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古诗三首》里的第一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阅读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而深度理解文本。本课教学内容为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透过《从军行》,了解盛唐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一)导入:在我们学过的爱国诗词中,有“死前恨不见中原”,期待着旧业光复的陆游的《示儿》,也有生死都要无愧为英雄豪杰之气魄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主题的诗词,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一首爱国诗词——《从军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
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很多年,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他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今天学的《从军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三)读准《从军行》。
1.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反复诵读后讨论:诗读到这里,你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
(四)读懂《从军行》。
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从军行》,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接触过的边塞诗较少,对于当时的历史、地理情况了解得也很少。针对学情,以学生熟悉的爱国诗人陆游和李清照的爱国诗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边塞诗的主题也是爱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感受戍卒的豪情壮志打好感情基础。】
板块二 举象入境,品悟诗情
(五)带着想象读诗,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圈出地名,了解环境特点。(青海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2)这些地名都有什么共同点?(都在塞外,偏远荒凉,远离故乡)
(3)紧扣“孤城”一词,感受环境恶劣。
①标红“孤城”一词。让学生用“孤”组词。
(孤单、孤零零、孤立无援、势孤力薄,孤军奋战)
②想象“孤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③拓展阅读,印证“孤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出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引读:在王之涣的诗中,孤城是(生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那是春风不度的苍凉辽阔之地。
出示“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师引读:在岑参的诗中,孤城是(生读:“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那是偏僻荒凉的戈壁和沙漠。
④引读前两句:此时我们再读这两句,你的感受一定更加深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感受偏远荒凉)
(4)出示地图,补充背景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 ,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 ;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 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战斗的典型环境。“孤城”与“玉门关“两地相距数千里、快马加鞭、五天五夜才能到达。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 是吐蕃, 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更点出了这座“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同学们想象一下,戍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远离故土,内心孤单;感觉自己肩负重任,当努力建功立业;心情复杂。)
(6)本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这种心情的投射?(暗)
小结:了解了边关的环境,体会了戍边将士的心情,让我们再次读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播放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音频。
闭上眼睛听一听,再和着音乐读诗句,你从中看到怎样的画面?又想到了什么呢?
(2)全班交流
预设1:看到在茫茫戈壁之上,在漫天黄沙之中,正在进行一场战斗,战斗双方都有死有伤,但他们士气不减,浴血奋战。
追问:这样的战事多吗?从哪里看出来?(百战、穿。)由此,你想到什么?
预设2:我看到有些战士的铠甲已经被敌人的刀剑刺穿了,鲜血顺着刺穿的铠甲流了出来,但受伤的战士仍坚持带伤作战,不肯撤退。
追问:战事频繁,旷日持久,将士们的金甲还可能是什么磨破的 (黄沙)
由此,你想到什么?(将士们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战斗非常艰苦,但将士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丝毫没有退缩之心。他们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引读铮铮誓言,体会报国忠心
尽管金甲被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消磨,不仅没有被消磨,反而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引读: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他们决心之大。
引读: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报国忠心)
(4)拓展边塞诗词,感悟“终不还”终的家国情怀
①有国才有家,有家才可回。在唐代诗词中,记录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有家不能回的边塞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齐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②读了这些,你明白什么了?
(战争残酷,将士十有八九不能回,但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由衷地发出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③带着这份无畏和豪迈,再读这首诗。
小结:身处偏僻荒凉的边陲要塞,心系保家卫国之重任,我们可以想见戍边将士誓死杀敌、矢志不渝的豪情壮志,可以听见他们的铮铮誓言。带着这份感悟,齐读《从军行》。
【设计意图:以“孤城”所处的环境特点为突破口,举”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之象,造偏远荒凉、孤立无援之境;再以“读”为依托,抓关键词“孤”和“暗”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进入古诗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以想象画面为主要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百战”“穿”“不还”等词带着想象读诗,逐步体会边关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心世界和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板块三 以诗解诗,参透不朽的精神
(六)介绍《从军行》的历史地位
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作为盛唐诗坛的著名诗人,流传下来的生平事迹很少,他的仕途履历也记录不详。但他的边塞诗《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从军行》也同样作为七绝圣手的代表作之一,被世代传唱。
播放《从军行》吟诵视频,学生欣赏。
(七)深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这首诗穿越千年,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呢?
1.出示资料: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朝时发展到了顶峰,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反映了那个时代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2.以诗解诗,体会豪情
出示诗句,教师引读
“宁为百夫长”的杨炯便有诗云——生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意欲“报国取龙城”的王维亦有诗云——“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边塞诗人岑参以诗明志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
3.畅谈感悟,参透精神
读到这里,谁能谈谈是什么力量,让这首诗穿越千年,留存至今的?
预设1:将士们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激励着后人。
预设2:盛世大唐那种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强烈地感染着后人。
小结:在大浪淘沙的文化长河中,终能不朽的唯有精神,这首诗中充盈的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昂扬的时代风貌,是它能穿越千年,传承至今的根本。
(八)拓展升华,触及文化
唐代的边塞诗印证了那个时期边关将士的情感和心愿,不论是王瀚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是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或是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充满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雄浑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学的《从军行》一诗亦是这样,它既是那个时代边塞诗的主旋律,穿越千年,它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诗解诗,适时出示背景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进行真正的阅读,进入深层次的思考,由读懂诗中人的情到读懂诗词文化中的精神,读透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作业设计
搜集几首不同诗人写的边塞诗,读一读,摘抄边塞诗中的千古名句(三句以上)。
【设计意图:学完一首边塞诗,让学生去读与之题材相同的作品,有利于开阔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国情感,体会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方式,提高古诗词阅读审美力。】
板书设计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暗 孤城 穿 终不还
报国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