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8 07: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6)
麒麟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上述两个材料你领悟到什么道理?(1)弱国无外交,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
(2)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二 战 后 世 界 形 势 图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方针:A、另起炉灶C、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国民政府关系——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阵营“另起炉灶”NO政治外交领域:取消领事裁判权等
军事领域:取消外国在华驻军等
经济领域:收回海关主权等
文化领域:停止西方在华新闻、出版等机构的活动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一切特权,再考虑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合作探究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建国一周年与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站稳”脚跟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有所为3、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4、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步入世界舞台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与17国建交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两国,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
义内容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目的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程 ①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始有所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的建议对印度支那的和平起了积极作用。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和平共处的务实外交冷战背景下亚非会议外交实践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时间:1955年 地点:万隆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锡兰代表:(台湾)应当在我们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面对大会中不同意见,周恩来会如何应对?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思考:求同:
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经沦为殖民地、半殖地;
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存异:
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有所差异。 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周恩来亲自登门拜访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阐明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周总理是万隆会议的明星,时常被代表围住索要签名。 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