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1 18: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搭石》,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协调有序、理所当然、联结”等重点词语。
-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了解搭石在乡村生活中的作用及其象征的人们和谐互助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并分析课文描述的场景,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搭石的描绘展现乡村生活风貌和人情之美。
-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语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深入思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家乡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关心他人、和谐共处的良好品质。
- 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美好人性和传统美德,树立起以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搭石在乡村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分析关键句子,体会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的乡村风情画卷。
**难点:**
-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章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理解搭石作为物象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出发,提炼抽象主题的能力,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传递类似的人性光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乡间小路上见过一种特殊的石头,它们排列有序,横跨在小溪上,供人们行走?这些石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的主题。
(教师可以在此时展示一些与乡村、小溪、搭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教师:搭石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传统设施,它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智慧。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了解搭石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如何用爱心和责任来维护这些搭石。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在《搭石》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这一常见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的场景,或者分享他们对乡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搭石》,探索这个平凡而神奇的现象,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
二、生字学习
- 汛(xùn):江河定期的涨水。
- 访(fǎng):访问;探问。
- 鞋(xié):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
- 挽(wǎn):拉,牵引。
- 隔(gé):遮断;隔开。
- 懒(lǎn):懒惰;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 惰(duò):懒。
- 稳(wěn):安定,固定。
- 衡(héng):平,不倾斜。
- 协(xié):调和;和谐。
- 绰(chuò):宽裕。
- 伏(fú):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
- 谴(qiǎn):责备;申斥。
三、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家乡的小溪以及人们在秋天根据水的深浅在小溪里摆放搭石的情景。
首先,作者提到了家乡的小溪和两岸分布的五个到六个村庄,强调了小溪流水常年不断,即使在汛期山洪暴发后,人们仍然需要脱鞋挽裤才能过河。这种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小溪的美丽和自然,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艰辛。
然后,作者描述了进入秋天后,天气变凉,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在小溪里摆放搭石的情景。这些石头被选得平整方正,按照一定的间隔横着摆放在小溪里,让人们可以从上面踏过。这种搭石的摆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之,这段文字通过描述家乡的小溪和搭石的摆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进一步描述了搭石在作者家乡的重要性和人们对搭石的态度。
首先,作者强调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表明搭石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设施,也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象征。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这体现了他们对搭石的重视和呵护。
然后,作者描述了如果某个地方没有搭石,人们会谴责那里的人懒惰。这进一步强调了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搭石几乎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事情。
最后,作者详细描述了上了年岁的人对搭石的态度。即使他们急着赶路,但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他们一定会放下手中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种对搭石的关心和呵护,体现了他们对于公共设施的责任和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总之,这段文字通过深入描述搭石的重要性和人们对搭石的态度,进一步强调了搭石在作者家乡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公共设施的关心和尊重。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介绍了作者家乡关于“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并详细描述了人们走搭石的情景。
首先,作者解释了“紧走搭石慢过桥”这句俗语的含义。搭石是由天然石块构成的,踩上去容易活动,因此走得快才能保持平衡。同时,走搭石时不能抢路或突然止步,否则后面的人没有地方落脚,容易掉进水里。这种俗语体现了人们对于走搭石的深刻理解和经验总结。
然后,作者描绘了人们走搭石的情景。在上工和下工时,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人们走搭石的熟练和优雅,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总之,这段文字通过介绍“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和描绘人们走搭石的情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家乡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对于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在走搭石时的互相礼让和尊老爱幼的情景。
首先,作者提到了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的情景:当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时,他们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这种礼让的行为体现了人们的谦和与尊重,也避免了可能的冲突和危险。
然后,作者又描述了一种特殊的情景:当遇上老人来走搭石时,年轻人总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这种行为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体现了人们对于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坚守和传承。
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人们在走搭石时的互相礼让和尊老爱幼的美德,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人民的善良和淳朴的赞美。同时,这些行为也构成了家乡独特的人文景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总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人们在走搭石时的互相礼让和尊老爱幼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家乡人民的善良和淳朴,也强调了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是对于搭石的赞美和对于乡亲们情感的表达。
首先,作者强调了搭石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它们一排排地任人走、任人踏,成为了故乡小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搭石的实际作用,也展现了人们对于搭石的依赖和信任。
然后,作者进一步表达了搭石所承载的情感意义。它们不仅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包括对于家乡和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搭石作为一种象征,体现了乡亲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文化记忆。
这段文字通过赞美搭石和表达乡亲们情感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家乡和文化的热爱和怀念。同时,也呼吁人们珍视和传承这些美好的情感和文化传统,共同维护和谐美好的家乡生活。
四、总结:
《搭石》是一篇描绘中国乡村生活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课文。以下是对该课文的总结:
1. 描述场景:课文以乡村小溪上的搭石为线索,生动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场景。这些搭石虽然简单,却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
2. 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描述村民们如何精心挑选、摆放和调整搭石,课文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社区的关心。搭石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3. 弘扬传统美德:课文通过讲述村民们在使用搭石时互相谦让、帮助老人过河等行为,弘扬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4. 反映和谐社会:《搭石》展示了乡村生活中的一种和谐景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维护着公共设施,彼此尊重、相互帮助,构建了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5. 教育意义:课文通过讲述搭石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共同维护公共设施,共建和谐社会。
总的来说,《搭石》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课文也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