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7 11: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课前检查文绉绉
管 束?
宽恕
广 漠
气 量
侮 辱
绰 号 wén zhōu zhōu
zé fáguǎng mò yǎn yì
chuò hào qì liàng guǎn shù kuān shù wǔ rǔ 责 罚眼 翳我 的 母 亲胡
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把握内容。?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感激之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作者简介: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背景: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背景资料整体感知 1.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这些事分别表
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这一形象的?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都是写“我”的童年生活,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1.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再读课文,批注文中概括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这一形象的?
明确: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一是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严格(严师)、慈祥(慈母)↓↓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二是作为当家的后 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宽容、善良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刚烈(刚气)、正直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谆谆教导,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如何表现母亲形象的?
E.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小结:
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母亲的性格:
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都是写“我”的童年生活,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侧面表现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
拓展延伸?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回忆一下,你曾经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与同学们互相交流。随堂检测《宝典训练》P7“语段精练”;
课外作业:
《宝典训练》P8 “同步精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感悟质朴深情的特点;
2.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
对母亲无限的怀念感激之情。 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我的母亲(提纲)一、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1-----4)二、写母亲(5----12)三、写母亲对我深远的影响(13)1、性格成因(1)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2)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3)4、自然过渡(4)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5---7)2、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 (8---11)3、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12)怀念、感激、敬爱随堂检测《宝典训练》P7“语段精练”;
课外作业:
《宝典训练》P8 “同步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