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华东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本章复习与测试
关于有理数的竞赛讲解
文档属性
名称
关于有理数的竞赛讲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1-28 19:22:00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有理数的有关知识
1、 一、知识要点
1、绝对值
x的绝对值的意义如下:=
是一个非负数,当且仅当x=0时,=0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数对应的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由此可得: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2、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3、相反数
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等于0。
1、 二、例题精讲
例1 化简
分析:由2x+1=0、x-3=0、x-6=0求出零点,然后用零点分段法将绝对值去掉,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
解:由2x+1=0、x-3=0、x-6=0 分别求得:x= -1/2, x=3, x=6
当时,原式= -(2x+1)+(x-3) - (x-6)= -2x+2
当时,原式= (2x+1)+(x-3) - (x-6)= 2x+4
当时,原式= (2x+1)-(x-3) - (x-6)= 10
当x≥6时,原式= (2x+1)-(x-3) + (x-6)= 2x-2
∴原式=
评注:用零点分段法,通过零点分段将绝对值去掉,从而化简式子,解决问题是解决含绝对值问题的基本方法。
例2 已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六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分析:先解不等式,求出x的范围,然后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解不等式得:
的几何意义是x到1的距离与x到-3的距离的差,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x≤-3时这差取得最大值4,因,则当时这差取得最小值.
评注:1、本题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解题。
2、本题求得x的范围后,也可用零点分段法将化简,然后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x≤-3时取得最大值4,当时取得最小值
例3 解方程
(第六届华杯赛决赛初一试题)
分析:两个非负数的和是0,这两个非负数必须都是0。
解:由原方程得
由(1)得:
从而 x=x-3.1415926或x=3.1415926-x,所以x=1.5707963
由(2)得:
从而
所以 y=或 y=
于是,原方程的解是
评注:两个非负数的和是0,这两个非负数必须都是0是解题中常用的一个结论。本题中,求中的x值也可以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解,表示x到原点与到3.1415926的距离相等,因而x是原点与点3.1415926连结线段的中点,即x=1.5707963
例4 有理数均不为0,且设试求代数式2000之值。(第11届希望杯培训题)
分析:要求代数式2000的值,必须求出x的值。根据 x的特征和已知条件,分析a与b+c,b与a+c,c与a+b的关系,从而求出x的值。
解:由均不为0,知均不为0.
∵ ∴
即
又中不能全同号,故必一正二负或一负二正.
所以中必有两个同号,即其值为两个+1,一个-1或两个-1,一个+1.
∴ ∴
因此,
例5已知a、b、c为实数,且
求的值。(第8届希望杯试题)
分析:直接对已知条件式进行处理有点困难,根据已知条件式的结构特征,可以将它们两边取倒数。
解:由已知条件可知a≠0,b≠0,c≠0,对已知三式取倒数得:
三式相加除以2得:
因为,所以=
例6 求方程的实数解的个数。(1991年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分析:1可以化成:,于是
由绝对值的性质:若ab≤0,则可得(x-2) (x-3)≤0
从而求得x
解:原方程可化为:
则 (x-2) (x-3)≤0,所以,所以2≤x≤3
因此原方程有无数多个解。
评注:本题很巧妙地将“1”代换成,然后可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来解题。在解数学竞赛题时,常常要用到“1”的代换。
例7 求关于x的方程的所有解的和。
解:由原方程得 ,∴
∵0
从而,x1=3+a, x2=3-a, x3=1+a, x4=1-a
∴x1+x2+x3+x4=8,即原方程所有解的和为8
例8 已知:。
分析:直接求值有困难,但我们发现将已知式和待求式倒过来能产生,通过将整体处理来求值。
解:∵
即
而
∴
评注:本题通过将整体处理来解决问题,整体处理思想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
例9 解方程组 (1984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观察得,x=y=z=0为方程组的一组解。当xyz≠0时,将原方程组各方程两边取倒数得:
(1)+(2)+(3)得:
∴
∴ ∴x=y=z=1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评注:本题在对方程组中的方程两边取倒数时,不能忘了x=y=z=0这组解。否则就会产生漏解。
1、 三、巩固练习
选择题
1、若( )
A、1 B、-1 C、1或-1 D、以上都不对
2、方程的解的个数是( ) (第四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A、0 B、1 C、2 D、3 E、多于3个
3、下面有4个命题:
①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正整数和它的相反数相同。
②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同。
③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正整数和它的倒数相同。
④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有理数和它的倒数相同。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4、两个质数的和是49,则这两个质数的倒数和是( )
A、 B、 C、 D、
5、设y=ax15+bx13+cx11-5(a、b、c为常数),已知当x=7时,y=7,则x= -7时,y的值等于( )
A、-7 B、-17 C、17 D、不确定
6、若a、c、d是整数,b是正整数,且满足a+b=c,b+c=d,c+d=a,则a+b+c+d的最大值是( )
A、-1 B、0 C、1 D、-5
填空题
7、设a<0,且x≤=
8、a、b是数轴上两个点,且满足a≤b。点x到a的距离是x到b的距离的2倍,则x=
9、 若互为相反数,则
10、计算:
11、若a是有理数,则的最小值是___.
1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解答题
13、化简:
14、已知
15、若abc≠0,求的所有可能的值
16、X是有理数,求的最小值。
17、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为1,求a+b+x 2-cdx的值。
18、求满足的所有整数对(a,b).
19、若的值恒为常数,求x的取值范围及此常数的值。
20、已知方程有一个负根而没有正根,求a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类离不开数学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2 数轴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2.7 有理数的减法
2.8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9 有理数的乘法
2.10 有理数的除法
2.11 有理数的乘方
2.12 科学记数法
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4 近似数
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3章 整式的加减
3.1 列代数式
3.2 代数式的值
3.3 整式
3.4 整式的加减
第4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
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4.4 平面图形
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4.6 角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