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和感情。
2.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读懂古诗,体会诗中所抒发的喜悦之情。
3.借助课外链接,感受诗人的伟大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
教学重点:
围绕单元训练重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借助课外资料,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老朋友,出示杜甫图,你了解杜甫吗?(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师补充PPT1)
2.板书课题,齐读,释义(PPT2)
分别解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然后加上主语(杜甫)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
二、初读诗歌,感知其韵
挑战任务一:我能读好这首诗
怎样读好这首诗,试着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根据生1的朗读指导字音,出示注音全诗。
强调:衣裳 妻子 读音、字义,补充涕泪 青春
3.指名读(读准字音)
4.齐读(读出节奏)
5.男女生读(读出韵味)
过渡:读着读着,我们好像读出了某种感情,诗人的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诗中哪个词表达了这种感情?(板书:喜)“喜欲狂”指高兴地要发狂,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欣喜若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人都有哪些“喜欲狂”的表现?他都做了什么?
三、细读诗歌,感悟其“喜”
挑战任务二:我能读懂这首诗
默读古诗,圈画出每句诗中表现诗人“喜”的关键词,在旁边简单批注。
1.学生自学。
2.引导学生逐句反馈:
(1)第一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关键词:涕泪 忽传 初闻 (板书:涕泪)
小结出示:喜极而泣
(2)第二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关键词:漫卷 愁何在 (板书:漫卷)
小结出示:欣喜若狂 (指导朗读:读出狂)
(3)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关键词:放歌 纵酒 (板书:放歌纵酒)
小结出示:喜不自胜(指导朗读:白日放歌须纵酒)
过渡:听到失地收复,诗人心情无比愉悦,为什么此时想回到家乡?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杜甫一生的一场战争:安史之乱
师:动乱的年代,流离的生活,诗人多么怀念家乡的安宁和温暖啊!所以急切地想归乡,急到什么程度?
(4)第4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关键词:即 便(板书:即 便)
出示:地图,感受诗人的归心似箭,小结出示:想象之喜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
3.看板书,小结
诗中句句有“喜”,从刚听到消息时的喜极而泣,到欣喜若狂,到喜不自胜的开怀畅饮,再到归心似箭的想象之喜,虽然都在写“喜”,我们却不觉重复,为什么?
小结板书:动作 神态 心理
过渡:诗人为什么如此激动、喜悦?
4.出示链接《春望》
(1)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找关键字:泪
(2)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对比:
小结:诗人的喜和忧都与( )有关。他只是为自己而喜吗?(板书:家国情怀)
出示:生平第一首快诗
5.配乐诵读:读出诗人喷薄而出的“喜”和压抑已久的“痛”
四、拓展延伸,走近杜甫
过渡:回家的路线已规划好,家乡已伸手可及,那么诗人杜甫回到洛阳了吗?他从此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了吗?
1.出示杜甫晚年的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56岁)
2.出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子
从诗句当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悲苦,杜甫晚年仍然在漂泊。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心怀天下百姓,以一颗悲悯爱国之心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还依然惦记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遮雨。就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以说,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愿我们能在诗人的诗中读出悲悯、读出情怀、读出诗人内心的喜和忧。
3.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课后作业,巩固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并搜集杜甫的其它诗作读一读。
2.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描写。(字数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家国情怀
涕泪 神态
漫卷 动作
喜 放歌 纵酒 痛
即 便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