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课件(共70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课件(共70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1 18:59:08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搜集并摘录古代表达爱国和怀古之情的诗词曲名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写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3.知识链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亭。有怀,有所感怀。标题点明作词缘由。
二、合作探究
1.掌握诗歌朗读节奏。
听老师范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反复诵读本词,读出本词沉郁悲怆之感。
2.鉴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受该词融典入词、寄情深沉的艺术手法,把握诗词的情韵。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小组合作,关注时间的流逝和化用的诗句,借原诗句来体会。)
(2)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结合注释,了解典故,体会典故背后作者的情感。)
(3)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结合注释,了解典故,体会典故背后作者的情感。)
《过零丁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代表作有《正气歌》等。
2.写作背景。
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被移上海船,从潮阳驶往厓山,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
二、合作探究
1.掌握诗歌朗读节奏。
听老师范读《过零丁洋》,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反复诵读诗歌,读出气势磅礴、情调高昂之感。
2.鉴赏《过零丁洋》,感受诗作的慷慨陈词、以诗述志,体会诗中的情感。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颈联两个“惶恐”和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词汇的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经历分析其表达的感情。)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注意自问自答的形式,关注直抒胸臆的饱满情感。)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辞官归隐。代表作有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写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因父老辞官,屡召不赴。元天历二年(1329),关中发生旱灾,为了赈济陕西饥民,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为陕西行台中丞。本曲便写于应召赴任关中的途中。
3.知识链接。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合作探究
1.掌握散曲朗读节奏。
听老师范读《山坡羊·潼关怀古》,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反复诵读本曲,读出其中蕴含的怀古感慨之情。
2.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感受该曲写景、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体会曲中的情感。
(1)反复朗读,说说这首小令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写的是什么?
(2)“聚”“怒”两个字好在哪里?(发挥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画面思考。)
(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注意这句话在整首曲中所处的位置,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
(4)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先找出写景、怀古、议论的句子,然后小组讨论,说说这三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体会二者在手法和情感上的差异。)
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并默写。
学习目标
课前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0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
学习目标
1.诵读、体裁: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背诵、默写课文。(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鉴赏: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品味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感悟诗词曲意蕴的能力。(难点)
3.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
诗 歌



古体诗
(唐以前诗)
近体诗
(形成于唐)
绝句
律诗
篇幅短小,共四句,多数为五言、七言,押韵严格、讲究平仄。
共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多数为五言、七言,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
词,又称长短句,由诗衍化而来起于唐代,兴于宋代。词有词牌,相同的词牌有固定的格式韵律。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包含小令和散套,曲也有曲牌。
相同点: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不同点:①词不可以随意增减字数,曲则可在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②在用韵上,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得严格。
③词的用词较为典雅,曲则可雅可俗。
包括《诗经》(最早的诗歌,如《关雎》《蒹葭》)、楚辞(屈原创作的一种诗体,如《离骚》)、汉赋(汉代流行的体裁)、汉乐府(叙事性强,如《庭中有奇树》《十五从军征》)、魏晋南北朝民歌(多抒情,如《木兰诗》)、建安诗歌(以曹操父子为代表,如《观沧海》)、陶诗(陶渊明的诗,如《饮酒》)等,包括题目中有“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梁甫行》、吟《白头吟》”等的古诗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一般不讲究对仗,押韵较自由,内容丰富。
知识链接
诗词曲发展脉络
03
第三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写作背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知识链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亭。有怀,有所感怀。标题点明作词缘由。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诵读指导]上片整体情感沉郁悲怆,要读出作者深沉而悲慨的语气;
[诵读指导]下片要读得坚定有力,突出对孙权的崇拜之情。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疏通词意
何 处 望 神 州? 满 眼 风 光 北 固 楼。
千 古 兴亡 多 少 事? 悠 悠。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流。
中原地区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之事呢?往事绵绵不断。如同这无尽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指国家的兴盛和衰亡,朝代的更替。
连绵不尽的样子
疏通词意
年 少 万 兜 鍪, 坐 断 东 南 战 未 休。
天 下 英 雄 谁 敌 手? 曹 刘。 生 子 当 如 孙 仲 谋。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征战不休。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占据
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
指曹操与刘备
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诗歌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动作描写。由眼前美景引发家国之思。
第一次设问,问的是江山。表达了词人悲愤的心情。
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家国之思,表达了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赏 析
诗歌赏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悠悠”双关语,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化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词人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第二次设问,问的是兴亡。
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把千古兴亡、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赏 析
上片:借景抒情,以问句起,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默写常考句
诗歌赏析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年少”“坐断”“战未休”一是突出孙权年少有为,二是突出孙权的盖世武功,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第三次设问,
问的是英雄。
词人紧承前两句,继续抒发对孙权的敬仰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词人报国杀敌、征战沙场的必战信念。
赏 析
诗歌赏析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有志之士要求奋发图强,收复中原的强烈呼声。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赏 析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示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三问三答
一问江山,怀念故国
二问兴亡,哀伤时事
三问英雄,借古讽今
合作探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上片借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南宋统治者。
诗歌主旨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能、苟且偷安的愤懑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拓展延伸
如何解读咏史怀古诗(词/曲)
怀古诗(词/曲)概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感怀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词/曲)特点:
①兴感地点常常是历史古迹;
②作品内容常涉及古人或史事,并以议论或用典的形式呈现;
③创作意图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志,或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真谛。
拓展延伸
解读支架
(1)看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看内容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看诗歌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
历史事件地点:骊山、赤壁、新亭、华清宫、乌江亭……
帝王或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秦始皇陵、湘妃祠……
典型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唐代、后蜀……
其他:吴钩、《玉树后庭花》……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
(1)(安徽中考)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以设问手法写登楼远眺、北望中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河南中考)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直接刻画孙权的年轻有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的理想。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课堂检测
2.(新疆中考)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首登临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京口曾是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解析】词的下片说的是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是孙权的对手,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
D
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望神州
北固楼——一问一答——悲
千古事
长江流——二问二答——悲
下片
(怀古)
万兜鍪
战未休
谁敌手
曹刘——三问三答

为国效力的信念
报国无门的感慨
上片
(写景)
04
第四课时
过零丁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右丞相。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后失败被俘,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诗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写作背景
  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被移上海船,从潮阳驶往厓山,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不从,写下此诗以明志节。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诵读指导]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朗读节奏基本为“四三”式。
前六句读时语调应缓慢低沉,最后两句应读得高亢激昂。
liáo
疏通词意
辛 苦 遭 逢 起 一 经, 干 戈 寥 落 四周星。
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身 世 浮 沉 雨 打 萍。
指遇到朝廷选拔
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四周年。从德祐元年(1275)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当年历尽艰辛因精通经书而被起用,兴兵抗元四年,战事逐渐消歇。
国家支离破碎好像风中的柳絮,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的浮萍。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 恐 滩 头 说 惶 恐, 零 丁 洋 里 叹 零 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
孤苦无依的样子。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当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中悲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彪炳青史。
疏通词意
诗歌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在频繁的战争中度过了四年。
赏 析
“寥落”暗示了战事的频频失利,暗含无尽的辛酸和遗憾。
首联回顾身世,追述战斗生涯。
诗歌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遭遇。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的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的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赏 析
对偶、比喻
诗歌赏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颈联写诗人所遇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表地名,用“惶恐”和“零丁”表心情。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灭亡和己遭危难而战栗的痛苦心灵,喟叹更深。
赏 析
对偶、双关
诗歌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写诗人捐躯报国的决心。
前一句运用反问,后一句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精神收束全篇,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赏 析
直抒胸臆
默写常考句
合作探究
【难点】 《过零丁洋》的四联在内容上是怎样联系的
首联先写个人后写国家,颔联先写国家后写个人。由于“干戈寥落”,抗元的义军少,导致了“山河破碎”的悲惨局面,于是作者顿生“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感。颈联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作者巧借“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抒发自己忧苦的心情。前三联极力渲染悲愤危苦的气氛,尾联则笔锋一转,道出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志向。
诗歌主旨
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一个至死不渝的爱国志士和勇于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
(1)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页页忠贞为国的篇章。《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是抗元名将文天祥用生命写下的壮烈誓词。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凄凉的自然景象比喻大宋国势,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课堂检测
2.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解析】“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说法有误,诗的第二句中的“四周星”是“四周年”的意思,并非指天上的星星。
A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 联
步入仕途积极抗元
颔 联
国破家亡命运多舛
颈 联
形势险恶境况危苦
尾 联
直抒胸臆以死明志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05
第五课时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善,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品有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等。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主要有散套和小令两种。
写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前往关中的途中。
知识链接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知识链接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元曲简介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山坡羊·潼(tónɡ)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óu chú)。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què)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诵读指导]整首曲子饱含沧桑,沉郁苍凉,朗读时要用深沉、低缓的语调。写景部分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语调应沉郁,语速应稍缓;议论部分应读出悲愤的感情。
疏通曲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长安
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山峰像从四面八方会聚,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遥望长安,心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宫,宫殿;阙,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诗歌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字化静为动,将静态的山动态化,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表现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态。
第一层: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写潼关地势险要,暗示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赏 析
“怒”字把动态的河水人格化,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又赋予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写景
视觉
听觉
诗歌赏析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二层: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定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
赏 析
抒情
承上启下,由眼前的实景引发下文的感慨。“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思之中。
诗歌赏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层: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赏 析
这是全曲之“眼”,点明了主旨,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情感的升华。
议论
默写常考句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因为“兴”,必大兴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则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这是全曲之“眼”,点明了主旨。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对立关系,蕴含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合作探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合作探究
  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合作探究
①炼字炼句之美:“聚”“怒”。
②景物描写之美:化静为动,视觉听觉。
③情感抒发之美: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凄凉悲伤之情。
④思想主题之美:从兴亡的对比中揭露王朝灭亡的实质。
⑤表达方式之美: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试总结本曲之美。
拓展延伸
五首古诗词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战争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词人们以不同的视角表达着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认识。请同学们结合诗词内容,思考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并补全表格。
作品 视角 内容 认识和态度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坏》 爱国将领 登楼远望 怀念故土 感叹历史兴衰
《过零丁洋》 忠贞为国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山坡羊˙潼关怀古》 历史观察者 潼关的险要 抒发兴亡之感
终身征战垂老还乡的老兵
戍边将士
战败被俘的爱国志士
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
仰慕英雄
杀敌报国的一腔豪情
表现兵役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对战争的厌恶
不畏艰苦昂扬勇毅的精神风貌
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山河破碎
身世浮沉
拓展延伸
五首诗,五种视角,五种情怀和态度。或现实、或热血、或警醒,都让我们思绪万千,请大家思考:我们该如何去看待战争呢?
情热血
豪情
战争留下的是鲜血、是落寞、是毁于一旦的家园、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报国无成,战败被俘,我们看到的是生无所愧死无所患的一片丹心和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为了平定边陲,为了抗击外敌,将士们英勇杀敌共赴国难。保家卫国时,我们看到的是正义之师的勇武和豪迈……
但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从来都是不尚杀伐,用战争赢和平,用战争换安定,用战争保家国,为了正义而战,为了不再战而战……
我思故我在
残酷
大义
家国
诗歌主旨
本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感慨历代王朝兴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且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百姓苦

百姓苦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地势险要。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陷入历史的沉思中,心潮澎湃起伏的情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历代王朝的衰败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元曲充满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历代王朝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不是只有王朝衰败灭亡时百姓才会受苦。
C
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同情人民
凭吊写景
山:峰峦如聚(视)
水:波涛如怒(听)
雄伟险要
兵家必争
望:西都
怀古抒情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无限感慨
忧虑国计民生
主旨议论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课后思考与探究
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即”,表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含有惊奇之感。“飞”,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图景。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环境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以春景写冬景,既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如”不仅写出“胡天”天气的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作者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
课后思考与探究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课后思考与探究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课后思考与探究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示例: 十五从军征
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连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已凋落。天色已近黄昏,在凄清的羊肠小道上,走着一个孤零零的老兵。
他两鬓斑白,一身破旧的布衣,那老树皮似的手拄着一根拐杖,蹒跚地朝着他记忆中的家乡走去。 60年了!整整60年啊!或许,家乡未曾发生过多大的变化,但这位60个春秋未曾踏上过故土的老人,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老兵又累又饿地坐在路边歇息。这时,一个农夫模样的老人走过,老兵赶紧追问:“请问老哥,这桃花村怎么走?”
“那不就是吗?”老兵顺着老者的手望去,可不是,有时候家就近在咫尺,却又找不到。
“谢谢啦!”老兵感激地望着老者,感觉眼前这位热情的农夫似曾相识。
“那您是……”老者问道。
课后思考与探究
“我就是60年前征兵时被抓去的那个阿福呀!”
“哦,哦,哦,我记起来了,你就是张大婶的儿子!你可终于回来了,也不枉她老人家盼了这么多年啊……”
“幸亏您还记得我,要不,我连家都找不到了。家母可还住在本村?”老兵一想到很快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心情便格外激动。
“唉,晚了,晚了!你的家人早已去世多年了。”老者感触颇多地说,“这都是命啊!”
“什么?都……去了?”老者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泼在老兵头上;老兵的身子颤抖着,仿佛秋风中的落叶。
“你要节哀呀!”老者扶住他。
老兵就这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门口。
他伸出发抖的手,推开这扇摇摇欲坠的大门,一只野兔惊得乱窜,野鸡也吓得满院乱飞。庭院里已是杂草丛生;野生的谷子长满了院子,井沿边也爬满了野葵菜。
望着这满目疮痍的家,他不禁想起了昔日那个虽简陋却很干净的院子——篱笆内鸡鸭抢食,和母亲、大哥、大嫂、小弟一起围坐在石桌旁吃饭,还有,那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侄儿……
课后思考与探究
他走进家门,扶起倒在地上的布满青苔的石凳,抚摸着字迹剥落的破门匾,看着那结满蜘蛛网的门窗,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他:他再也见不到他的家人了,他还要孤苦地生活下去——这丧亲之痛撕心裂肺啊!
老兵犹如木偶般,草草地收拾了一下被动物们盘踞已久的、破败不堪的家;看看已是夜幕降临了,于是,舂了些野谷煮饭,又采了几棵野葵来到厨房准备做菜汤。
站在厨房里,他好像又看见了母亲忙碌的身影,满脸慈爱的母亲正做着他最喜欢吃的高粱饼子。当他忍不住偷吃那滚烫的高粱饼子被烫着时,母亲总是心疼地帮他吹吹手指……而今,厨房还在,可他却再也吃不到那么香、那么甜的高粱饼子了!
他孤单地坐在桌旁,却下不了筷子。他好想母亲为他夹菜,好想念小弟跟他抢菜吃的日子。没有了亲人的陪伴,做这些菜又跟谁分享呢?
突然,一声似曾熟悉的呼唤打断了他的千愁万绪:“细伢子哟,快回来吃饭喽——”
是母亲在呼唤他吗?他失魂落魄地走到大门口,向外张望,却什么也没有。他仰天长啸:“母亲啊,儿回来啦!您听见了吗?您的不孝儿回来看您啦!母亲啊,您回答我呀……”他颓然地跪在地上,任凭泪水滴落在衣襟上。山的那一边,回响着他撕心裂肺般的吼叫。
过了好久,他才站起来,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呆滞无神的眼睛望着远方,嘴里在喃喃自语:“我回来了,母亲,我回来了……”他摇摇晃晃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