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 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 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7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31 16: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第九章 压强
复习课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1.产生原因:
物体之间相互挤压。
木块发生形变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产生了压力,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物体是水平面。
水平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产生了支持力,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水平面,受力物体是木块。压力是弹力的一种。
2.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的表面
3.方向:
垂直受力物体,且指向受力物体。
重点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图形
大小
方向
F1
F1
F1
F1
F=G F=G+F1 F=G-F1 F=F1-G F=F1 F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上 水平向左 垂直斜面
向下
只有放在______面上时,F=G
水平
完成以下压力的示意图
F
F
静止于水平桌面F=G
压力由于重力产生,但F≠G
(1)实验时通过观察泡沫塑料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2)比较甲、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
凹陷程度
压力大小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比较乙、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4)在此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
(5)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_______概念。
控制变量
压强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
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
受力面积
怎样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注意:不是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
1、压强是表示 物理量。
2、压强定义:
压力作用效果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4、压强单位:
Pa
1Pa=1N/m2
一张纸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3、压强定义式:
P=
F
S
P=20Pa表示 。
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重点三:
固体压强
1.适用公式:
p=F/S
2.注意:
⑴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单独放在水平面上或只受水平力作用时,F=G
⑵受力面积是指受压物体表面受压力作用的那块面积
例题: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1/2 p B、 p
C、2 p D、4 p
C
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实例:①刀、斧、剪——刃薄
②针、钉、锥——尖尖
③啄木鸟——嘴尖
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1、如图是人们
常用的一种工具
——铁锨,铁锨
的锨刃做得薄而
尖,其目的是为
了 ;
脚踏的部位却做
成垂直锨面的踏
面,其目的是
为了 。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反映压强的大小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测量仪器:压强计)
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相等
液体压强
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a

b

c
煤 油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跟___有关, 增加,压强___。
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___有关, 越大,压强___。
深度
增大
密度
越大
深度
液体密度
液体压强计算式:
只需考虑液体密度和深度,不用考虑液体质量、形状等问题。其中深度是指所求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3)注意:如何理解深度
p=ρgh 中的 h 是指液体的深度,即所求液体压强液面到自由液面的高度。
h
如下图,竖直放置的一容器,甲、乙端封闭.丙端开口向上,容器中注入水后如图.水中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b、c三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pc,那么这三个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相等
A
h
A
h
A
h
A
h
判断 A点的深度?
1、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压强大小
a
b
(1)
c
a
b
(2)
a
b
酒精

(3)
Pb > Pa
Pc > Pb > Pa
Pa > Pb
比比看
·新课标
不同形状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以及对支持面压力、压强的比较
考点梳理
·新课标
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①*先分清是固,液压强
②固体压强:
找压力 F=G(水平面上)
p=G/s
特殊固体压强: p=ρ固gh
③液体压强:p=ρ液gh 利用F=ps找压力
特殊液体压强:p=G/s(柱状液体)
解压强题的基本思路
如图,一个重4 N,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 cm,若g=10 N/kg,则(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2 5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
的压力为4 N
D.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
压强为4 500 Pa
BD
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
练习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甲、乙,如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 )
图1


A. F甲 < F乙,p甲 = p乙 B. F甲 = F乙,p甲 > p乙
C. F甲 < F乙,p甲 < p乙 D. F甲 = F乙,p甲 < p乙
C
内装150 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0 cm2,玻璃杯的质量120g(g=10 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力和压强
1.2×103 Pa
2700Pa
(1)对容器底:先压强P =ρgh
后压力F=PS
(2) 对桌面: 先压力F=G=mg
后压强P=F/S
·新课标
一密封的圆台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盛一定量的水,如图K25-6所示,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的作用力的情况是 (  )
A.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A
·新课标
·新课标
C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个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在连通器中,设想在容器底部连通的部分有一“液片AB”。
液体不流动
液片AB处于平衡状态
液片两侧受到压力相等(F1=F2)
液片两侧受到压强相等(p1=p2)
两管液面高度相等(h1=h2)
两管液面相平
h1
h2
p=ρgh
理想模型法
F=pS
连通器的应用
1.茶壶与壶嘴组成连通器
连通器的应用
2.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
3.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
类比猜想
液体
液体受重力作用
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空气
空气也受重力作用
空气也具有流动性
猜想

类比
空气的内部有压强吗
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是存在的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
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
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
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从以上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得出了什么结论?
可见,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存在的原因:
大气受重力的作用
大气有流动性
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吸果汁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针筒吸药水
如果将孔堵上发现
壶里的水不会倒出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了出来
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发明抽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5.5 cm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每队各八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如图所示:当这16匹马竭尽全力终于把两个半球拉开时,竟然像放炮一样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大气压强的测量
760毫米
真 空
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汞柱,
分析:
计算:
P = g h
= 13.6 × 10 3㎏/m3 × 9.8 N/㎏× 0.76m
=
(意大利 托里拆利)

汞柱
大气压
大气压
也就是说此时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1.013× 10 5 Pa
760mm
长度
思考:
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P0=ρ水银gh1
P0=ρ水gh2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准确但携带不方便
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可改装为登山用的高度计。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Pa.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高压锅内气压高,使水的沸点升高,
从而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煮食物。
大气压和生活的关系
气体在温度和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_____,压强_____;气体在质量和体积不变前提下,气体温度越高,压强_____.
越大
越小
越大
应 用: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小周,于是它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 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来解释该现象.
如图5-3-4所示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从山脚移到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化情 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
A.降低 B.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B
图5-3-4
天空中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爆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一高度的大气压值大,把气球压裂
B.高空中的大气压值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裂
C.高空中的温度低,气球被冻裂
D.高空中的紫外线强,将气球照裂
B
【例】在酒瓶里装一些水,用瓶盖将瓶口盖上(密封好),在瓶盖上扎一个 小孔,将瓶倒置.则瓶中的水将会( )
A.不断流出直到流完为止
B.一点也不会流出
C.流出一部分后就不再流了 D.无法判断
C
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减小时降低。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4.沸点与压强:
一切液体的沸点,气压时增大升高。
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抽水高度不超过10.3米。
1.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吹气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1)飞机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

气流通过伞的上面和下面时,由于上面是凸面,空气通过的路程比下面长,上面的空气流速就比下面大,上面压强小于下面压强。这样伞就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2.应用
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跑 车 尾 翼
地 铁 安 全 线
3.如图9.3-2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B
5、在冬天,装有一定水的热水瓶过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
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A
二.选择题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重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D 压力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都与物重无关
2.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
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 A
A F变大,P变小 B F不变,P变小
C F不变,P变大 D F变大,P变小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试管中装有同种液体,试管底部
所受的压强(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甲 乙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由同种
材料制成,则它们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 )
A 1 :1 B 2 :1
C 4 :1 D 1 :2 甲 乙
C
B
C
A
有一个盛水的烧杯(未未满),如果往杯内放入一个木板,此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A
 实验装置如图26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千克/米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最大深度是 [  ]
 
 A、12厘米 B、2厘米 C、10厘米  D、8厘米   
C
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
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解题思路:
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ρ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竖直截去时△P=0即压强无变化。
2、在柱体上增加压力或放上物体、减压力或水平截去部分时关键要抓住 △P和△F ,再根据原有压力或压强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而△P和△F可以用基本公式来表示:
压力的变化: △F= △G
压强的变化: △P= △F/S
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
基本解题思路:
1、p=ρgh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强关系、密度关系、高度(面积)关系等。
2、F=PS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力。
3、F=G ,P=F/S 柱状固体也属于固体压强可以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