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从军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从军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1 21: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透过《从军行》,了解盛唐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塞外诗
2.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一)导入:看图猜诗请同学们看图片,猜猜这是属于那一首诗。(出示课件)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板书课题。
先回忆一下学习古诗哪些内容 用什么方法去学习古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昌龄的《从军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
(三)读准《从军行》。
1.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反复诵读后讨论:诗读到这里,你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
(四)读懂《从军行》。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从军行》,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板块二 举象入境,品悟诗情
(五)带着想象读诗,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圈出地名,了解环境特点。(青海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2)这些地名都有什么共同点?(都在塞外,偏远荒凉,远离故乡)
(3)紧扣“孤城”一词,感受环境恶劣。
(4)时代背景
(5)同学们想象一下,戍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6)本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这种心情的投射?(暗)
小结:了解了边关的环境,体会了戍边将士的心情,让我们再次读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播放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音频。闭上眼睛听一听,再和着音乐读诗句,你从中看到怎样的画面?又想到了什么呢?
(2)全班交流由此,你想到什么?(将士们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战斗非常艰苦,但将士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丝毫没有退缩之心。他们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引读铮铮誓言,体会报国忠心尽管金甲被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消磨,反而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报国忠心)
(4)拓展边塞诗词,感悟“终不还”终的家国情怀。
板块三 以诗解诗,参透不朽的精神
1.身处偏僻荒凉的边陲要塞,心系保家卫国之重任,我们可以看到戍边将士誓死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可以听见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这种不朽的精神穿越千年,激励着后人,感染着后人,作为新时代的你们,应该怎么做?(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民族历史)
2.今天我们学的《从军行》一诗亦是这样,它既是那个时代边塞诗的主旋律,穿越千年,它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从军行
青海长云雪山
孤城玉门关 环境恶劣生活辛苦
黄沙百战穿 战争漫长战争频繁
不破楼兰终不还 铮铮誓言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那么我们一直在开展的古诗教学到了高年段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我想,不仅仅要坚持一如既往的看注释,想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外,更要让孩子也如阅读其他文章一样,学会抓词,抓句,体会文章情感。 
因此,在这节古诗教学课中,我旨在通过“暗”、“孤”体会写景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对“暗”字的理解,初读诗句的孩子们想到的一定是浓云遮住的阳光。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让雪山暗了下来,同时,环境的凄凉更应衬托出将士思乡心切。大漠荒凉的环境,远离亲人的孤寂,戍边生活极为艰苦。但凄苦的戍边生活却吓不倒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穿金甲,终不还”就是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写照。
而“穿金甲”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其中“穿”和“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学生学诗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古诗大意。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些问题提问时,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问题的要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