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8 08: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本文体裁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 。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 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 想倾向.
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真实性
形象性
抒情性列举数据
叙述事实对比
拟人
排比
比喻直接抒情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资料简介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
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它位于塔里
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
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
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
为200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五十年代
罗布泊仅为450平方公里。1972年罗
布泊完全干涸。①萧瑟 ② 和煦 ③干涸 ④吞噬 ⑤裸露 ⑥戈壁滩 ⑦庇护所 ⑧ 近在咫尺正音:sèxùhéshìluǒgēbìzhǐ张骞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沧海桑田xiāo sè形容冷落、凄凉。xùhéshìluǒ lù温暖。(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吞食;并吞。没有东西遮盖。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zhāngqiān读一读,写一写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3、什么时候消逝的?
4、为什么会消逝?
5、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6、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昔日罗布泊 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环境怡人 生命绿洲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小鸟儿翻飞
林边牧歌水乡水如明镜水波荡漾鸟栖天堂《汉书·西域传》中的—— “绿色长廊”、丝绸之路
张骞眼中的遍地的绿色、金黄的麦浪斯文·赫定《亚洲腹地 探险八年》:
罗布泊使我惊讶,
罗布泊像座仙湖,
水面像镜子……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
河流清澈热闹繁华
万顷绿地
金黄麦浪河水丰盈
碧波荡漾
胡杨丛生像座仙湖罗布泊的“泊”字张骞《汉书西域传》《西域水道记》 斯文·赫定
《亚洲腹地探险8年》过去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现在的罗布泊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
夏季气温高达70℃,
天空不见一只鸟,
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过。盐碱之痛余辉中的昔日河床凝固的生命永恒的眺望 静 默 的 抗 议现在沙化扩张戈壁滩无草、无溪
无飞鸟令人恐怖干涸 作者
亲眼所见胡杨林为证真实性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3、什么时候消逝的?
(第9自然段)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重点研读(学生齐读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4、为什么会消逝?
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的两次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四盲)
人口激增带来水的需求量的增加。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的意思是没有计划地、毫无组织地进行,这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强调突出了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表达了作者的遗憾、谴责之情。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吸取的教训: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罗布泊
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 南方网讯 恢复罗布泊水乡泽国风貌曾唤起许多人美妙的想象,但中科院罗布泊科考队的专家认为:罗布泊已无可能恢复原貌!
最近50年,人类在罗布泊各水源河流域内进行大规模农垦,仅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就由1949年的35万公顷,扩大到1994年的77万多公顷,为灌溉这些耕地所修建的各种渠道总长度达1088公里,在塔里木河干、支流修建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206座,以致水库以下几乎全部断流。而罗布泊的第二大水源河孔雀河自1958年建成普惠大坝,从此就基本终止了向下游的输水。其余各水源河也都具有相同的命运,因此,恢复罗布泊已经基本没有可能。 而且,由于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为17.4毫米,年蒸发最高达2902毫米,且罗布泊属浅碟形湖盆,即便是恢复了湖水面积,在如此大的蒸发量下,也很难维持。 拓 展 延 伸
此处是罗布泊湖心,
碑前刻着:
永远的罗布泊
碑后刻着:
愿罗布泊现象永不发生。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个悲剧,一针见血的指出“人”在不断地制造悲剧,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生态破坏者的盲目和愚昧。青海湖月牙泉积极行动起来,呵护绿色家园! 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展现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由此写到________、_______的颓势,
水到渠成地发出_________的强烈呼吁。今日罗布泊的荒凉景象历史上罗布泊的美丽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今日罗布泊的荒凉青海湖 月牙泉   环保全文思路:全文结构
今日神秘——昔日美丽——消失原因——今日荒凉——悲剧重演脉络梳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曾经的罗布泊: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今日罗布泊①神秘的沙漠②消亡的原因③今日的荒漠今日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列数字)今日月牙泉: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科考失败
生命禁地河流改道
四盲(列数字)胡杨林大面积死亡
巨大的黄色沙地呼吁:拯救生态环境对比→←1—3节4—8节9—14节15—25节26—28节*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意识? 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同时,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例如:
表达了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的句子: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例如: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的句子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三个“救救”构成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拓展延伸(一): (1)如果你是这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你的子孙后代或伴随你成长的罗布泊诉说些什么呢?
(2)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罗布泊世纪老人热合曼照片 请拟一条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例如:1. 保护环境——人类共同的责任。
2.珍惜资源,爱护地球。
3.也许,你明天看见的最后一滴水,
就是你的眼泪。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