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复习课-(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复习课-(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31 17: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复习课
1.巩固电阻定义、单位及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2.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熟练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电学中的相关问题。
3.重点:巩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1.回顾过程中,同学们要结合学习笔记梳理相关知识点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研究的过程。
2.复习过程时间约10分钟,梳理和推理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利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类比推理示范进行新的问题分析。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或小组间加以交流、讨论,互通疑难,共同商榷。
·导学建议·
1.在学习自主复习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示范”进行自主推理。
2.在任务驱动三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多注意让学生体验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分析变化的电路,把“动态”的电路问题转化为“多个静态”的电路进行求解的思想和具体策略。同时,结合学情,适当补充如何进行电路连接判断的技巧,如“去表简化”等方法。
3.根据学情和时间,老师可以补充些比例求解和静态电路的求解问题。
1.电阻表示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是 R ,国际单位为 欧姆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的 材料 、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还与 温度 有关。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R 
欧姆 
本身的一种性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
积 
温度 
2.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 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将其 串联 在电路中,正确的接法为 “一上一下” ,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调到最大 。
(2)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电流 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电压 ;②保护电路。
长度 
串联 
“一上一下” 
调到最大 
电流 
电压 
3.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阻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正 比;导体 两端的电压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
4.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 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
(2)公式:I= 。
电阻 
正 
两端的电压 
反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3)变形公式:①电压U= IR ;②电阻R=  。
IR 
 
5.回顾“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R=。
(2)实验电路图:在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
(3)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 保护电路 和 改变电路中电流 的作用;在闭合开关前应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 ,使它处于电路中 电阻值最大,电流最小 的位置。
保护电路 

变电路中电流 
滑片 
电阻值最大,电流最小 
(4)实验结论:灯泡的电阻受 温度 的影响。
温度 
电路分析
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 A 20 Ω”的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是
( D )
D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4 V,电阻R1=R2=120 Ω,两只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 A。当闭合开关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2 A。若故障由这两个电阻中的其中一个引起,则出现的故障是 ( D )
A.R2短路 B.R2断路
C.R1短路 D.R1断路
D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
3.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未知的一块蓄电池,一块电压表,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在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试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A.根据电路图按正确方法连接实物,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
B.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a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源;
C.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b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x;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a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源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b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Ux 
D.整理实验器材。
(3)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R0,推导出Rx的表达式Rx=
  。
R0 
欧姆定律相关计算
4.如图所示,R1=20 Ω,R2=60 Ω,R3=40 Ω,电源电压恒定。若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则:
(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1和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1和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解 (1)当S1闭合,S2断开时,R1被短路,R2被断路,电路中只有R3;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故电源电压:
U=IR3=0.6 A×40 Ω=24 V。
(2)当S1和S2均断开时,电路为R1和R3的串联,画出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故电路中电流:
I====0.4 A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
R1两端的电压:U1=IR1=0.4 A×20 Ω=8 V。
(3)当S1和S2均闭合时, R1被短路,电路变为R2和R3并联,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电路的总电阻:R并===24 Ω
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故I2===1 A。
小文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不可能完成的是 ( C )
C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单元实践作业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导出:串联的两个导体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尝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