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图形的全等》1、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平面图形的研究对象是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图形的全等是在学生认识了许多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去思考,在思考、操作实验中向学生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将为以后学习几何证明、图形的相似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知识打好基础,也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平面几何图形在知识、技能和学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迁移作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在此之前,对一些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图形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给学生提供“反省抽象”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学情分析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全等图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全等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 热爱生活的情感。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了解和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及特征。②、能力目标:
能从所给出图形中识别出全等图形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全等图形的 概念及特征。4、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 识别全等图形及通过实 践活动得出全等图形。【教学方法】:情境探究、师生互动
【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分层推进二、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三、教学手段 自主探究,验证寻知总结反思,理性归纳创设情境,质疑探新四、
教学
过程 强化训练,认知升华作业布置,拓展思维 这些是我们熟悉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一)、创设情境,质疑探新自主探究,
验证寻知
做一做演示操作,构造全等图形的概念探究全等图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验证寻知议一议(7)(6)(3)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1)(2)(4)(5)(8)(9)(10)(11)(12) 1、演示操作,构造全等图形的概念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探究全等图形的特征 你能说出生活中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学生可能会举出如下的例子:用复写纸画出的两个图形;同一本书的两页纸等等。) 3、议一议4、做一做(三)、强化训练,认知升华2、你能把下面的这个平行四边形
( 1 ). 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吗?
(三)、强化训练,认知升华(四)、总结反思,理性归纳这节课,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感到最困难的是……我学会了……(五)、作业布置,拓展思维必做题:课本第151页,习题5.5中“知识技能”的第2题和第3题。 选做题:
1、课本第151页,习题5.5中的“问题解决”。
2、用全等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图形的全等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
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
相同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较充分体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在开放、多样、交互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互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精神。六、教学评价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图形的全等》这一节课的一点思考,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最后,我用布鲁克菲尔德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 让学生学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