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三)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在我国西北的阿拉善沙漠种上了梭梭树、胡杨等耐旱的树木,这几种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脂质 D. 无机盐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B. 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C.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只与图中d有关
D. 图中b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
A. 性激素 B. 维生素D C. 胰岛素 D. 胆固醇
4.细胞中不含磷脂的结构是( )
A. 中心体 B. 溶酶体 C. 细胞核 D. 液泡
5.下列有关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B. 两者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
C. 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两者细胞的细胞壁成分基本相同
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荧光同位素示踪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为材料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 施莱登和施旺在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中,运用了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的方法
7.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关于右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起作用
D.图中①是受体,②是信号分子
9.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观察对象。由视野甲到视野乙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聚光器 ④转动物镜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标本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①→② D.⑤→④→③→②
10.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①③
B.结构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结构③是脂质合成的场所
D.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11.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核孔是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D.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
12.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才能完成的是
A.氧气进入红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D.水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13.分别向A、B两试管中加入2mL的3%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向A中滴加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向B中滴加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结果后者比前者产生的氧气泡多。以上实验验证了酶具有:
A.催化作用 B.高效性 C.专一性 D.温和性
1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A.有利于色素分离 B.有利于研磨充分
C.防止色素被破坏 D.防止色素挥发
15.用含有14C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
A. CO2→叶绿体→ATP B. CO2→C3→糖类
C. CO2→叶绿体→糖类 D. CO2→C5→糖类
16.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是
A.DNA的复制 B.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粒分裂 D.纺锤体的形成
17.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8.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漂洗过程所用到的试剂为盐酸和酒精
B.解离和压片过程都有助于细胞分散开来,利于观察
C.依次通过解离、染色、漂洗等步骤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D.选取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19.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是
A.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B.线粒体数量减少,代谢速率降低
C.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0.右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是雌性个体
B.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4条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1.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前期出现四分体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裂
2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A.蛋白质、DNA B.蛋白质、RNA
C.DNA、蛋白质 D.RNA、蛋白质
23.下图为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①②为实验操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操作为去雄
B.②的操作为人工传粉
C.完成①、②过程之后,及时套袋
D.该实验中甲为父本,乙为母本
2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5.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 46+XY B. 44+XY
C. 22+X D. 22+Y
26.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 B.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诱变育种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27.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D. 基因库的差异是出现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28.基因中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的变异是(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29.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30.在DNA的一条单链中,(A+G)/(C+T)=0.25,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25和0.75 B.4和1 C.0.25和0.25 D.0.75和1
31.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32.下图中M代表的碱基最可能是( )
A. 腺嘌呤 B. 尿嘧啶
C. 胞嘧啶 D. 胸腺嘧啶
33.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与表观遗传不相关的是( )
A. 柳穿鱼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对表型产生影响
B.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性状具有差异
C. 蜂王与工蜂的异型分化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生
34.玉米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再选择,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
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35. 生物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环境引起的变异
3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 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
C. 长期处于水淹的植物易烂根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D. 酿酒过程中密封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37.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二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
A. 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
C. 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D. 白花②的基因型为Rr
38.如图为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某同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个小桶中抓取小球100次以上,统计小球组合为DD所占比例约为( )
A. 1/2 B. 1/4 C. 1/3 D. 3/4
39. 调查发现人类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为(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40.下列试剂中通常用于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是( )
A. 双缩脲试剂 B. 碘液
C. 澄清的石灰水 D.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41.(5分)如图是高等动、植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序号,“____”上填写名称)
(1) 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
(3)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填序号)。
(4) 据图分析,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42. (5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
(2) 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 在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腺苷三磷酸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用图中数字回答)。
(4)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图中g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43. (5分)如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核苷酸共有________种。
(2) 过程Ⅱ称为____________。
(3) 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__。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那么合成的肽链中相应的氨基酸是否会发生改变?________(填“是”或“否”)。(己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有:UUU、UUC,亮氨酸的密码子有UUG、UUA,赖氨酸的密码子有:AAA、AAG)
(4) 若最后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150个氨基酸,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________个核苷酸。
44.(5分)如图是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操作示意图
(1) 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
(2) 溶解叶绿体色素所用的试剂A是________,B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
(3) 实验过程C,是在划滤液细线,这一步尽可能做到划得________。
(4) 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在滤纸条最上方的色素带名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CCAC 6-10:BBCDB 11-15:ABBBB 16-20:CCBAC
21-25:BADDB 26-30:DCBDB 31-35:BADDB 36-40:DABCD
41. (1) 核糖体 (2) [⑩]叶绿体 [⑥]线粒体 (3) ④ (4) ⑧⑨⑩
42. (1) 类囊体薄膜上 (2) 线粒体基质 (3) ①③④⑤ (4) c、e CO2(二氧化碳)
43. (1) 8 (2) 翻译 (3) tRNA(或转运RNA) 是 (4) 900
44. (1) 纸层析法 (2) 无水乙醇 层析液 (3) 细、直(浓) (4) 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