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期末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第1章 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2、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3、《吕氏春秋 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4、(多选)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是静止的
C.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5、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
D.如果小车到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6、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7、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
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D.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8、物体沿直线以15 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1/3,又以同向20 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7.5 m/s B.18 m/s C.18.33 m/s D.18.66 m/s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10、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11、2020年6月28日上午,长沙地铁3号线载客试运营。小昱乘电梯到了地下层,上车刚坐稳,地铁就开动了,快而平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乘电梯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地铁运动时,以地铁为参照物,站台是运动的
C.地铁运动时,以小昱为参照物,站台是静止的
D.坐地铁上时,以座位为参照物,小昱是运动的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3、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为4s,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物体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24m/s C.10m/s D.50m/s
14、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则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和丙车
15、如图是因“吵架”走红于网络的江西省图书馆机器人“图图”和“旺宝”。两机器人站立不动时,若认为“图图”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远处的行人 C.旺宝 D.静立的工作人员
1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二、填空题。
17、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为 cm。
18、小明在公路边上拍街景,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树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卡车里坐着的人是________的.(均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19、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哈尔滨东 哈尔滨 沈阳北 北京
K18次 到站时间 20:14 02:23 09:30
发车时间 20:00 20:32 02:31
由表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列车的全程平均速度为 km/h。
20、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 的,汽车从20s时到40s时的平均速度是 m/s。
2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和B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选填“A ”或“B ”)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22、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
三、实验题。
23、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甲 乙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2)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40.0cm,tB=3.0s,tC=5.0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3)由以上可知:小车从斜面上A点滑下的过程是做 直线运动。
24、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
(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当放置的较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选填“ a”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
(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
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
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
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_____。
四、计算题。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6、邯郸东站到秦皇岛的G6284次高铁,全程733公里,运行4小时6分钟。如图所示,是该次列车途径邢台东到天津西的一些车站的时刻表。求:
(1)该列车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结果取整数)
(2)该列车从石家庄到胜芳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米/秒?(结果取整数)
车站 邢台东 石家庄 保定东 白洋淀 胜芳 天津西
里程 0 133 248 299 389 440
到站时间 8:59 9:38 9:55 10:35 11:02
离站时间 8:32 09:02 09:40 09:58 10:38 11:05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期末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第1章 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答案】B
2、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答案】D
3、《吕氏春秋 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答案】D。
4、(多选)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是静止的
C.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C
5、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
D.如果小车到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答案】D
6、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D
7、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
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D.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答案】A。
8、物体沿直线以15 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1/3,又以同向20 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7.5 m/s B.18 m/s C.18.33 m/s D.18.66 m/s
【答案】B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答案】B
10、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答案】B
11、2020年6月28日上午,长沙地铁3号线载客试运营。小昱乘电梯到了地下层,上车刚坐稳,地铁就开动了,快而平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乘电梯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地铁运动时,以地铁为参照物,站台是运动的
C.地铁运动时,以小昱为参照物,站台是静止的
D.坐地铁上时,以座位为参照物,小昱是运动的
【答案】B。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答案】A
13、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为4s,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物体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24m/s C.10m/s D.50m/s
【答案】B
14、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则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和丙车
【答案】C
15、如图是因“吵架”走红于网络的江西省图书馆机器人“图图”和“旺宝”。两机器人站立不动时,若认为“图图”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远处的行人 C.旺宝 D.静立的工作人员
【答案】B。
1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答案】B
二、填空题。
17、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为 cm。
【答案】5. 1.6
18、小明在公路边上拍街景,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树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卡车里坐着的人是________的.(均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答案】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静止
19、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哈尔滨东 哈尔滨 沈阳北 北京
K18次 到站时间 20:14 02:23 09:30
发车时间 20:00 20:32 02:31
由表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列车的全程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13.5 95.4
20、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 的,汽车从20s时到40s时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不同 37.5
2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和B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选填“A ”或“B ”)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答案】0.1cm 3.25cm 3.3cm A
22、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
【答案】机器人 运动 相对
三、实验题。
23、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甲 乙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2)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40.0cm,tB=3.0s,tC=5.0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3)由以上可知:小车从斜面上A点滑下的过程是做 直线运动。
【答案】(1)2.75 (2)20.0 (3)变速(加速)
24、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
(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当放置的较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选填“ a”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
(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
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
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
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_____。
【答案】高 a ① ②③ 大 秒表
四、计算题。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答案】(1)m/s (2)5m/s
【解析】求从家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时只要用从家到书店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求出;求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要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从家到学校所用的全部时间。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6 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5 m/s。
26、邯郸东站到秦皇岛的G6284次高铁,全程733公里,运行4小时6分钟。如图所示,是该次列车途径邢台东到天津西的一些车站的时刻表。求:
(1)该列车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结果取整数)
(2)该列车从石家庄到胜芳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米/秒?(结果取整数)
车站 邢台东 石家庄 保定东 白洋淀 胜芳 天津西
里程 0 133 248 299 389 440
到站时间 8:59 9:38 9:55 10:35 11:02
离站时间 8:32 09:02 09:40 09:58 10:38 11:05
【答案】解:(1)查表可知,邢台东到天津西用时t=11:02﹣8:32=2.5h,路程s=440km,
则该列车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平均速度:
v===176km/h;
(2)查表可知,石家庄到胜芳用时t′=10:35﹣9:02=93min=5580s,路程s′=389km﹣133km=256km=2.56×105m,
则该列车从石家庄到胜芳的平均速度:
v′==≈46m/s。
答:(1)该列车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76km/h;
(2)该列车从石家庄到胜芳的平均速度大约是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