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D B C D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C B A B A D 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1 22 23 24 25
C D B A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
26.(1)位于板块边界,海底地壳隆起(1 分),形成大陆岛(1分);岩浆喷发(1 分),多火山
岛(1分)。
(2)海岸线曲折(海湾内),避风条件好(1分);港阔水深(1 分);
更新设备(1 分);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1分);扩大港口规模(1 分);提升港口功能或服
务水平(1分);完善港口及周边基础设施(1 分)。(措施任答 4 点给 4 分)
(3)增加货物吞吐量(1分);拓展港口经济腹地(货物集散范围或服务范围)(1分);提升知
名度和国际地位(1 分);强化交通枢纽功能(1 分)。(任答 3 点给 3 分)
27.(1)依次推迟(1分) 近海水体深度浅,储热量小,水温较低(1 分);近海受陆地(冬季
风)影响大,降温快(1 分);河口径流注入,盐度低加上河流排冰易结冰(1 分)。(从远
海角度,答案合理亦给分)
(2)海冰膨胀挤压损坏导管架(1分);固定冰随海面升降,摩擦导管架(1 分);流冰在潮流与
风的作用下撞击导管架(1分),破坏平台稳定性。
(3)可行(1分)海冰融水盐度低(2 分);旱季,海冰水可减少因土壤水分蒸发造成的土壤返
盐(海冰融水灌溉利于淋洗土壤表层盐分)(2 分);(雨季)夏季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可
减少春季土层中的盐分(2分)。(理由任答 2点给 4 分)
不可行(1分)海冰融水盐度高于淡水,会加重土壤盐碱化(2 分);海冰水灌溉使地下水位
升高,增加土壤盐度(2分)。
28.(1)海(1分)。黄河 3次流经,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河滩(1 分);黄河改道后的河床河滩
裸露面积大(1分);黄河经常决口泛滥(地处黄泛区)(1 分),泥沙在黄泛区沉积面积大(1
分)。
(2)春季(1分)。(沙源角度)春季降水少,多晴天(1 分),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1 分),
沙荒地的表层土壤变得干燥疏松(1分);(垂直气流角度)气温较高,大气对流运动强盛,
易就地起沙(1 分);(水平气流角度)春季风力大,风沙容易吹扬扩散(1 分)。
(3)桑树群降低风速,减弱风蚀和水分蒸发(2 分);树冠大(遮阴),减弱地表水分蒸发(2
分);树冠和枯枝落叶截留暴雨,减少坡面径流(2 分);植株和枯枝落叶阻滞坡地水流速度
(2 分);根系发达,能有效固定土壤(2分);枯枝落叶提供有机质,改良土壤性状(形成
团粒结构),增强抵御风蚀水蚀能力(2 分)。(任答 3 点给 6分)
(4)采摘桑叶养蚕,发展蚕桑业(或桑果采摘,发展林果业)(1 分);借助蚕桑业,发展丝织
加工业(或桑果作原料,发展桑果加工业(果汁、酿酒、制药等))(1 分);加强宣传,发
展古桑林休闲旅游业(1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浙江江郎山是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的石柱型岩峰,呈“川”字形排列,当地人称“三爿石”。
在山底仰望,可见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形似石笋天柱。下图为三爿石景观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该地貌景观属于
A.冰川地貌
B.雅丹地貌
C.丹霞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高温变质一抬升断裂一风化侵蚀
B.固结成岩一抬升断裂一风化溶蚀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重力崩塌
D.固结成岩一抬升断裂一风化侵蚀
下图1为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在图中的沿海沙漠地区,某些年份因降雨异常增多,短命植物竞
相绽放,俨然花的海洋(图2)。完成3、4题。
80
厄瓜多尔
哥伦比亚
巴西
较
10
从山款
国界线
第3、4题图1
第3、4题图2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3.与图中荒漠带分布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4.秘鲁沿海沙漠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年份,图示区域
A.沿海地区渔业收入较常年增加
B.海洋向大气释放的C0,增多
C.沿海表层海水离岸运动增强
D.山脉西侧山洪多发威胁居民安全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及某水文站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
145
海拔(m)
1000
可水文站
径流录
1600T
1200
(亿
6800
400
人A
0
1956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年份
第5、6题图
5.补给松花江流域水源的水体类型主要是
①冰川融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影响该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冻断流期的长短
B.冬春季积雪的厚度
C.夏季风势力的强弱
D.工农业用水的多少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植物生长季会发生变化。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侧的色季拉山,
林线处林木种群密度增加明显,但林线位置波动不明显。完成7、8题。
7.色季拉山林线的分布差异体现了
海拔/米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5500
B.垂直分异规律
阴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5000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坡
灌丛草甸
坡
8.推测色季拉山林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4500
林线
①乔木生长季提前,幼树大量生长
苔藓
柏木冷衫林
4000
冷杉林
②灌丛生长季提前,伸入林地
灌木冷杉林
3600
云冷杉混交林
③生长季早期冻害事件显著增加
④蒸发加剧,土壤湿度显著降低
第7、8题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