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轴对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在系统研究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通过对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轴对称的性质是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对称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展示,使学生经历抽象概括过程,理解轴对称的实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审美观,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节课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我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定为本节的重点;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定为本节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两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法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概念的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学的牢.所以本节课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和剪纸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采用体验、研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向各位评委介绍本节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步骤:
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四组图片,从古代建筑到生活中的各种对称,并伴随古筝乐曲《渔舟唱晚》将同学们代入本课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后设疑:这些美丽的图片来自生活,细心观察后,你能发现这些不同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生会直观的回答:左右对称的)
设计说明:将生活中的对称图片展示出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这时教师导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对称让我们感到了自然的美与和谐,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索对称的奥秘。(出示课题12.1.1轴对称)。
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教师单独出示一个轴对称图形,以蝴蝶为例,展示蝴蝶翻折的过程,并让学生细心观察这个动画过程,然后教师设疑: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运动过程吗?
设计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实质,通过观察,描述,形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对概念加以引导纠正,最后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重点强调: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折叠后完全重合,对称轴是直线。直线两旁指一个图形的两部分。为了及时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我出示一组易判断错误的图案加以辨别。使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存在对称轴,折叠后使对称轴两侧重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对称轴,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下列轴对称图形各有多少条对称轴。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只一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是竖直的,可能水平或倾斜。
接下来我教学本节第二个知识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不难发现,两边的图形形状大小一样,并猜想沿线翻折后重合)。
然后教师单独出示两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以枫叶为例,动画演示翻折过程。学生描述它的运动过程,教师设疑:同样是翻折和前面有什么不同?从而揭示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教师重点强调是两个图形折叠后重合,重合的点是对称点。
接下来,我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做了及时巩固,设计了以下问题(演示课件)通过第一幅图中两个F不是轴对称再次清晰两图形成轴对称概念。接下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内容:插播动画,如动画所示,折一折,画一画,这个操作学生既得到了一个轴对称图形,展开后又得到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为下面小组讨论做了铺垫。(小组讨论)
设计说明:采用组学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变学习方式,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
为了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我以“囍”字为例演示动画来配合讲解轴对称图形与两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和区别。
巩固练习分两个层次
我设计了基本练习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用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第二个问题用来复习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第三个问题目的在于灵活掌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深化提高两个问题,其中推理游戏实质是镜面对称,属于左右对称。车牌的倒影实质是湖面对称,属于上下对称。来完成本节的梯度练习。
总之,练习题的设计我主要从知识性与趣味性及中考方面考虑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想象空间。
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畅谈收获,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轴对称变换只是初中几何变换中的一种,是全等变换。
作业布置
作业的设计上第一题我把轴对称与全等知识结合起来,既复习了旧知,又使新知得到了应用。第二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
最后,欣赏几幅轴对称画面后(伴着古筝乐曲)全课结束》。(这样前后照应,再次感受轴对称,学生心中豁然开朗)。
五、教学评价
回顾本节内容,我觉得本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展示丰富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
2.体现了新课标要求,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图案设计等方式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能够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先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概念。然后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4.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的实质,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感知了学习的过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感觉显著。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