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考纲要求】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合作学习
一、春秋末年——《诗经》
1、内容:
2、特点
3、地位及影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采薇》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风——各地方民歌民谣
雅——正统宫廷乐曲
颂——宗庙祭祀的颂歌西周-春秋中期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内容古朴;现实主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
D. 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统治秩序,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D 2、战国——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1)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3)特点: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 ——《离骚》《离骚》全诗373行,2490字。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是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出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表现诗人对祖国的忠贞和对理想的追求。
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鲁迅评价:“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世界各国为他举行纪念活动。
屈原祠,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2、(2012·湛江)就说明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依据最有说服力
A.在《诗经》里查找
B.古籍的记载
C.屈原的作品
D.学者的解释
B 探究一:《诗经》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和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平民也通过歌谣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楚辞则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出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表现诗人对祖国的忠贞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些反映了当时作者在什么样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创作?
《凤求凰》思考讨论:一曲《凤求凰》讲述了司马相如感人的爱情故事,而他的文笔同样精彩。请列举他的一些作品,并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及文学特点?三、汉朝——赋1、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及作品: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 《二京赋》
3、(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四、唐朝——诗歌1、简介:
2、著名诗人: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1)初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边塞诗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特点:主要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军旅 生活的英武豪放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燕歌行
高适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特点:主要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山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最能代表盛唐开明的句子: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4.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诗句之最(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 “三别”。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浪漫主义——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杜甫:现实主义——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讽喻诗:针砭时弊 暗讽时事云鬃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窗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3)中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4)晚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杜牧、李商隐四、唐朝——诗歌陈子昂王勃 高适 岑参孟浩然 王维李白杜甫(边塞诗人)(山水诗人)(诗仙)(诗圣)白居易1、简介:
2、著名诗人: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 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5、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位文学家是
A.韩愈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命,愿得天下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 B.?杜甫 C. 白居易 D. 王昌龄ACC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探究二: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其原因是什么?
(1)政治:
(2)经济:
(3)文化: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②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五、宋朝——词1、起源: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一种音乐化和格律化了的杂言体诗歌。2、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3、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柳永(北)李清照(两宋之交) 豪放派:苏轼(北)辛弃疾(南)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苏轼——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有人说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是“爱国、忧国、悲愤”。根据下列疆域图说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7、(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D。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北宋虽统一,但疆域较小;南宋疆域更小,与唐代相比,相形见绌,宋人内心抱有遗憾。所以宋人慨叹国耻国难的作品差不多跟宋王朝同时出现。
宋代的重文轻武使其对辽、西夏和金的侵扰显得软弱无力,只好采取给“岁币”甚至“南宋皇帝向金称臣”的办法来换取苟安。宋词里所表现的爱国忧国的情绪越来越沉痛、激切。特别是靖康之变后,悲愤的声音几乎成为南宋一百五十年文学的基调。六、元曲:1、发展阶段及特点:兴起:宋代繁荣:元代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3、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散曲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被誉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特点:压抑愁闷社会背景:①元朝,少数民族
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用以抒发愁闷情怀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
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探究三:请你根据材料分析词曲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的原因?
广大佃农,……但依然遭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醋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宋朝建国后不久,太宗时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近三百年间,不能忍受黑暗统治的农民群众,不断地举行武装起义,以反抗宋朝的统治。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主编 南宋疆域图社会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清明上河图交子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南宋城市工商业群体的发展,既表现为规模上的显著扩大,……以临安为例,到南宋中期,城内外共有414个工商业行作。按照时人周密《癸辛杂识》中的说法,每个行作有数十户至百余户不等。若以百户计算,则全城仅纳入行作组织的工商业经营者就超过了4万户。商业性文化娱乐业的兴盛是南宋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当时几乎所有城市都有不同规模的商业娱乐场所和各种酒楼歌馆,由此集聚了一定数量的商业性文化演艺人员。他们有的在瓦子、勾栏之类综合性演艺中心进行表演。如临安城内仅较具规模的瓦子就有20多处, ……甚至在部分繁华市镇,此类演艺活动也十分活跃。
——陈国灿 《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1)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通俗化)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①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 《搜神记》②唐朝——传奇(短篇小说)——《柳毅传》③宋代——话本——(新阶段、奠基)④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文人对社会不满,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③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3、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七、明清——小说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十日谈》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 反封建、世俗化、人文精神探究4比较明清时期小说与文艺复兴时期小说8、(2010·山东济南一模)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逐渐通俗化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解析:B。唐诗大都讲究格律,宋词和杂剧以及小说则属于通俗文学,故B项正确。9、(2009南京质检)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 ②唐诗 ③宋词 ④元曲 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C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果,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⑴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⑶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⑷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
⑸前代基础: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及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进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唐朝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宋朝以来,随着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育,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荣。 历史朝代歌 (山寨版《菊花台》)
你的课堂,历史中流淌;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周朝太长,一分成了双;春秋在竹简上,战国忙打仗。秦灭六国,长城曾辉煌;就因为那暴政,二世而亡。汉在远方,西元前后伤;随风飘散,新的模样。(新:王莽新朝) 三国残,两晋殇,胡人模样已泛黄;北方人断肠,天苍苍,野茫茫。吴晋偏,宋齐梁,陈的江山被剪断;六朝胭脂粉,在何处成双。 隋朝太短,唐落了灿烂,凋谢的丝道上,五代不堪。宋朝渡江,南北拆两半,怕辽金上了岸,江山在摇晃。元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明朝的戎装,呼啸沧桑。清军入关,天朝轻声叹;一声巨响,如此难堪。 历史书,满是殇,你的容颜已泛黄;读书人断肠,伤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断;徒留我孤单,落下泪两行。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