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说课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材只注重知识的传受和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本节课刚好体验了这一点, “轴对称”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形成,采用实验发现为主,直观演示法、设问诱导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动手操作、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3.教学手段 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分析(配课件)
1、观图激趣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教材中的导图和p58页中图13.1.1,欣赏现实中轴对称图形. 观察特征(每一个图形的两部分是不是相同?),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出示课题:“轴对称(一)”。
设计目的: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 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对学 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先学:阅读课本P 58~60 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什么是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
1)、如图所示,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找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在各图上画出其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观察两幅图片,议一议: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4、教师点拨: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沿一条折叠能够完全重合。2、轴对称是二个图形沿一条折叠能够完全重合。
5、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困惑?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6、综合练习 发展思维
6、课堂达标训练
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三.选择。
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 圆 D、半圆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