产的应用,建立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素 养 目 标
教法学法
逐步导引
问题驱动
多媒体辅助
观察法
归纳总结
类比探究
学法
教法
素 养 目 标
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子环节1
硝酸的不稳定性
子环节2
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化学故事: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用王水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
提出问题:
王水的成分是什么呢?
为什么能溶解金呢?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2 min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讲授法
实物展示法
问题引导法
3 min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液体
挥发性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8 min
子环节1
硝酸的不稳定性
子环节2
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25 min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1. 子环节1——硝酸的不稳定性:
问题1:长时间保存浓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思考原因?
设计意图:学习硝酸的储存方法,设问引入。
问题2:已知硝酸分解会产生一种红棕色气体,请同学们从现象和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推断产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证据推理。
问题3: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设计意图:问题解决。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2. 子环节2——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性质预测
实验探究
问题解决
三大
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
教师讲解实验方案、装置:
(1)铜丝的作用;(2)尾气处理
任务1:观察实验现象
任务2:基于现象和价态变化推测产物
任务3: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2. 子环节2——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性质预测
实验探究
问题解决
三大
学生活动
问题解决
问题1:该反应是否既体现硝酸的强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问题2:能否书写离子方程式?浓硝酸拆不拆呢?
问题3:浓硝酸和稀硝酸谁的氧化性强?
问题4:浓硝酸与Cu反应时,随反应进行,是否有NO产生?
问题5:若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反应停止后再加入足量盐酸,会怎么样?
问题6: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都用铁罐车和铝槽车,为什么呢?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物理性质
环节三
化学性质
环节四
应用总结
1.应用评价:
2.总结提升:
任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之能与C、S这些非金属反应,请写出这两个反应方程式。用类比的方法,从氧化还原视角,写出C、S与浓硝酸的反应。
设计意图:推理C、S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应用硝酸相关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课前疑问: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置得到的一种混合溶液。
设计意图:解答课前疑问,突显化学魅力。
总结学习内容
7 min
板书设计
欢迎批评指正
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