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1.说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2.说出超声的频率范围,概述超声的特点及应用。
3.复述次声的概念,说出次声的产生及其危害。
4.关注科技发展,形成STS观点和环保意识教育。
◎重点:概述超声的特点及应用。
活雷达——蝙蝠
蝙蝠被称为“活雷达”,它是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
的哺乳动物;它除了具备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蝙蝠的视力很差,根本看不清前方的物体,但喜欢在夜间活动的蝙蝠却能在充满障碍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飞行,根本不用担心撞上障碍物。
【问题】为什么蝙蝠不用担心撞上障碍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超声与次声
1.可听声:大多数正常人的耳朵听觉频率范围在20~20000 Hz之间,所以把频率在 20~20000 Hz之间的声音叫可听声。
20~20000
·导学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简易的实验和举例设问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人耳能觉察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然后引入超声与次声。如将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却听不见振动产生的“声音”,原因何在?
2.超声: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音。
3.次声: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
20000
20
·学习小助手·
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听到次声。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逐渐变小。各类动物的听觉范围差别较大,有些动物如蝙蝠、海豚、猫、狗等能听到超声,而大象、鲸鱼等能听到次声。
1.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300 Hz,人类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300
能
1.特点: 方向 性好,几乎是沿直线传播,在碰到介质分界面时会有显著反射;很强的 穿透 能力,能穿透许多电磁波所不能穿透的物质,在一些不透明的固体中,甚至能穿透几十米的厚度,而且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时能量衰减较少;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 混合 在一起,说明它易集中声能,在介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方向
穿透
混合
超声的特点及应用
2.应用:超声雷达(声呐)、超声波诊断仪(B型)、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洁牙等。
2.医院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耳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 ( D )
A.声音响度太小
B.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
D
次声的产生及危害
1.产生:火箭的发射、飞机的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火山的 爆发 、地震、海啸、台风、雷电等,都会产生次声。
2.危害:能量很大的次声具有极大的 破坏力 ,它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等。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将 遭到破坏 ,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爆发
破坏力
遭到破坏
探究超声
超声指纹识别是利用超声去做检测。超声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嵴指的是指纹的突起处,峪指的是指纹的凹陷处)所在的位置。超声技术所使用的超声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 会 (选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超声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哪种生物 A 。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 传递信息 (选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的作用。
会
A
传递信息
(4)如下图所示,这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的A、B、C、D、E五个位置时,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D 。
D
探究次声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较 慢 (选填“快”或“慢”),声音较 低 (选填“高”或“低”)。
(2)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钢尺振动的频率太 低 ,产生的声音为 次声 (选填“超声”或“次声”)。
慢
低
低
次声
探究声音能传递能量
提出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
猜想与假设: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实验器材:易拉罐、剪刀、蜡烛、橡皮筋、打火机、小木棍等。
实验步骤:
(1)用剪刀把易拉罐的两端剪掉,在其中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在易拉罐的另一端依次放三个点燃的蜡烛,对着火焰用小木棍敲橡皮膜,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离易拉罐最近的火焰被吹灭,中间的摇向一侧,远处的火焰不受影响 。
实验结论: 声音能传递能量 。
离易拉罐最近的火焰被吹灭,中间的摇向一侧,远
处的火焰不受影响
声音能传递能量
·方法突破·
科学探究方法——转换法
将不容易观测、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容易观测、测量的物理量。本实验中将不可见的能量转化为可见的烛焰的摆动。
学以致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问蝙蝠是如何避开障碍物的呢?
答:蝙蝠的嘴是一个超声发生器,每隔一定时间就发出一次超声,它发出的超声碰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是个灵敏的超声接收器,它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判断前方有没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