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31 21: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潢川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③中可发生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CO2和[H]
C.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
D.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组织液可不断地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B.饮食过咸会引起机体细胞内液的量不断增多
C.细胞外液中一定浓度的K+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能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
3.如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若a释放递质,则N内会检测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
C.若c释放递质,则b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
D.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
4.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调节,错误的说法是
A.若激素Y是胰岛素,当机体产生的抗体破坏了该细胞与物质X结合的受体时,可使血糖浓度偏高
B.若物质X是促甲状腺激素,则激索Y具有提高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的作用
C.若激素Y是肾上腺素,则物质X为神经递质
D.若激素Y是抗利尿激素,当饮水过多,摄人食盐不足时,均可导致Y的量增多
5.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腺导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从中制备粗提取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胰岛素不是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胰岛A细胞产生
C.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6.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异常,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是由高血糖引发的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主要是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代谢增强,导致线粒体耗氧增加和呼吸功能损害,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患者的高血糖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一定高于正常人
B.患者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耗氧增加但糖类氧化分解减少
C.患者的心肌细胞对血糖的摄取能力减弱
D.患者需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利于控制血糖浓度
7.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B.寒冷环境中体温恒定是因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直接感受体温的变化
8.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从血液吸收水分
C.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9.人体的健康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胸腺既能够分泌激素,也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B.浆细胞既能够分泌抗体,也能够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
C.肾上腺素既属于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既能够作用于神经细胞,也能够作用于腺体细胞
10.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1. 下列关于某同学体内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进而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细胞接受相应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功能的发挥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1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致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进行第二次注射,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不考虑病原菌发生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霍乱病原菌未引起免疫应答
B.第二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C.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体内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可能仅有少部分鸡存活
13. 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使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14.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 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
B.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
15.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合理的是
A.艾滋病的全称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传播
C.艾滋病主要攻击的是人体免疫系统
D.第一例艾滋病人是1981年在英国发现的
16.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埋的是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造成的
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
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
17.用不同强度的光,照射植物竖直生长的根,发现都出现了背光生长的现象,测定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本实验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本实验可以得出根的背光生长主要是由于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C.平放时根近地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少而远地侧生长素多
D.单侧光下,茎向光生长时生长素的分布特点与根相同
18.如图表示玫瑰红和红富士两种品系的苹果,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玫瑰红苹果的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在果实发育初期会向其他部位扩散
B.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增加能有效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C.生长素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从而给细胞传递信息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两种苹果品系果实发育的促进效果可能不同
1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 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的生根条数
B.浓度为10~*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若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进一步做实验
D.本实验体现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0.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含量升高使植物逆境应答增强,生长速率减缓:正常条件下,RALF多肽信号通过其受体可抑制脱落酸的作用,降低逆境应答,植物正常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含量变化利于植物生存
B.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传递
C.植物激素调节不受基因组调控
D.植物生长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准确
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C.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
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冷光灯照射
2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2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B.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相同
C.调查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都是样方法
D.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24.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 /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25.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D.丙实验过程中,两生物之间的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Ca2+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神经递质释放等生理过程有关。胞外Ca2+浓度是胞内的十万倍以上, Ca2+必须通过特殊通道才能进入细胞(如图1)。静息时神经细胞的Ca2+通道都是关闭的,当膜电位变化时,对电压敏感的Ca2+通道会大量开放,胞外的Ca2+会迅速涌进胞内,造成一个突然的钙高峰。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在神经细胞轴突末梢__________ (填 “流入”或“流出”)Ca2+是神经递质释放的前提条件:引起Ca2+内流时突触小体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 NMDAR和AMPR为受体一离子通道复合体,其具有 功能。
(2)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灭活或重新吸收,若某种药物能阻止该过程,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3)生物学家采用光遗传学方法可以测量表达有钙敏感荧光蛋白的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其思路是将能与Ca2+结合的蛋白组合钙调蛋白(CaM) 和它的亚基M13分别连在荧光蛋白的两个位置上,当CaM和M13结合了Ca2+ 就会发出明亮的荧光(如图2)。据图2判断,表达有钙敏感荧光蛋白的神经细胞兴奋时,荧光强度较_______ (填 “强”或“弱"),原因是 。
27. (10分)如图表示激素a、b. c的分泌及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将月龄、体重等情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均皮下注射等量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都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然后分别给A组小鼠注射激素a、给B组小鼠注射某种营养物质,两组的症状均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
将小鼠置于低温环境中,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腺体T分泌激素进行体温调节,作用于腺体T的激素是 。 图中由下丘脑→垂体→腺体T调节激素c分泌的机制叫作
调节。
(3)给小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质量分数大于0.9%的NaCl 溶液,会导致 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b,作用于肾脏的 细胞, 加快对水分的重吸收。
28. (8分)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十分复杂,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的作用非常重要。观察下列甲、乙两个发生在机体内的免疫过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图所示细胞是一种 ,其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 体液中生来就有的免疫物质如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却不会破坏.人体自身的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联系甲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乙图中①可能是 ,也可能是
乙图中,②细胞的作用是 ③细胞是 , ④物质的作用是
29. (10 分)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半夏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测定不同浓度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单独处理后种子的活力指数(活力指数是种子发芽速率和生长量的综合反映,是种子活力的更好指标,无单位)得到如图所示数据。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2)促进半夏种子萌发的GA最适浓度为__________ ppm。 为探究两种激素共同作用时的最佳浓度组合,研究小组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思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设置几种不同浓度的GA和IAA组合,分别处理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 ,以获得活力指数。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其对应的浓度组合为最佳组合:若未出现峰值,则应
30.(10分)美国学者克里斯琴在对某种野外鼠类研究时发现内分泌系统也能调节自身种群密度。如图是该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图示B、C是与种群密度变化直接相关的种群特征,它们分别是 和
(2)根据如图来看,内分泌系统中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A应是 激索调节该鼠类种群密度的机制是 , 该机制也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2分)
(1)流入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识别(信息传递)和运输
(2)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3)强 表达有钙敏感荧光蛋白的神经细胞兴奋时,Ca2+内流使细胞内的
Ca2+浓度升高,与CaM、MI3结合更多,荧光强度较强
27.(每空2分,共10分)
(1)A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B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2)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
(3)下丘脑 肾小管、集合管
28. (每空1分,共8分)
(1)抗原呈递细胞(或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细菌有细胞壁,人细胞无细胞壁,溶菌酶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的
(2)经抗原呈递细胞(或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的抗原,通过辅助性T细胞传递给B细胞
直接作用于B细胞的抗原
(3)保持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浆细胞. 与抗原结合
29. (每空2分,共10分)
(1)在一定范围内,GA和IAA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IA的作用有两重性(或有促进和抑制), GA的作用未表现出两重性(或
只有促进没有抑制)
(2) 100
种子发芽速率和生长量 扩大浓度 范围,直到出现峰值
30. (每空2分,共10分)
(I)标记重捕 出生率 死亡率
(2)垂体 (负)反馈调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