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因此,二氧化碳有毒性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
C.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的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
2.下列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用炸药劈开石头 B.用液化气燃烧做饭 C.太阳光照射时雪融化 D.镁条燃烧做闪光弹
3.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
4.认识燃烧的条件,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也可以燃烧
B.往煤炉中鼓入空气,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使燃烧更充分
C.进入煤矿矿井如果进行灯火实验,会引燃里面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
D.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可以燃烧
5.关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块状大理石固体
B.量取一定量稀盐酸如果仰视刻度会导致所量液体偏多
C.使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与桌面成角
D.实验结束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6.下列有关 CO2 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C + O2CO2 B.CO2 + H2O=H2CO3
C.CH4 + 2O2=CO2 + 2H2O D.Ca(OH)2 + CO2=CaCO3↓+ H2O
7.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某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一种液体后,发现气球胀大,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组合不可能是( )
序号 固体 液体
A 锌粒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 水
C 碳酸钙 稀盐酸
D 硝酸铵 水
A.A B.B C.C D.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B.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衣服上的油斑直接用水难以洗净说明油不易溶于水
D.米饭烧焦变黑说明米中含有碳元素
9.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汽油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干冰常温下易升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微观角度,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
C.U形管内右端红墨水液面升高
D.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判断题
11.等质量的碳和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
1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
1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需要在瓶口处验满( )
14.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热水中的白磷可换成红磷( )
15.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三、科学探究题
16.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仪器a的名称是 .若出现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填序号).
A.NH4NO3固体; B.浓硫酸; C.NaOH固体; D.CaCO3固体.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
(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得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灭火.他们想知道,Na与CO2反应究竟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提出猜想】
Ⅰ.
Ⅱ.
III.
溶液检验:
【实验探究】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
【分析讨论】
①装置A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备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制备CO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图3中的 .
②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③经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使A中产生CO2,必须待装置E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
【实验结论】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 是正确的.
四、综合应用题
17.科学思维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科学思维方法。
(1)化学课上,小林做了以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推理获得结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证据) 推理获得的相应结论
实验1:探究燃烧及其条件 向试管内通入氧气,无现象,继续通氧气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木炭燃烧 ①
发出白光,试管壁发烫 木炭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②
立即改通氮气,木炭熄灭 ③
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入二氧化碳,纸花不变红,向纸花滴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红 ④
打开K,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短蜡烛先熄灭 ⑤
⑥写出实验1两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真空热还原法生产钙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①由上述流程可知,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用符号表示) 。你做出推理的依据是 。
②Ⅲ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下图为氯、溴(Br)和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可推断:
①锶原子和溴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构成微粒为(填符号) 。
②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推理依据是 。
类比推理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图(如图),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联系前面所学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需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和 来选择,你会选择以上仪器中的 (填字母代号)来进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组装;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一般方法是 ,依据是 。若用装置G进行二氧化碳的收集,则进气管是 (填“a”或“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4)如图所示,将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壁慢慢倾倒,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 ;
(5)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两组对照试验:一组取了25g大颗粒石灰石,二组取了25g小颗粒石灰石(两组石灰石的纯度相同),分别跟150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混合,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你认为图中所示的两条反应图线中,反应图线甲表示的是 组(填“一”或“二”)。这个实验说明,物质的反应速度跟 有关。
(6)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完毕后对发生装置中的物品进行称量,发现后来装置中的物品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少了。你认为质量减少量是 ;
①消耗的稀盐酸质量②反应掉的大理石质量③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7)实验完毕可采用 的操作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19.“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是 。
(2)关于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一定不变
B.变化观: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参与了碳、氧循环
C.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3)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但在光合作用时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原因是 。
(4)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含有相同元素,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①B物质的化学式为 ;举出C物质的一个用途 。
②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故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故说法正确;
C、碳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点燃时能燃烧具有可燃性,故说法错误;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原因是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会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这种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用炸药劈开石头,为化学变化,属于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不符合题意;
B、用液化气燃烧做饭,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问题,属于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照射使雪融化,属于光能向热能的转化问题,不属于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符合题意;
D、镁条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甲烷、一氧化碳、氢气都是可燃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D。
4.D
【详解】A、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水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故水中的白磷也可以燃烧,不符合题意;
B、往煤炉中鼓入空气,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
C、煤矿矿井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进入煤矿矿井如果进行灯火实验,会引燃里面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D、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才可以燃烧,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取用大颗粒和块状固体应用镊子,选项错误;
B、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取出的液体体积偏大,选项正确;
C、使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应直立试管口朝上固定在铁架台上,选项错误;
D、实验结束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内,选项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才能发生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缩小,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故A说法正确;
B、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衣服上的油斑直接用水难以洗净,说明油不易溶于水,故C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米饭烧焦变黑,说明米中含有碳元素,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该图标是自燃物品标志,汽油是易燃液体,选项错误;
B、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汽油是易燃液体,选项错误;
C、该图标是爆炸品标志,汽油是易燃液体,选项错误;
D、该图标是易燃液体标志,汽油是易燃液体,选项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从微观角度分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干冰升华是由固体变为气体,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所以可以观察到U型管内右端红墨水液面降低,故C错误;
D、干冰升华是由固体变为气体,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C
11.错误
【详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假设C与CO的质量都为12g,则C完全燃烧产生44gCO2,CO完全燃烧生成18.9gCO2,产生的CO2质量不相等,故说法错误。
12.×
【详解】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对环境有影响,错误。
13.正确
【详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需要在瓶口处验满,故说法正确。
14.错误
【详解】红磷着火点为240℃,水的沸点只有100℃,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热水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因为温度低于着火点,不能观察到红磷燃烧,不能得出相应结论。故该说法错误。
15.正确
【详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正确。
16.(1) 广口瓶 BC
(2) 催化作用 溶解、过滤、蒸发
(3) c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 Ⅲ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广口瓶;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放热,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热;CaCO3固体不溶于水;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二氧化锰的是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
(3)[分析讨论]
①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制备CO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图3中的c;
②碳酸氢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
③为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因此应先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当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空气已排除完毕;
[实验结论]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若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Ⅲ正确。
17.(1) 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
(2)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物理变化
(3)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详解】(1)实验1:根据向试管内通入氧气,无现象,继续通氧气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木炭燃烧,不加热时不燃烧,加热后后就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木炭燃烧发生化学变化放热,故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通氮气后木炭熄灭,说明木炭燃烧时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2:通入二氧化碳,纸花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向纸花滴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红,说明此时产生了酸,酸能使石蕊变红,故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打开K,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1两支试管中发生反应是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图反应前是氧化钙和铝,含有钙元素、氧元素和铝元素,反应后生成了钙蒸气,含钙元素,故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铝元素,故填:;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②Ⅲ中是钙蒸气转化为钙固体,物质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3)①如图,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化学反应时易失去2个电子而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显+2价,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化学反应时易得到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其构成微粒为锶离子和溴离子,故填:;
②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如图,氯和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如图所示推理处单质溴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
(2) 反应条件
ADE
(3)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a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4)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于灭火
(5) 一
接触面积
(6)③
(7)过滤
【详解】(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方法,要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需要的仪器有:A、D、E;
(3)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G进行二氧化碳的收集,则进气管是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4)如图所示,将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壁慢慢倾倒,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可用于灭火;
(5)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甲反应的速率快,反应图线甲表示的是一组,这个实验说明,物质的反应速度跟接触面积有关;
(6)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减少的质量是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7)反应结束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采用过滤的操作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19.(1)水循环
(2)BD
(3)反应条件不同
(4) CO 灭火(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做工业原料;干冰(固体CO2)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答案合理即可) CO2 + C2CO 2CO2 + 2Na2O2= 2Na2CO3 + O2
【详解】(1)水循环是因为水的三态变化产生了,主要是物理变化。氧循环、碳循环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物质间的不断转化产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所以和其他两种有本质不同的是水循环。
(2)A、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但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如碳单质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元素从0价变为+4价,错误;
B、人不断在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和氧气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水,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参与了碳、氧循环,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错误;
D、碳、氧循环不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相互转化,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
故选BD。
(3)二氧化碳和水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不同物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
(4)B、C为氧化物且含有相同元素,且B为有毒气体则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则可能都含氧元素或碳元素。A为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碳,则都含碳元素。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代入验证无误。
①B是一氧化碳,化学式CO。C是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可以用作工业原料。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
②C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B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③C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某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1个CO2与1个Na2O2和1个Na2CO3相差1个O推测某物质为O2,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