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学习需要分析
学生群体中有个别白化病,同学们感觉奇怪,还对人的有无耳垂、花的颜色等相对性状感觉好奇,想根据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揭示其奥秘。
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前面学了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了相对性状、生殖和发育等内容,一个班有80多个学生,大多数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有极少数学生不学习、品德差、会影响其他同学,需要老师随时关注和调控这些学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了解水平)
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理解水平)
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了解水平)
4.用图解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应用水平)
(二)能力目标
学生运用基因传递的原理解释生物性状的遗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能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活动,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等位基因的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
等位基因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可安排2课时。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课时用于学习构建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以及建立基因随着配子传递给下一代概念。第2课时用于活动,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媒体
1.基因组成和性状关系示意图。
2.耳垂性状遗传的图解图或课件。
3.设计并制作基因随染色体分离进入配子、随配子受精结合进入受精卵的课件。
教学模式:资料分析举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总结—→解释论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认真制作。
教学过程
Ⅰ.复习引入: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等。
接着教师也用课件提出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遗传问题:两个有耳垂的夫妻能够生一个没耳垂的孩子吗?两个单眼皮的夫妇可以生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吗?父为O型血,母为AB型血,生个孩子却是A型的,有可能吗?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判断,教师也在黑板角落简单注明备忘)
Ⅱ.新课:
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与无耳垂图片;
学生:回顾基因的概念(可以决定性状的DNA片断)。
教师:简述有耳垂基因(B)与无耳垂基因(b)
学生:回顾人体基因的成对性,分析B与b有三种成对(组合)情况;
教师:简述:BB-有耳垂、bb-无耳垂;那Bb呢?
教师:展示等位基因幻灯,阐述B将b掩盖;
学生:明白Bb表现为B-有耳垂。
教师:同时简述什么是基因型与表现型。
教师:提问:每个人都一个由受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却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两个细胞结合而成,为什么孩子的染色体不是46+46=92条呢?
学生:认识到:精子与卵子中染色数目只有一半(23条),23+23=46,才保证统一。
教师:展示受精卵形成的动画幻灯。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有耳垂=无耳垂的图解幻灯;
学生:思考:①各箭头代表什么意思?②子女中bb的可能有多大?
教师:总结,有可能。
Ⅲ.课堂练习:
一有耳垂与一无耳垂结婚,后代孩子无耳垂,分析他们的基因型。
(加强学生对基因显隐性的理解)
练习2与3,教师告诉学生:双眼皮为显性(A),单眼皮为隐性(a);
学生推断:一对单眼皮的夫妇可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教师:引入:人类血型的基因表达;
学生:分析:AB×O=A可能吗?
从而回答第三个问题。
Ⅳ.作业:
P104-105 思考与练习1-5
P104 活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
(教师:告知用假设法推断)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三个问题入手,最终以三个问题完美解决为结尾,有趣生动。
血型的基因表达简化了,如:IA IB写成AB,不知是否可以?
有学生提到:他有一个朋友为一边双眼皮,一边单眼皮,我给的解答是:应该两边都为双,只不过一边不明显,可是为什么一边不明显呢?
板书设计: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决定)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决定)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成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基因随配子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随堂练习:
1._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__首先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3.等位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在关于性状显隐性的探讨中隐含了遗传学分离和组合的规律,教师应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其具体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识记、理解和应用。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三、教学过程
复习:
什么是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染色体在体细胞种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引入:通过课件的演示说明孟德尔个人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引入新课:孟德尔是德国的一个传教士,他通过对豌豆认真、科学、仔细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也说明了前面我们学习的你和你们父母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提出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身体为例,认识自己身上的性状,以此为例来说明遗传的规律。
现在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了性状由基因控制,而体细胞种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成对的基因怎样控制生物性状呢?
授课
(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生阅读教材P101-102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a)什么是等位基因?
(b)什么叫显性基因?什么叫隐性基因?
(c)什么叫显性性状?什么叫隐性性状?
(d)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的关系?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的关系?
(e)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它们有怎样得关系?
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状是由有耳垂的基因决定的,无耳垂的性状是由无耳垂的基因决定的。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以大写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以小写字母a表示无耳垂基因。
概念: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因。如Aa。
2.显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隐性性状: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引导启发:
根据前面所讲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可以有几种情况?
(学生分析:三种:AA、Aa、aa)
再根据刚才所讲的,这三种情况中,哪些表现出显性性状(有耳垂)?哪些表现出隐性性状(无耳垂)?
(学生分析:AA——有耳垂、Aa——有耳垂、aa——无耳垂)
概念:
基因型: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过渡:父亲的右耳垂基因或者母亲的无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孩子的?
生阅读教材P102-103第一自然段,并讨论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配子?
2.配子在遗传中有什么作用?
3.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
4.成对的基因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
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后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分别携带着父母双方的控制性状的基因的结合。主要通过细胞核的融合来实现,也意味着融合的受精卵核中染色体成倍增加,基因也成倍增加。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师生共同分析
什么情况下一对有耳垂的夫妇可能生出无耳垂的子女?
问:1.决定有耳垂性状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类型?
2.他(她)们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
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论:这对夫妇分别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A和a,当含无耳垂的精子a和无耳垂卵细胞a结合时,其子女将表现出无耳垂。
四、总结归纳本节知识要点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袁隆平 D.林奈
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
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 )
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
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
A.AA B.aa C.A或a D.a
5.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6.纯种高豌豆DD和矮豌豆dd杂交后获得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这是因为杂交后代( )
A.只有显性基因D
B.只有隐性基因d
C.隐性基因d消失了
D.在显性基因D存在的情况下,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
7.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
(1)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 )
(2)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3)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
(4)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其表现型有可能相同。( )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B 6.D
7.(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