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宋书》对此的解释原理是什么?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公元5世纪,南朝史学家沈约在《宋书》中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提示:水循环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区域认知
通过内流区和外流区水循环的对比,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综合思维
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3.人地协调观
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水的习惯。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一、水的行星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地球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
液态
固态
气态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 态、气态
水体类型
海洋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陆地水
水量: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类型
地表水
冰川
--地球淡水的主体(占淡水量2/3)
河水、湖泊水、沼泽
地下水
大气水:以水汽的形态存在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多为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利用。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
作用力
类型
自然界的水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
水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
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
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地下径流 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地下交通线路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
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人工降雨
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以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二、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三、塑造地表形态
四、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四、洪涝灾害防治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
害。
雨涝灾害: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洪涝灾害的防治
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水天气、水情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提高强降水天气预报的准确,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防御洪涝灾害,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完排涝设施。
非工程设施:加强洪范区的建设管制、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典题训练】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C.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D.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2.下列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
B.大规模开采浅层和深层地下水
C.进行雨污分流,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D.加强屋顶和墙壁绿化,提高城市地下水位
B
C
【解析】第1题,图中①是水蒸气指向地表径流的,应表示大气遇冷后形成的降水;②是地表径流指向地下径流的,应表示下渗;③是河川、海洋指向水蒸汽,应表示蒸发;④是城市用水指向污水处理厂,应表示城市活动产生的污水。第2题,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即过度使用河流水,加剧地表水资源消耗,不利于河川径流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埋藏深,补给难度大,大规模开采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加剧地下水资源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进行雨污分流,即污水处理雨水利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加强屋顶和墙壁绿化,可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但层顶和墙壁绿化会截留更多的雨水,不利于雨水下渗,对提高城市地下水位不利。
陆地内循环
大陆上空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大陆地面
大陆地面
大陆上空
海洋表面
海洋表面
海洋上空
海洋上空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快排”模式与海绵城市模式对比。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A.下渗、蒸发、降水 B.降水、下渗、蒸发
C.蒸发、降水、下渗 D.降水、蒸发、下渗
2.与传统“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 )
A.地表径流量增加 B.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C.地表下渗量减少 D.蒸发量明显减弱
3.下列方式中促进丙环节能力增强的有效措施有( )
①铺设透水路面 ②建设绿色楼顶 ③家装集水器 ④修建下沉式绿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B
C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降水;乙箭头向上,为蒸发;丙箭头向下,为下渗。第2题,地表径流量由传统“快排”模式的>80%,到海绵城市的<40%,表明地表径流量减少了。海绵城市比传统“快排”模式增加了集蓄利用,使得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据图可知,与传统“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地表下渗量增多。由于海绵城市增加了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使得地表的含水量增多,蒸发量也会增多。第3题,根据前面分析已知丙环节为下渗。铺设透水路面,可以增加水的下渗,故①正确,建设绿色楼顶对下渗没有影响,故②错误。家装集水器,雨水被收集起来,会使下渗的雨水减少,故③错误。修建下沉式绿地,增强涵养水源能力,从而增加下渗量,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④。
某地理研学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做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据此完成4、5题。
4.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
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 ②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
③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 ④换成更大的托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B
【解析】第4题,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第5题,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①③正确。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水量。②④错误。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下图为某城市设计的雨水花园,读图完成6、7题。
6.雨水花园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最小的是( )
A.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地表径流
7.下列关于雨水花园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核心功能是提供园林观赏
②种植土层和砂层颗粒物较小,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强
③树皮覆盖层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④与合肥相比乌鲁木齐更适宜大力推广雨水花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B
【解析】第6题,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植被较多、地势较低,利于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同时增加蒸发量。水汽输送是通过由海吹向陆地的风实现,雨水花园对其影响最小。第7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①错误。种植土层和砂层颗粒物较小,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强,②正确。树皮覆盖层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③正确。与合肥相比,乌鲁木齐降水少,不适合大力推广雨水花园,④错误。
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拿破伦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