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十六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十六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1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六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材变式·P106学习活动变式】(2023湖南新化期末)炎热夏天,食品极易腐败变质。小明为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实验,对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将澄清的肉汤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
②将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分别插入两个试管,并用脱脂棉封口(装置如图所示)
③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④对两个装置进行灭菌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2.(2023河北高邑期末)人们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时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杀死食品内的细菌
D.杀死食品内的真菌
3.(2023广西梧州二模)下列食品的保存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腊肉 B.果脯 C.罐头 D.咸鱼
4.(2023北京怀柔期末)新鲜水果不易储存,下列水果保存方法和原理不正确的是(  )
A.黄桃罐头——高温灭菌,灭菌后无需密封
B.芒果干——脱水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C.液氮冷冻榴莲——低温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D.杏脯——糖渍增加周围环境浓度,使微生物的细胞失水从而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5.(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先要制“黄衣”,再用“黄衣”制酱。“黄衣”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6.【新独家原创】某同学在社会实践时参观了啤酒厂,回来后绘制了一幅漫画并查阅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啤酒的酿造过程,下列介绍你不认同的是(  )
A.酿酒过程中将麦芽汁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
B.在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酿酒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是二氧化碳
D.为了准确把握好啤酒酿造情况,应该经常打开容器查看
7.(2022北京延庆一模)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正确的是(  )
A.面包——乳酸菌 B.酸奶——酵母菌
C.食醋——醋酸杆菌 D.泡菜——霉菌
8.【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陕西中考B卷)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将牛奶发酵后制成的。下列关于酸奶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时应处于密封条件下
B.牛奶煮沸后立即加入乳酸菌
C.发酵时应提供充足的光照
D.0 ℃以下利于乳酸菌发酵
9.【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四川旌阳模拟)人们常用泡菜坛(图1)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的发酵会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如亚硝化细菌却会导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家庭自制的泡菜中的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泡菜坛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
B.前3天乳酸菌的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上升
C.发酵第3天食用最佳,此时可获取较多乳酸菌
D.由图2曲线可知,发酵第8~10天酸性较强
10.(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科学工作者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出生后的多莉长得(  )
A.像甲羊 B.像乙羊
C.像丙羊 D.都不相像
11.(2023福建漳州一模)科技日报报道:世界首例克隆北极狼在北京诞生。克隆过程如下:将“供体细胞”的某一结构注入一只母犬的去核卵母细胞内,重新构建细胞并发育成胚胎,将胚胎植入比格犬的体内培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供体细胞”来源于北极狼
B.“供体细胞”提供的是细胞核
C.重新构建的细胞是受精卵
D.胚胎在比格犬的子宫内发育
12.(2023湖南长沙中考)园艺师将无害的病毒基因转移到郁金香中,使花色格外艳丽。这运用的技术是(  )
A.杂交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3.(2023北京房山二模)为抵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对番木瓜生产的威胁,科学家将PRSV的部分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中,培育出抗PRSV的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克隆技术
B.PRSV抗性是可遗传的
C.该技术能培育出抗PRSV的品种
D.应用该技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14.(2023湖南常德中考)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克隆技术——培育多莉羊
B.转基因技术——AI(人工智能)
C.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青菜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
15.【新独家原创】如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荧光猪”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
B.“荧光猪”的诞生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C.绿色荧光猪能发出荧光的这一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D.A猪毛色为黑色,B猪毛色为白色,C猪毛色为黑色,则荧光猪的毛色为白色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湖南邵阳中考)(10分)邵阳地区人们过春节时,有用糯米制作甜酒招待客人的习俗,但浸湿的糯米没有用完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延长糯米的保存时间,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 ℃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 ℃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1)制作甜酒过程中,有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的步骤,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步骤,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和制作酸奶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
(2)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    。
(3)通过表中    两组的对照,可知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
(4)由以上实验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    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17.【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北京顺义二模改编)(16分)腌制酸白菜是冬季储存大白菜的方法。腌制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探究“不同浓度食醋对酸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
①称取等量的浓度为7%的盐水、鲜姜和辣椒,制成4份等量的料液;②向料液中加入食醋,使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称取4份等量白菜分别加入不同食醋浓度的等量的料液中;③重复步骤①和步骤②三次;④连续10天,每天监测亚硝酸盐含量,每份测三次数据,然后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腌制酸白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取三次亚硝酸盐含量测得数据的平均值是为了                              。
(3)据图分析,随腌制时间增加,各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当食醋浓度为    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说明食醋能    酸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降低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好    天后再食用酸白菜。
18.(2023河南洛宁期末改编)(14分)当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渗透着我们的科技和生活,分析下列两项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8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取名为“中中”,几天后,克隆猴“华华”也诞生了(如图1所示)。
资料二:其实,早在“中中”和“华华”之前,就有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牛牛”的诞生如图2所示。
(1)“中中”“华华”和“牛牛”的主要培育方法分别是    、    。
(2)融合细胞和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历经了细胞的       过程,最终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进行胚胎发育。
(3)小红阅读资料后做出下列推论,你认为哪项有误     。
A.卵母细胞取自雌猴的卵巢
B.“中中”“华华”和“牛牛”都是有性生殖的后代
C.克隆猴“中中”“华华”长相极为相似
D.“牛牛”能产生含人乳铁蛋白的牛奶,这一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4)很多人认为,克隆动物已经做得很多了。有了克隆羊的技术,克隆猴有意义吗 你认为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有哪些更深刻的意义          。(答出一点即可)
19.【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河南汝阳一模)(15分)智慧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应用在食品和副食品的制作上。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如图1是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发酵时,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发酵罐要先通气后密闭,因为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    方式大量繁殖,在密闭阶段的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大量    。
(2)在醋酸发酵时,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2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
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缸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将发酵缸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发酵方法是    ,原因是乳酸菌的发酵需要    环境。
(3)为了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低温能抑制    的生长和生殖。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本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为:①将澄清的肉汤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②将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分别插入两个试管,并用脱脂棉封口;④对两个装置进行灭菌;③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C符合题意。
2.A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微生物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与繁殖。
3.C 腊肉、果脯、咸鱼保存的原理都是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而罐头的保存原理是将食品高温消毒并防止其与微生物接触,C符合题意。
4.A 罐头用到的食品防腐方法是罐藏法,需要在高温灭菌后密封,防止食品与细菌和真菌接触,A错误。
5.A 酱是由霉菌发酵制作而成的,所以 《齐民要术》中记载制酱要用到“黄衣”,“黄衣”中的微生物应是霉菌。
6.D 酿造啤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以不能经常打开容器查看,以免破坏无氧环境。
7.C 制面包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醋用醋酸杆菌;制泡菜用乳酸菌。
8.A 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即可。A正确。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依据乳酸菌的代谢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营养来源、产物等相关知识,以纯牛奶、乳酸菌为原料,按照发酵技术的程序制作酸奶并回答问题。
9.D 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坛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氧条件,A错误;开始腌制泡菜时,坛内环境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导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上升,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也会大量繁殖,对亚硝化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分解亚硝酸盐 ,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下降,B错误;在腌制过程中的第3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泡菜不宜食用,C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看出发酵第8~10天亚硝酸盐含量会降到最低,此时泡菜的酸性较强,D正确。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按照发酵技术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制作泡菜,测定泡菜的亚硝酸盐浓度,分析亚硝酸盐浓度与原料、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10.A 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甲羊,细胞核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因此“多莉”长得像甲羊。
11.C 由题意可知:“供体细胞”提供的是细胞核,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一只母犬的去核卵细胞内,这一过程没有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所以重新构建的细胞不是受精卵。
12.D 园艺师将无害的病毒基因转移到郁金香中,使花色格外艳丽,这种技术叫转基因技术。
13.A 科学家将PRSV的部分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中,培育出抗PRSV的新品种,该过程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A错误。
14.B AI(人工智能)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实例,B错误。
15.D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A猪为“荧光猪”提供细胞核,所以“荧光猪”的毛色为黑色。
二、非选择题
16. (1)接种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制作酸奶的菌种无成形的细胞核 (2)不发霉 (3)A、B (4)干燥、低温
解析 (1)制作甜酒过程中,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接种。酵母菌与制作酸奶的菌种(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2)C组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 ℃的环境中,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发霉。(3)A组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 ℃的环境,结果不发霉;B组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 ℃的环境中,结果发霉。故可得出实验结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4)根据三组实验对照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17. (1)乳酸菌 食醋浓度 (2)做对照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3)先上升后下降 0.6%  降低 9
解析 (1)腌制酸白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该实验的变量是食醋浓度。(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做对照。取三次亚硝酸盐含量测得数据的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3)分析曲线可知,随腌制时间增加,各组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当食醋浓度为0.6%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说明食醋能降低酸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第9天时,各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降到了很低的水平,所以为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建议最好在第9天后再食用酸白菜。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按照发酵技术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制作泡菜,测定泡菜的亚硝酸盐浓度,分析亚硝酸盐浓度与腌制方式、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18. (1)克隆 转基因 (2)分裂、分化 (3)B(4)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辅助器官移植等(合理即可)
解析 (1)由图可知,“中中”“华华”的主要培育方法是克隆;“牛牛”的主要培育方法是转基因。(2)融合细胞和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历经了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最终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进行胚胎发育。(3) “中中”“华华”的培育方法是克隆,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4)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有利于培育优良畜种、生产实验动物以及辅助器官移植等。
19. (1)酵母菌 出芽生殖 酒精 (2)方法二 缺氧(无氧) (3)细菌和真菌(或微生物)
解析 (1)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由于条件适宜,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这样在密闭阶段的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大量酒精。(2)由题意可知,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方法二,因为乳酸菌需要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才能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3)为了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生殖。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并比较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代谢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营养来源、产物等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