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专题六 第21课中国唯一连续当选一至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发展
完善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 良好开端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 决议解读历史①中共“八大”召开的国内背景是什么?
②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读历史
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第一,必须有法可依。这就促使我们要赶快把国家尚不完备的几种重要的法规制定出来……第二,有法必依。凡已有明文规定的,必须确切地执行,依照规定办事;……今后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法律的人,不管他现在地位多高,过去功劳多大,必须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董必武在“八大”上的发言
健全国家法制
怎样选举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讲了办法。 中央不提名单,由个人自己提,想提什么人就提什么人,然后中央集合起来,由政治局协商制定一个预选名单,然后再发下去,各代表团进行预选,然后再由政治局集合起来,制定一个大会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解读历史 发扬党内民主内 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重申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健全了民主法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解读历史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发展的原因1.根本原因:阶级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升级。
2.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
3.林彪、江青等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4.紧张的国际形势。
5.个人专断,个人崇拜严重,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被削弱、破坏。感受体验“疯狂”的岁月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1、青年红卫兵运动对公民的人身基本权利的肆意践踏。 2、工人造反派的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遭空前的践踏和破坏,给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4、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合作讨论文化大革命
性质:
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教训:
1、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3、正确处理领袖、阶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扬民主,以法治国。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10——12.15) 解读历史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解读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1、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停止“阶级斗争”,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健全民主和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
(12.18——12.22)
解读历史思想路线的转折政治路线的转折健全民主和法制组织路线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4、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发展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感受体验让我们说一说知道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今日说法 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解读历史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0.8 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解读历史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1982 .11解读历史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1997 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解读历史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1999.3 正式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法制→法治)解读历史1980年政治局扩大会议邓
的讲话要解决党和国家权
力过分集中提出初步构想。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会议
修订宪法,奠定基础。1999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把
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情景吴邦国委员长投票——法律是这样通过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建立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
3、1998年,九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和民主意识。
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意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7年——197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陷于停顿。
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 完善,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打下合作基础。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代表大会代替人民政协,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
1957年——1976年,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内蒙古大草原新疆风情广西风光宁夏——西夏王陵雪域高原——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西藏
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几部重要法律文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明确规定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入新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的实现。
意义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二、重大挫折~文革“十年”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发展完善~依法治国课堂小结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C、修改宪法的机关 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3、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和政协工作陷于瘫痪是在
A、巩固新政权时期 B、过渡时期
C、“文革”时期 D、“文革”后 Bc A A
5、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一党专政 B、各党派轮流执政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6、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民主集中 B、政治协商
C、长期共存 D、互相监督
7、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民主党派组织
B、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
C、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C BD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
假如她采访你,你怎样回答?史海探究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史海探究“文化大革命”给全党、全国和名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大家的讨论写一篇小论文。课堂延伸①谈谈从“文革”中你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
②谈谈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你准备为此做出哪些努力?再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