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太极阴阳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知人论世,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壹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出生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喜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老子骑牛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语录
老
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与孔子同时代。据司马迁说,孔子还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出生在楚国,由于特别好学与天资聪颖,母亲为他请的老师根本教不了他,于是便指引他去了周天子的国都(今河南洛阳)继续求学。老子不仅求学成功,还求职成功,做过周王朝的史官,当上首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后来,老子因其母过世,回到楚国,守孝完毕后再回国都不久便离职,去了秦国,在函谷关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对日渐衰败的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也失去信心,主张干脆废弃。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和新兴事物,他更是深恶痛绝,加以攻击,谴责封建统治者奢侈挥霍,指责他们对人民繁重的租税和发动残酷的战争造成田地荒芜,百姓饿死,骂他们是强盗。那末,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 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他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因此就要“绝圣弃智”,一切循其自然,回到“结绳”的蒙味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小国寡民”,但鸡啼狗叫,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老子提出了“道”为世界万物的根本。但是老子提出的“道”,不是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无恍惚的东西,它超越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人们的认识,人们对它是听不见,看不到,摸不着,是无形无声无物、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这个精神性的“道”,在《老子》中,也称之为“无”、“大”、“一”等等。
那末,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又是如何从无到有 老子说,这个变化过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道”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由它产生的世界万物,它也不去“主宰”它,这叫自然无为。
老子思想的核心: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教。
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故里: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为老子的诞生地。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其中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句涵广博。
老子与《道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句准确、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简评
老子的思想集大成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魏源
疏通文本
贰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无: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④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诗经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车轮中心的车毂中,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车轮才能转动,车的作用才得以发挥。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器皿才能发挥装东西的作用。开凿门窗以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内的空虚部分,屋子才能发挥供人居住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第十一章解析
问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问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问3:第十一章运用比喻说明“有之以为利”,实际上是“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
明确:“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智慧之门为你打开——①宇宙万物的本源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
有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做是她一生的写照。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者无功: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无功:不能建立功勋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余食赘行:余食—剩饭; 赘行—多余的形体; 行,同“形”。
⑧有道者不处:道:懂得道的规律。处:为,做。
形作动
名作动
或
「释难」
《说文解字》“或,邦也。”(邦者,国也)。
本义指“国”,后有了“国”字,“或”的字义便转变了。
「adv」 有、有的;
又(eg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常/时常(eg《秦始皇本纪》“九年,彗星见,或竟天。)、(eg 王昌龄: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
「adj」突然;「代词」;「连词」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
「翻译」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明;自我夸耀的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二十四章解析
问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问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
问3: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明确: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
①“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问4: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
明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问5: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
明确:“自伐”自衿”,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被丢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
认识、了解他人叫作聪明,而认识、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高明、明智。
能够战胜别人可以说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懂得满足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解析
问1:第三十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问2: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明确: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
“自知者明”启示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与与需求;更要看清自己的和缺点和不足,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全面了解自我,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合理规划自我,才能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自胜者强”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内心:人生辉煌时而不自傲,人生低谷时不垂头丧气,压力来临时能够直面挑战,遇到挫折能够直面风雨……一个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容易陷入罪恶的深渊。
多少人因为金钱使得家庭妻离子散,兄弟反目成仇,又有多少人因为金钱使得朋友之间分道扬镳……所以说人要懂得知足,学会心态淡泊,知足的人才能 获得内心的愉悦宁静 ,才能宾朋满座,才能惠及四方。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勇于挑战,成就自我,。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认定目标,勇敢前行,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问4:通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老子告诉大家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章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
本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注释]
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
4.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译文:事物处于安稳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保持,问题未露出征兆以前比较容易对付,事物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事物在刚刚萌芽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做事情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妥善处理,治理国政要在祸乱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
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注释]
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7.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纂”,土筐。
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译文: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
状语后置句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11.几(jī):接近。
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13.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14.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翻译」
事物处于安稳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保持,问题未露出征兆以前比较容易对付,事物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事物在刚刚萌芽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做事情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妥善处理,治理国政要在祸乱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自作为就不会招致失败,不妄图执掌一切就不会丧失一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只有在事情快结束的时候仍然像刚开始时那样保持谨慎的态度,才不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圣人往往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从不重视稀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圣人以此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涉。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解析
问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问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结论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任务探究
叁
任务探究一
品读道家思想
通读《〈老子〉四章》全文,概括四章选文的内容要点。
第十一章,通过列举分析典型的日常生活用品,阐明了“无之以为用”的道理。
第二十四章,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社会人生现象,剖析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危害,从反面证明了“无我”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为立身的主张。
第三十三章,强调了加强自我修为的重要性。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经常反省自己,要不断地战胜自己的弱点,要抑制贪欲,坚守本分,一心一意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
第六十四章,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预见性,要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把握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视“小”“下”“近”,注重积累;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任务探究一
①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②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③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⑤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从老子那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任务探究二
明理提升
北大哲学系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儒家是心灵之春,墨家是心灵之夏,道家是心灵之秋,法家是心灵之冬。”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都是中国传统文人思想,请分别举出你所知道的儒、墨、道、法代表人物,并思考,儒道有何异同?
儒家的核心思想 ?
“仁”——伦理道德学
“克己复礼为仁”
“礼”——正名(贵贱尊卑秩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道家的核心思想 ?
“道”——天地万物的本源及其运行规律。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绝圣弃智”
“小国寡民”
儒道两家的思想互补之因:
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道家——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宁静和谐+超越世俗
儒家——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完善+社会责任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统治者的治国之术——以民为本+安人宁国
道
对这三家(儒释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懦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具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不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们去不可。
——南怀僅:《老子他说》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儒
道
加法
减法
异同
粮店
药店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人”
文章主旨
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习作练习
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前赴后继。1912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老子凭“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凭“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的“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