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略读整合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本课词语。
2.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教学重点】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交流读诗的感受。
自古以来,月亮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在描写月亮的诗文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合。今天我们来学习《月是故乡明》,一起解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明月”情结。
2.看到《月是故乡明》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①可能想到这篇文章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②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介绍作者——季羡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和成年经历?
童年趣事:场院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坑边望月;梦见月亮。
成年经历:离开故乡,在外看到的月亮跟家乡的月亮对比。
文章开篇点题,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的月亮和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聚焦重点,品读提升
1.作者季羡林先生已经年近耄耋,但是仍然忘不了那个故乡的小月亮,并且围绕月亮记叙了四件小事,那么在这些回忆中哪个情节最触动你?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并小组内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
小组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这些趣事呢?
2.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会对那个小家乡念念不忘?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文章5、6自然段,去看一看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又有哪些经历。默读课文5、6自然段,找一找相关句段。
学生交流重点句子:
(1)在这期间,我曾到过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月亮。在( )的瑞士莱蒙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 )的小月亮。
(2)此地有( ),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 )之上,上下( ) ,( )数顷,荷香( ),宿鸟( ),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3.教师指导朗读,积累优美词语。
4.思考: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小结:作者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作者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难怪作者说: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四、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过渡: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永远是一帧珍贵的水墨丹青画,永远是心灵停靠的温馨港湾。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作家张儒学笔下的《故乡月》。
思考:
1.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
2.作者长大以后,为生计而漂泊,看到的月亮跟童年又有什么不一样?
读了这两篇文章,发现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五、回扣主题,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文藏着童趣,故乡载着童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被作者笔下桩桩童年趣事、缕缕思乡之情所感动。课下我们继续走进图书,感受不一样的童年往事,和同学们交流。
【作业布置】
1.继续阅读图书中其他文章。
2.搜集月亮相关的诗词或文章。
【板书设计】
月亮 中国文化
对比的好处 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