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00: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 )模拟地壳。
A.土豆泥 B.番茄酱 C.酒精灯
2.脑与( )相连,它们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
A.脊髓 B.脊柱 C.气管
3.一阵暴雨后,土地上最容易被冲走的是( )
A.鹅卵石 B.树根旁边的土壤 C.黏土。
4.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燃放的烟花 C.闪电
5.心脏内部有( )个腔,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A.2 B.3 C.4
6.你的朋友和你发生了冲突,下面( )做法是正确的。
A.冷静、理智地处理 B.该出手时就出手 C.有仇不报非君子
7.许多机械设备都是利用我们人体的结构原理工作的,图中被圈出的挖土机结构利用了人体( )结构的原理。
A.关节 B.肌肉 C.骨骼
8.当摆长为22厘米时,每分钟正好摆65次;当摆长为26厘米时,每分钟正好摆58次。如果我想制作一个每分钟摆60次的摆,我应该将摆长调整为( )再测试。
A.大于26厘米 B.小于22厘米 C.22厘米到26厘米之间
9.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发光的萤火虫 C.镜子
10.小华考试前一直提醒自己: “放松心态,相信自己”。这种调节心理紧张的方法是( )。
A.认知调节法 B.积极暗示法 C.深呼吸调整法
11.( ) 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去识别这些声音的意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A.脑神经 B.传入神经 C.听神经
12.保护大脑,我们应该( )。
A.经常打游戏 B.积极锻炼身体 C.多吃快餐
二、填空题
13.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平原、 、山地、 、 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14.光传播的速度达到 千米/秒,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并根据光速测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15. 、 、 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6.沙漠是 型地貌,戈壁是 型地貌。
17.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是 (填“迅速”或“缓慢”)的。
18.亮亮的表哥是个高中生。地震时,他还在学校上自习。表哥的正确做法是 。
19.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 。(填“强”或“弱”)
20.日食、月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21.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22.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 ,这就是摆的 。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 ,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三、判断题
23.光在空气、水、真空中的传播形式是一样的。( )
24.岩石的风化作用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25.关于地球内部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猜测。( )
26.积极的情绪能调节心情,使自己与他人关系融洽。( )
27.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 )
28.按照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
29.我们能相信只做了一次的实验结果。( )
30.跑步时的时间会流逝较慢,看电影时的时间就流逝较快。( )
31.在观察摆钟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时,需要对摆动次数进行多次测量。( )
32.医生戴的额镜是凹面镜,它能使光线汇集到病人的耳朵中,有利于医生的观察。( )
四、连线题
33.洗耳球、塑料管、水、手的捏力分别模拟了哪些器官?请连线。
洗耳球 血管
塑料管 心脏
输送的水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手的捏力 血液
五、简答题
34.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35.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至少写三种。
36.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37.生活中的反光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利的方面?
六、实验题
38.观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示意图,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回答:
(1)图中,河流的哪一段最容易被流水侵蚀? 。
(2)图中,河流的哪一段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 。
(3)在自然界中,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河流的 ;细沙通常会堆积在河流的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4)流水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自然界中其他力量如冰川、 等也会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土豆泥模拟地壳,用番茄酱模拟火山岩浆,用酒精灯加热。
2.A
【详解】脑是神经中枢的主要组成部分,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管理着绝大部分生命活动。
3.C
【详解】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就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中,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比较轻的物体,选项中黏土符合。
4.B
【详解】光源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闪电是自然光源,燃放的烟花是人造光源。
5.C
【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点睛】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6.A
【详解】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学会换位思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保持宽容,积极坦诚交流,通过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以德报怨。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仇不报非君子,都不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方式,也是不正确的做法。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7.A
【详解】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骨连接。骨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关节是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叫关节窝。挖掘机被圈出的结构类似人的关节。
8.C
【详解】摆动的次数受摆长影响,摆长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摆长=22cm,摆动65次;摆长=26cm,摆动58次,摆长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那么摆动的次数65>60>58,则摆长应该大于22cm小于26cm。
9.B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亮、镜子不属于光源。
10.B
【详解】调控情绪可采用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题干中,通过对自己提醒暗示,消除紧张情绪,这种调节心理紧张的方法是积极暗示法。
11.C
【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2.B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基础,要勤于用脑;不要用脑过度;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保持乐观的情绪;此外,不抽烟,不酗酒,防止各种有害的因素对大脑的损害,平时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等,对保护和加强大脑功能也很有好处。B选项正确;经常打游戏,多吃快餐不能保护大脑。
13. 高原 盆地 丘陵
【详解】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14. 30万 反射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可近似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所以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5. 红 绿 蓝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6. 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
【详解】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削低高地,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沙漠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17.迅速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是迅速的。
18.躲在桌子下
【详解】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发生地震时可以远离建筑物、快速离开房间、躲在桌子下、可以躲进厨房里、靠墙角蹲下,不要跑到阳台上。
19.弱
【详解】光的强弱与温度有关: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光的反射效果越好。镜子、不锈钢板和锡纸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所以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弱。
20.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日食产生的原因是月球转到了太阳和地球间,地球恰处月球的影内。
21.大脑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是人体的 “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
22. 相同 等时性 摆钟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3.√
【详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够在真空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最快。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水、真空中的传播形式是一样的,也都是直线传播。故该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岩石的风化作用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风蚀蘑菇。
25.√
【详解】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还没能钻透呢!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其他方法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关于地球内部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猜测。
26.√
【详解】积极的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所以积极的情绪能调节心情,使自己与他人关系融洽。题干正确。
27.√
【详解】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0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根据对健康的认识,道德健康表现在与人为善,自尊自爱;身体健康表现在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眼睛明亮,牙齿清洁;心理健康表现为生活幸福、知足常乐,及时减压;社会适应性良好的表现是应变力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8.√
【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玄武岩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它们有不同的花纹。
29.×
【详解】为了避免实验误差,我们在做实验时,应该多做几次。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最常见的方法。
30.×
【详解】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跑步时的时间会流逝较慢,看电影时的时间就流逝较快,这是人类的心理作用而已, 时间一直都是均匀流逝的。
31.√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在观察摆钟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时,需要对摆动次数进行多次测量,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判断摆摆动的快慢。
32.√
【详解】五官科医生额镜用的是凹面镜,其特点是以球面的内表面为反射面,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医生可用它来会聚光线,照亮被观察的部位。
33.
【详解】洗耳球是用橡胶做成的内部中空的椭球体,上面连接着一段塑料管。由于用手挤压时,洗耳球可以将气体或液体吸入挤出,因此可以用来模拟心脏对血液的输送。
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洗耳球模拟心脏,连接在洗耳球上的塑料管模拟血管。
当我们的手用力挤压洗耳球时,洗耳球里面的水便顺着塑料管流出,相当于心脏收缩,通过血管向全身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当我们的手放松不再用力时,水槽里的水又顺着塑料管回到洗耳球中,相当于心脏舒张,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通过血管回到心脏中。
因此输送的水模拟血液、而手的捏力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34.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详解】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35.日晷、沙漏、水钟等。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古人在对自然观察的基础上,发明了利用光影计时器的日晷,后来有沙漏、水钟等。
36.答:(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 (2)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37.平面镜、潜望镜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的反光对我们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有平面镜、潜望镜。
38. 上游 下游 中游 下游 风
【分析】土地坡度大小和土地受侵蚀程度有关,土地坡度越大,受侵蚀程度越大,土地坡度越小,受侵蚀程度越小。
【详解】(1)根据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图中河流的上游部分是陡坡,水流落差大,最容易被流水侵蚀;
(2)根据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图中河流的下游部分是缓坡,水流落差小,水流的力量小,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
(3)在自然界中,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河流的中游;细沙通常会堆积在河流的下游。
(4)流水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自然界中其他力量如冰川、风力等也会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