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5课郎中 孙国平共产党人被砍头1927年3月起,一年左右时间杀害共产党员革命群众-----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几近当时党员总数一半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目的:挽救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1.背景起义代总指挥—贺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刘伯承 2.经过3.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创建人民军队;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下受挫南昌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
(1)主要内容: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意义:
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2.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赣
江文家市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井冈山长沙长沙修水铜鼓安源毛泽东三湾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进攻长沙受挫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文家市决策 1927.10---1928.4 井冈山会师巩固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经济建设游击战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创建井冈山八角楼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思想形成党的领导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
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2)成功实践: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革命武装十万人;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游击战术:敌退我追
敌疲我打
敌驻我扰
敌进我退。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 瑞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小结城市革命创新三、红军长征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左”倾错误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余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 长征的开始乌江江长赤水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甘肃毛尔盖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1934.10.遵义1935.1.遵义会议旧址3.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内容:
军事方面:纠正 肯定
组织方面:选举 取消
(2)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长征的胜利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4.长征的胜利陕北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 过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传播火种保存了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 ——保存精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的意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爬雪山“掉队的人”往往是掩埋在雪下的尸体。由于海拔太高,水已无法烧开,火柴也很难划着。找不到柴火,看不见村庄,看不见人烟。
……
丁甘如说:爬到山顶后,下达的命令是:“坐下来往下滑。”他们照办了,但有些同志掉下山去,再也见不着了。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当时年轻的工农红军是在极度险恶的困苦中斩关夺隘,绝处求生的。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峡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资匮乏,生命禁区;同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等等。四路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高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
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精彩一瞬。
长征是民族先锋队的远征
长征是地球永恒的红飘带什么是长征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勇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团结一心、大力协作、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
敢闯新路、大胆探索、善思变革的开拓创新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回顾长征,其实是在与历史对话、与无数英烈的灵魂对话。
什么是信念,应该坚定怎样的信念,并为之艰苦奋斗?
什么是英雄,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英雄,为什么事业奋斗才是英雄?
人生价值是什么,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怎样奋斗最幸福?
所有社会的集体的人生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在长征的壮举和精神中获得答案,得到启示。 江泽民说: “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课内检测:
1.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新认识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答案(B)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动员群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
B.开展地下斗争,保存革命力量
C.纠正党内“左”、右倾错误
D.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D)
3.毛泽东领导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答案(C)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是
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B) 5.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工人罢工 ④根据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A.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
B.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D.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
答案(D)7.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C)8.中共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作用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C) 9.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是指
A.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最高领导权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
答案(D) 11.1936年10月,经过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西康甘孜
B.陕北延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
答案(D)井冈山革命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