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他山之石, ▲ 。(《诗经》)
(2)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3) ▲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4) ▲ ,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枝间新绿一重重,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6)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7)有些诗人善于借动物来写景抒情。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把春天的快乐写到纸上;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 ▲ ”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 ▲ ”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8)春晚舞台上一首《当你老了》引起了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珍惜亲情、爱情的深深共鸣。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一主题的相连的两句。 ▲ ,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上piāo 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流 tǎng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 (斗争、奋发、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炊烟 ▲ 弹琴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piāo ▲ 荡 流 ▲ tǎng
(3)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趴着)
B.我们看时,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缓慢)
C.台湾歌曲《高山青》在大陆曾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很风行)
D.四周有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灿烂多彩)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也门撤侨是中国外交在关键时刻的考验中交出的亮丽答卷。
B.2015博鳌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C.期盼已久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近日正式露出“庐山真面目”。
D.近来盐城有关部门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邀请公众旅游 “随手拍”。
5.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2015年4月,发改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②“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③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
④“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⑤“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②⑤①④
6.名著阅读。(6分)
⑴填空。(2分)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选自《繁星·春水》)
这首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和 ▲ 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是
▲ (作者)小诗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⑵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黑衣侠盗交叉着双臂,站在木筏上一动不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最后再看一眼”,那给了他欢乐又带来苦闷的地方,并希望“她”此刻能看见他在白浪滔天的大海上,直面险恶和死亡,毫无惧色,一脸冷笑,从容赴死。他稍稍动用了一点想象力,就把杰克逊岛移到了一眼望不到的地方,因此他“最后再看一眼”那个镇子时,虽然有些伤感,却也不乏慰藉。另外两个海盗也在和故乡惜别。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谁?“黑衣侠盗”是谁?这段文字表现了“黑衣侠盗”怎样的性格?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家书指家庭成员写的书信,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是平安信。在电报普及之前,家书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材料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胜利70周年。在清明前夕,央视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找寻并请出抗日英烈的家人重读家书,让人感受到家书中的铁骨柔情和舍身报国的民族气节,并以此缅怀70年前在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捐躯的英烈们。
材料三:下面是抗战期间戴安澜将军和左权将军写给妻子的信: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合固守东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安 澜
志兰:
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左权将军的女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我在一块,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摆出来一一的望着。
左 权
材料四:当下竟还有一些质疑革命先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迹的奇谈怪论,有人说邱少云的事迹是违背生理学常识,黄继光堵枪眼是编造出来的事件,董存瑞炸碉堡也被拿来调侃……对此现象主流媒体纷纷给予严厉批评。
(1)请根据材料二拟写一句话新闻。(2分)
▲
(2)战争硝烟早已散去,但抗日英烈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这些家书,是一笔永远不能忘却的精神财富。有网友看节目后心潮澎湃,拟写了一副对联。现给出上联,请依据前三则材料补全下联。(3分)
听英雄遗言,报国义无反顾,字字悲壮
▲
(3)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同学随便拿革命先烈开玩笑,你将怎么制止并劝说他?(3分)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释①糁:散落。②雉:野鸡 ③凫:野鸭 ④本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8.发挥想象,描述“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3分)
▲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节选)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腰白玉之环 ▲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3)孰能无惑 ▲ (4)而耻学于师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言文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一个词中两个字的词义相同),如“假借”、“叩问”、“清洌”、“修狭”等词都是同义复词。
B.对“其下圣人也 / 亦远矣”一句划分的节奏停顿是恰当的。
C.甲文中“非……则……”是固定句式,意思是“不是……而是……”。
D.甲文中“以中有足乐者”和“以衾拥覆”中的两个“以”字的意思相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13.甲、乙两文都是写给青年后生的,两文都运用了 ▲ 写法,甲文主要是勉励马生
▲ ,乙文主要论述了 ▲ 。(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淮剧——乡野小花,常开不败
①2009年4月7日下午,上海淮剧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次赴美开展文化交流,载誉而归。在美期间,淮剧团进行了四场演出,观众场场爆满。演职员的精湛表演,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倾倒了全场的美国观众。至此,淮剧,这朵生长在乡野的“小花”走出了国门。
②淮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你对淮剧了解多少呢?
③淮剧原称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剧种。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④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至上个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30年代末期,淮剧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淮剧曲调趋向成熟。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派生出的各种曲调共一百多个,基本为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
⑤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博采众长,他们还经常到建湖,学习淮剧故乡语言,体验生活。
⑥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淮剧,这朵萌发在建湖土壤中的艺术之花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⑦今天,在上海有“上海淮剧团”,在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有位于盐城的“江苏省淮剧团”和位于泰州的“泰州市淮剧团”,无论哪个剧团的工作者都为淮剧的振兴繁荣而努力着,也纷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泰州淮剧团的《鸡毛蒜皮》曾在文化部戏曲调演评比中获九项大奖,上海淮剧团演出的《金龙与蜉蝣》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表现视角,富有震撼力的音乐以及具有哲学深度的艺术内涵,将淮剧的表现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⑧淮剧这朵出生于乡野的“小花”,将常开不败,永远芬芳。
14.文章开头第一小节有何作用?(3分)
▲
15.(1)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淮剧的形成发展、 、 、 等几个方面介绍淮剧的。(3分)
(2)淮剧语言以建湖方言为基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
16.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
17.第④段“基本为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9分)
窗中戏剧
(德)伊尔泽·爱辛格尔
①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
②女人站住了。
③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④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她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
⑤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
⑥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中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⑦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
⑧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车周围已经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
⑨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
⑩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上披着一个床单。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
(选自《读者》2013年第23期)
18.“窗中戏剧”,女人对面的窗中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戏剧?(4分)
▲
19.文中女人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写出女人心理的变化过程。(3分)
好奇→ ▲ → ▲ → ▲ →惊讶
2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
▲
21.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个老人,有人认为是女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5分)
▲
22.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和我们所学过的泰格特的小说《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它们有何特色?(4分)
▲
三、写作。(60分)
23.握手是一种礼节,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有矛盾或争执的双方握手表示和好,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平。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7)有些诗人善于借动物来写景抒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甫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把春天的快乐写到纸上;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8)春晚舞台上一首《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老了》引起了人们对珍惜亲情、爱情的深深共鸣。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一主题的相连的两句。 ▲ ,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建的住房上piāo 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流 tǎng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 (斗争、奋发、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炊烟chuī 弹琴qín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piāo 飘 荡 流 淌 tǎng
(3)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奋斗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2分)
A.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趴着)
B.我们看时,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缓慢)
C.台湾歌曲《高山青》在大陆曾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很风行)
D.四周有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灿烂多彩)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2分)
A.也门撤侨是中国外交在关键时刻的考验中交出的亮丽答卷。
B.2015博鳌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C.期盼已久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近日正式露出“庐山真面目“。
D.近来盐城有关部门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邀请公众旅游 “随手拍”。
5.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C )(2分)
①2015年4月,发改委、外交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②“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③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
④“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⑤“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②⑤①④
6.名著阅读。(6分)
⑴填空。(2分)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选自《繁星·春水》)
这首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和 对童真、自然的期盼 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是 冰心 (作者)小诗中最美的篇章之一。(2分)
⑵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黑衣侠盗交叉着双臂,站在木筏上一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动。他在“最后再看一眼”,那给了他欢乐又带来苦闷的地方,并希望“她”此刻能看见他在白浪滔天的大海上,直面险恶和死亡,毫无惧色,一脸冷笑,从容赴死。他稍稍动用了一点想象力,就把杰克逊岛移到了一眼望不到的地方,因此他“最后再看一眼”那个镇子时,虽然有些伤感,却也不乏慰藉。另外两个海盗也在和故乡惜别。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谁?“黑衣侠盗”是谁?这段文字表现了“黑衣侠盗”怎样的性格?
蓓姬(1分) 汤姆(1分) 追求自由、富于幻想(或不满于沉闷的现实生活)和追求勇敢、正义(2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家书指家庭成员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信,较多的是平安信。在电报普及之前,家书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材料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清明前夕,央视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找寻并请出抗日英烈的家人重读家书,让人感受到家书中的铁骨柔情和舍身报国的民族气节,并以此缅怀70年前在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捐躯的英烈们。
材料三:下面是抗战期间戴安澜将军和左权将军写给妻子的信: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合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安 澜
志兰:
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权将军的女儿)和我在一块,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摆出来一一的望着。
左 权
材料四:当下竟还有一些质疑革命先烈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迹的奇谈怪论,有人说邱少云的事迹是违背生理学常识,黄继光堵枪眼是编造出来的事件,董存瑞炸碉堡也被拿来调侃……对此现象主流媒体纷纷给予严厉批评。
(1)请根据材料二拟写一句话新闻。(2分)
清明前夕,央视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
(2)战争硝烟早已散去,但抗日英烈留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这些家书,是一笔永远不能忘却的精神财富。有网友看节目后心潮澎湃,拟写了一副对联。现给出上联,请依据前三则材料补全下联。(3分)
听英雄遗言,报国义无反顾,字字悲壮
答案示例:观烈士家书,念亲柔肠百转,句句含情
(3)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同学随便拿革命先烈开玩笑,你将怎么制止并劝说他?(3分)
答案示例:**,你不应该这样说。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舍弃自己的家庭。们应该尊重他们,爱戴他们才对,怎能拿他们开玩笑呢?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②傍母眠。
【注释】①糁:散落。 ②雉:野鸡。 ③凫:野鸭。 ④本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8.发挥想象,描述“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3分)
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和(暂得安身)对宁静安定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节选)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腰白玉之环:腰间挂着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赠送,送给
(3)孰能无惑: 疑难,问题 (4)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对…感到可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B )(2分)
A.文言文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一个词中两个字的词义相同),如“假借”、“叩问”、“清洌”、“修狭”等词都是同义复词。
B.对“其下圣人也 / 亦远矣”一句划分的节奏停顿是恰当的。
C.甲文中“非……则……”是固定句式,意思是“不是……而是……”。
D.甲文中“以中有足乐者”和“以衾拥覆”中的两个“以”字的意思相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比我出生早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就跟从他拜他为师。
13.甲、乙两文都是写给青年后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文都运用了 对比 写法,甲文主要是勉励马生 刻苦自励,专心向学;乙文主要论述了向身边的人学习的重要性。(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淮剧——乡野小花,常开不败
①2009年4月7日下午,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淮剧团首次赴美开展文化交流,载誉而归。在美期间,淮剧团进行了四场演出,观众场场爆满。演职员的精湛表演,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倾倒了全场的美国观众。至此,淮剧,这朵生长在乡野的“小花”走出了国门。
②淮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你对淮剧了解多少呢?
③淮剧原称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④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至上个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30年代末期,淮剧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淮剧曲调趋向成熟。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派生出的各种曲调共一百多个,基本为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
⑤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博采众长,他们还经常到建湖,学习淮剧故乡语言,体验生活。
⑥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淮剧,这朵萌发在建湖土壤中的艺术之花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⑦今天,在上海有“上海淮剧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江苏有位于盐城的“江苏省淮剧团”和位于泰州的“泰州市淮剧团”,无论哪个剧团的工作者都为淮剧的振兴繁荣而努力着,也纷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泰州淮剧团的《鸡毛蒜皮》曾在文化部戏曲调演评比中获九项大奖,上海淮剧团演出的《金龙与蜉蝣》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表现视角,富有震撼力的音乐以及具有哲学深度的艺术内涵,将淮剧的表现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⑧淮剧这朵出生于乡野的“小花”,将常开不败,永远芬芳。
14.文章开头一小节有何作用?(3分)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淮剧;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1)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淮剧的形成、发展、曲调、语言、成就等几个方面介绍淮剧的。(3分)
(2)淮剧语言以建湖方言为基调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2分)
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
16.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分类别,将淮剧的曲调分成三大类别分别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淮剧的曲调特点。
17.“其主调的调式调性相近,基本为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句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不能去掉,“基本”说明淮剧的调式调性主要有这三种,可能还有其他种类,去掉表明就只有这一种,用这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9分)
窗中戏剧
(德)伊尔泽·爱辛格尔
①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
②女人站住了。
③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④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里暗自想道。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
⑤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
⑥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⑦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
⑧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车周围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围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
⑨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
⑩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身上披着一个床单。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
(选自《读者》2013年第23期)
18.“窗中戏剧”,女人对面的窗中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戏剧?(4分)
一个孤独的老人在窗中逗一个独自在家的小孩玩,给小孩带来了快乐,而遭到了对面女人的误解。
19.文中女人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写出女人心理的变化过程。(3分)
好奇 → 担心愕然 → 饶有兴味 → 紧张担心 → 惊讶
2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
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
动作、神态描写,形象的写出了老人逗小孩玩时的情态变化,突出了老人的可爱、慈爱和善良。
21.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老人,有人认为是女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5分)
老人。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老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中逗一个孤独的小孩玩,给一个孤独的小孩带来了快乐的事情,表现老人的慈悲的情怀和温情的爱,这也是这篇小说的主题。女人只是故事的见证者。
22.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和我们所学的泰格特的小说《窗》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说它们有何特色?(4分)
小说结尾既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引人思考,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三、写作。(60分)
23.握手是一种礼节,但人与人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有矛盾或争执的双方握手表示和好,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平。
请以“握手”为题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