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句容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7 16: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分析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自然万物,不仅yùn( ▲ )育了我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而且给与我们许多启示。高尔基从海燕身上看到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无畏无惧,驱车在无边无yín( ▲ )的黄土高原上,茅盾用白杨树讴歌用血书写新中国的精神与意志,郭沫若看到奇崛( ▲ )清新的石榴,仿佛看到民族气节与高尚情操,宗璞伫( ▲ )立在繁盛的紫藤萝花前感受到生的勇气。
▲ ▲ ▲ ▲
2.默写。(8分)
①淮南秋雨夜, ▲ 。(《闻雁》)
② ▲ ,相伴过年华。(《迎燕》)
③临风一唳思何事? ▲ 。(《池鹤》)
④斯是陋室, ▲ 。《陋室铭》
⑤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有道德的人。(《纪念白求恩》)
⑥ ▲ ,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
⑦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⑧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3.名著阅读。(5分)
【甲】“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
【乙】 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甲】中人物姓名(或绰号): ▲ (1分)
【乙】中人物姓名(或绰号): ▲ (1分)
他们同是 ▲ (性格)的人物形象,但【甲】(性格) ▲ ;
【乙】(性格)则 ▲ 。(3分)
4.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1)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表彰大会,我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重要时程碑,更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起点。(2)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进一步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1)处修改: ▲
(2)处修改: ▲
5.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4分)
二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八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
【感悟语文】
(1)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多彩世界。”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我要说:“ ▲ ” (2分)
【语言品味】
(2)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鲁迅的意思: ▲ (1分)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 ▲ (1分)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4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第二句中两个“一何”有何作用?(2分)

7.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3分)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征求不已( ▲ ) (2)穷兵黩武( ▲ )
(3)惟欲清净( ▲ ) (4)策之不以其道( ▲ )
9.选出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之:何陋之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而:执策而临之 而伯乐不常有
C.犹:意犹不足 治国犹栽树
D.则:则枝叶茂盛 有仙则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1. 结合选文内容和史实,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7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人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 a 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 b 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 c 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2.请依次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3分)
融化 化解 包容
a. ▲ b. ▲ c. ▲
13.简略说说作者在论证“互敬”“互爱”的具体内容时,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不同?(2分)

14.请简述本段的论述思路。(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13分)
黄山夜月
曾 臻
少有人谈及黄山的夜月。奇松可留影,怪石可留影,云海可留影,日出可留影,夕照可留影,惟有夜月难以留影。
听说过西湖的月色、秦淮河的月色、二泉的月色,却不曾听说过黄山的月色。水面的月,跳跃,耀眼。山间的月,含蓄,幽静。
邂逅黄山月,要近农历十五,要有一个晴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晚上,要有澄明的心境……导游说,上黄山能否看到云海得看缘分。是的,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有人邂逅了黄山的云雾,有人记住了梦笔生花,有人爱那迎客松,而我邂逅了黄山月。
黄山半山腰入夜是阴冷的,山脚下是初夏的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山的气候却是初春。晚霞敛尽了余晖,山色如墨,湿冷的山风飒飒地在林间穿行。游客或已下山,或已躲入温暖的旅馆里,鸟也已归巢,这时农历十三将圆未圆的明月朗朗地照着。
走在那连路灯也没有的石路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柏暗影森森,再走几步,竟看到了宝石蓝的夜空。路两旁的树还没长出叶子来,细长的枝条向夜空舒展着,一点半吐的嫩芽都没有,却缀着点点晶莹的星星。对面山峰上的月亮像一面寒光四射的镜子,把树影斜照在石径上。横着疏疏的影儿的石径像雪白宣纸上的写意水墨画。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月光越来越明澈,地面黑白也越来越鲜明。路边的树林中偶有一棵木兰,花朵被月光照得皎洁如雪,映在地面的花影轮廓清晰。最初是惊喜的,心慢慢被这月光浸润了,不再说什么话,只由着手机里的钢琴曲叮叮咚咚地流淌着。
再走到傍晚看群山夕照的地方,风物已迥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夕阳里带着醉颜的群山已洗尽了铅华,静穆着,苍青里泛着银蓝的光泽。脚下的大石在月光里像一块巨冰。躺下去,像躺在东山魁夷的画中。头顶是夜空,一半是清碧的,银月挂映;一半有微云,疏星闪烁。远远听到山谷里清音阵阵,女伴问:“那嗖嗖声是泉水声或是瀑布声吗?”“不,那是松涛。”倘若不是松涛,那定是山灵的低语。我们不再言语,只静静听着月下起伏的清响……
在月光里,我没有想起任何名家诗文,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文形容过我见到的黄山月下的花影、山色。自己写下了四句诗:“霞散苍山冷,松深白石寒。无言花影落,生宣写木兰。”但我知道无人会解此诗,因为它记下的仅仅是我眼中瞬间的黄山,我邂逅的花影、山色、松涛,也许未曾被前人邂逅过,也许也将无人再次邂逅。只是,我邂逅的难于留影的黄山夜月,以独一无二的明暗、色泽、节奏,又实实在在地存在过。 (选自2010年3月23日《潮州日报》)
15.文章的开头写黄山的松、石、云及西湖、秦淮河、二泉的月,对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4分)

16.作者说“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作者有了怎样的缘分?看到了什么样的黄山?(3分)

17.“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为什么人也会变得玲珑通透?请作简要分析。(3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横着疏疏的影儿的石径像雪白宣纸上的写意水墨画”这句话。(3分)

三、作文(共40分)
19.请以“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孕 垠 jué zhù(对1个或2个给1分,对3个或4个给2分)
2. 高斋闻雁来 巢成雏长大 怅望青田云水遥 惟吾德馨 一个纯粹的人 俱怀逸兴壮思飞 羌管悠悠霜满地 枯藤老树昏鸦
3.(5分) 李逵(1分) 鲁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1分写出1点即可)【甲】头脑简单、直爽率真(1分) 【乙】粗中有细、豁达明理(1分)
4.(1)“被授予……荣誉”动宾搭配不当,应当是“被授予…称号”;(2)“推动进一步”词序不当,应当是“进一步推动”。
5.(1)示例: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2分,句式相同,内容相符)
(2)鲁迅: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好书。柯勒律治:读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分,意思对即可)
6. 答案:一个“一何”突出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各1分)
7. 答案:本诗以松柏为喻,通过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到,历经严寒而不凋(顽强)的生命力,(1分)表达对从弟的劝勉。(1分)
8.(4分)停止;竭尽、用尽;只是;驱使。
9.(2分)D
10.(4分)(1)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如果)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各2分)
11. 参考答案: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治国必须以民为本(重视民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2分)选文中提到唐太宗“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并且“不兴徭役”,使得人民可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并获得丰收,安居乐业。(1分)
12.a.包容 b.融化 c.化解 (3分)
13.前者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后者只从正面讲道理。(2分)(写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得1分)
14. 这段短文先总述中心观点:什么是宽容(2分);再具体从四个方面阐述怎样做到宽容。(2分)
15.结构:(欲扬先抑)为后文写作者对邂逅黄山月的惊喜作铺垫。内容:通过对比,表现了黄山的月常被人遗忘。(各2分)
16.近农历十五,有一个晴好的晚上,还有澄明的心境。(1分)看到了一幅宁静、清澈、洁净如水如梦的黄山月夜图(答出其中两点)。(2分)
17.示例:在这清澈透明的黄山月夜里,人的心也如这月色一样,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变得纯正无私。(3分)
18.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月光下树影与石径形成的充满美感的黑白画面(1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
19. 建议切入分:28分
试题分析:“春暖花开”原意是万物复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和景明的美好景象。它可以象征温暖、光明、希望、幸福,也可以比喻美好的前景。题目本身可能更利于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立意时,应注意把握虚实的关系,可以把“春暖花开”作为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的背景,但一定要写出象征的含义。如可以写爱心、奉献带来的温暖、幸福,写遭受挫折和磨难后依然坚信生活的阳光、梦想的力量、前程的美好。小到个人、家庭,大至集体、国家,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若是叙事,最好能写出波澜。作文立意积极向上乃基本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