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2 07:4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使用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课题 一次函数的图像(2)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一章在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变量之间的关系》两章预备知识之后,正式引入函数概念,并从正比例函数开始研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通过表达式的形式对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进行定义,通过学生画图像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最后研究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及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思维能力、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会画函数图像。有一定的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函数性质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内容先通过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观察得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由此优化画法,可以通过描两个点来画出它的图像。在此基础上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四个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分析图像,完成议一议的问题,讨论、总结函数图像的特点、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为后面运用一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培养学生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思维能力。
3.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与坐标》两章内容,还画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其图像研究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些在知识上和学习经验上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又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方法和结论表述有相似性,本节是对学生研究函数在方法上的强化。
4.教学目标
了解一次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在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 经历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次函数图象、性质及其一次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
6.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1、引导复习画函数图像的步骤。 2、检查学生在课前对例二的完成情况,函数图像画的是否正确,存在什么问题? 3、指定一名学生将自己画函数图像的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并讲解思路方法。 4、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1 复习画函数图像的步骤 一名学生将自己画函数图像的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并讲解思路方法。 3、将同学板书与自己的完成内容进行对比,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活动意图说明: 由于学生在学习正比例函数时已经明确了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所以本节画一次函数图像让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这里既是对学生画函数图像方法的一个检查训练,同时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环节二:独立思考 初步总结 教师活动2 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形状,优化画法。 运用你找到的简便画法,与小组成员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2x+3,y=-x,y=-x+3和y=5x-2的图像.学生活动2 1、观察总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一次函数的图像也称为直线y=kx+b。 2、反思画函数图像的过程,想一想怎样画会更简便。(只描两个点) 3、与小组成员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2x+3,y=-x,y=-x+3和y=5x-2的图像. 活动意图说明: 指导学生观察图像,总结形状,并优化画法,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学习做好准备。环节三:合作学习 教师活动3 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观察四个函数图象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在怎样变化? 直线y=-x,y=-x+3的位置关系如何?你能通过适当的移动将直线y=-x变为直线y=-x+3吗?一般地,直线y=kx+b与y=kx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3.直线y=2x+3与y=-x+3有什么共同点?一般地,你可以从y=kx+b的图像上直接看出b的数值吗?学生活动3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巡回指导各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与指点。 归纳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b).当k >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 k>0,图象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过第二、四象限;b>0,图象过y轴正半轴;b<0,图象过y轴负半轴. 归纳2: 1..同一平面内,k相同的两函数图像平行, 2.b相同的两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相同. 3.当k>0时,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活动意图说明: 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形成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4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 学思想、方法,教师再补充完善,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活动4 在一次函数中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时,直线必过一、二、三象限; b0时,直线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时,直线必过一、二、四象限; b0时,直线必过二、三、四象限. 同一平面内,k相同的两函数图像平行,当k>0时,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系和主要的思想方法,培养反思总结能力。环节五:课堂检测 教师活动5 出示检测题: 基础题: 1.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2x+8 B.y=2x+4 C.y=-2x+8 D.y=4x 2.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提升题: 3.点A(3,y1)和点B(-2,y2)都在直线y=-2x+3上,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 ( ) A.y1>y2 B.y17.板书和PPT等媒体设计
板书: 一次函数的图像(2) 列表 x–2–1012y=-2x+1 5 31–1–3
描点、 连线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一次函数的图像也称为直线y=kx+b。 只描两个点 归纳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b).当k >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 k>0,图象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过第二、四象限;b>0,图象过y轴正半轴;b<0,图象过y轴负半轴. 归纳2: 1..同一平面内,k相同的两函数图像平行, 2.b相同的两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相同. 3.当k>0时,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板书说明: 板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完成例二的情况,总结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形状。第二部分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里画出多个函数,通过分析观察,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PPT内容说明: PPT主要呈现每一阶段的学习提问及板书中的第二幅图,总结等。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必做题:习题4.4第1,2,3,4题 选做题:习题4.4第5题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画图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真正体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扎实地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进行了培养训练。由于一次函数的性质比正比例函数要相对复杂一些,所以学生在通过看图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设计的问题应该再详细一些,引导性再强一些,能够关照到相当一部分的同学,给他们搭好思维的梯子。同时在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走势,位置关系等,对照观察表达式中的k值,b值,以培养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设计评价(作业提交形式:教学设计文稿)
维度 评价要素 权重 评价等级 (请在适合的层级画√) 得分
欠缺 达到 优秀
教学内容分析 1.恰当提出单元主题,界定单元内容框架;
2.能够把单元目标和核心素养培训紧密结合,设计培养路径和层次;
3.本节课的内容定位和组织指向单元素养培养目标,明确本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4.分析本节课内容要素,建立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情 分析 5.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判断学生学习本内容难易情况;
6.对以往学习难点和学生学习需求开展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教学对策;
教学目标制定 7.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实际获得、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8.描述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进阶的目标;
教学方法与策略 9.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
10.学习资料准备充分、鲜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11.教学环节分解合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合理;
12.学习活动,动手动脑结合,预设学生活动情况和提供学习支架;
板书与信息技术应用 13.结构化板书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帮助理解内容;
14.演示课件制作图文并茂,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15.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设计 16.课后的及时练习题设计符合目标,且有预设达标情况;
17.任务性作业设计,有完成任务过程的支架;
18.对重、难点内容学习过程有课堂观察的预设。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9.目标、学习过程与作业具有一致性;
20.设计利于强化、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课后说课 22.清晰阐述本节课设计的背景; 23.描述教学过程观察到的学生学习情况; 24.分析学习效果的检测情况; 25.提出同类课的改进设想。
其他 (针对项目的特殊要求) 26.能够看到有本项目学习内容的尝试实践过程痕迹
注:1.本评价标准可以用于教授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专家评价;2.可以根据项目要求赋予评价的权重;3.可以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在“其他”处添加评价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