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1.描述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
2.说出原子结构,描述自由电子移动。
3.重点: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识别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通过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静电现象,感受电荷种类的探究过程,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1.预习时,结合小学常识中的电学内容和家庭中的电现象进行思考,如正常工作的电视机屏幕能吸住纸。
2.先阅读课本,对知识了解后再带着下列问题去预习:(1)要注意磁铁(吸铁石)吸铁的现象不是带电现象。(2)要弄清“电荷”与“带电”。(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它们的原子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那些对核外电子约束能力弱的原子构成的物体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对核外电子约束能力强的原子构成的物体上;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了正电。(4)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导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塑料笔杆与各自的头皮摩擦,靠近准备好的纸屑。体验带电、摩擦起电。
2.发放器材,让小组合作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体验过程,并能把合作探究的体验说出来。
3.分层作业用时约15 min,先练后讲,可以采用学生讲,生教生的形式,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小组进行交叉提问。
电是什么
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电荷 。使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上电荷,我们称之为 摩擦起电 。
2.自然界中有 两 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 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 负电荷 。
电荷
摩擦起电
两
正电荷
负
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4.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即: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的。
5.原子核带 正 电,电子带 负 电。
排斥
吸引
原子核
电子
正
负
6.一般说来,原子中的电子数和质子数是 相等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不显电性)。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会失去一些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则能 得到 一些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 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则带 负电 。
相等的
得到
正电
负
电
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验电器 。在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可用被验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 发生变化 ,说明被验物体带电;如果金属箔片张角没发生变化,说明被验物体 不带电 。
验电器
发生变化
不带电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8.静电现象无处不在,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不利的一面,请你各举些例子。
答 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等;静电现象的防护:避雷针、油罐车尾部的铁链等。
摩擦起电
1.取一块书本大小的玻璃板,平放,两端用较厚的书本垫起来,中间留下一定空间,在玻璃板下面放一些碎纸屑。手摁一团旧报纸在玻璃板的上面,连续摩擦。
(1)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碎纸屑被玻璃板吸起来了;
碎纸屑被玻璃板吸起来了
(2)课本上哪个实验与这个实验原理相同? 图13-2的摩擦起电 ;
(3)它们都是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图13-2的摩擦起
电
摩擦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小组合作,动手完成如课本图13-4演示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丝绸摩擦过的两个玻璃棒(或与毛皮摩擦过的两个橡胶棒),他们带的是不是同种电荷?它们靠近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道理?
答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或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这说明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他们带的是不是同种电荷?它们靠近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带的不是同种电荷,而是一正一负,它们靠近时会相互吸引,这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带
的不是同种电荷,而是一正一负,它们靠近时会相互吸引,这
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有6个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将其中几对小球靠在一起,最终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球带正电,请判断其他五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一定带正电的是 B ;
一定带负电的是 C ;
一定不带电的是 D、E ;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 F 。
B
C
D、E
F
4.观察验电器,结合课本图13-8完成下列问题。
(1)验电器的结构包括: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绝缘外壳 。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绝缘外
壳
(2)验电器的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物体与金属球接触,观察金属箔片的变化情况 。
(3)验电器的制作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将被检验物体与金属球接触,观察金
属箔片的变化情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C带正电,A与C吸引,C与B吸引,B与D排斥,下列推断可能正确的是 ( D )
A.A带负电、B带负电,D带正电
B.A带正电、B带正电,D带正电
C.A带负电、B带正电,D带正电
D.A带负电、B带负电,D带负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