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猫》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这篇课文,通过细致、具体的描写,表现了猫的古怪性格,并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句并品读,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2. 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法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可爱。
3.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我”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我”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猫》这篇课文,谁来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来深入体会它的思想内容,并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 初步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习:在这一段中是怎样介绍猫的特点的呢?(“老实”“贪玩”“尽职”)作者是如何把这三个意思分别写清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2. 初步学习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猫的性格古怪的?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来写的?你能用书上的词语概括这些事例吗?在这一部分中,你能找出哪个词出现了多次?(“任凭”)这个词语在本段中出现了几次?根据什么?
3. 初步学习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
4. 初步学习第四部分(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吗?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如果不用“的确”一词,可以用什么词语替换呢?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5. 初步学习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思考:满月的小猫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在这一部分中,有一句话没有出现猫字,你发现了吗?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这句话中的代词换成本文中的一个词吗?为什么要用“淘气”一词呢?可不可以用其他词呢?
6.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或哪一句话?请你找出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情感来。现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7. 汇报交流。请喜欢不同部分的同学分别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由。注意要把自己的情感读出来。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后可以评议、补充或提问题。注意在别人朗读时要保持安静。
8. 同学们读得很好,评得更精彩。那么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总结出了以下两点:(出示小黑板)大家齐读两遍。(指名学生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像今天这样多思考、多发现。
9. 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描写猫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可爱的句子和段落朗读一下(齐读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边读边体会这些句子的写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好动物,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用具体事实来表现它的特点。这也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出示小黑板)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下课后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五、教学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描写的对象写得这么具体生动呢?(明确作者抓住了对象的各自特点来进行描述)还有什么原因呢?(明确作者非常喜爱这些猫,他们是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来写身边熟悉的动物。由于时间关系好的,下面是继续的部分:
六、布置作业
1. 摘抄描写猫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的句子和段落。
2. 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3. 预习下一课《母鸡》,思考课后问题。
【明确】这两组句子都是表现猫的性格古怪的。但是第一组句子中用了一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而且语气比较强烈,更能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二组句子虽然意思没有变,但是语气显得平淡,没有第一组句子表达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