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十四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十四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16: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四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传统文化·谚语】(2023辽宁朝阳中考)“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中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和水分 B.温度和水分
C.土壤和阳光 D.空气和阳光
2.(2023北京大兴二模)豆科植物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
A.竞争 B.寄生 C.共生 D.捕食
3.(2022北京平谷一模)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将它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的适应性是相对的
4.(2023广西柳州期末)白鹭的腿长、喙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这体现了(  )
A.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对环境的改变
5.【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北京通州期末)下列诗句或谚语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6.(2022北京西城二模)高温干旱的非洲地区有一种没有叶片的绿玉树(又称为光棍树),其枝条碧绿光滑。下列关于绿玉树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它的根系不发达
B.蒸腾作用比较旺盛
C.枝条能进行光合作用
D.环境使其发生有利变异
7.(2023湖南长沙中考)沼气池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些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8.【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北京通州一模)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片制作的生态瓶必须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B.此生态瓶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没有分解者
C.从当地自然水域取材制作生态瓶,稳定性更好
D.此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9.(2023安徽中考)某农田中种植着大豆,同时生长着稗草、鸭跖草等杂草,分布有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物和根瘤菌等微生物。下列关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稗草和鸭跖草都是生产者
B.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寄生关系
C.七星瓢虫的能量可以流向稗草
D.农田中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10.【跨学科·语文】(2023江苏苏州中考)《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在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环节是(  )
A.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11.【新独家原创】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人工湖内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湿地生态系统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是藻类和睡莲
B.鲢鱼、喜鹊、麻雀、白鹭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循环流动的
D.“藻类→鲢鱼→白鹭”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2.(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13.(2023北京燕山一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草为生产者,能够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B.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多于蝗虫
C.物质在该生态系统进行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D.图中有3条食物链
14.【时事热点·世界环境日】(2023云南镇沅一模)科特迪瓦于2023年6月5日举办了第50个世界环境日活动,本次活动是围绕着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开展的。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  )
A.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B.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开发和利用植物纤维制造可降解的塑料袋
15.【时事热点·生物多样性日】【新独家原创】202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于濒危物种,主要采取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C.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D.建立濒危珍稀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就地保护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四川宜宾中考)(11分)校园里鸟语花香、有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会定期给苗木浇水、治虫、施肥、除草松土。到了寒冷季节,校工伯伯还要把有些苗木搬到暖棚里过冬,而对松、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治虫是为了让苗木更好的生长,虫与苗木之间存在着    关系。除草松土也能帮助苗木更好的生长,因为杂草一方面会争夺苗木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松土后空气中的氧气更易进入土壤,利于苗木根部细胞的    。
(2)校工伯伯把一些苗木搬到暖棚里过冬,体现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而对松、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这说明了       。
(3)题中提到的生物有        。请你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画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在此食物链中,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    。
17.【新中考·开放性试题】(2023四川成都中考改编)(18分)“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行。东安湖体育公园是大运会的主会场,也是成都的城市生态会客厅。图甲是东安湖体育公园鸟瞰图,图乙表示东安湖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东安湖生态系统中,白鹭、蟹、虾等生物的分布和生活受非生物因素和    的影响。该生态系统中鱼、虾等动物的食物碎屑、排出物和植物的枯枝落叶并不会无限堆积,是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2)东安湖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构成复杂的食物网,请写出图乙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若某个时期蟹的数量减少,在短时间内浮游动物的数量将      ,但一段时间后,蟹、浮游动物的数量又可以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在东安湖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储存在    中。当能量沿着图乙所示的食物网逐级传递到白鹭时,白鹭储存的能量已经很少,原因是          。
(4)东安湖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    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使其得到生存和发展。为保护东安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8.(2023北京石景山二模)(14分)海草生活在浅海中,一种或多种海草可构成海草床。海草床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存储能力,保护海草床是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1)海草作为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    者,能通过如图[ ]所示的    作用合成含碳的有机物,并储存在植物体中,实现碳存储。
(2)海草床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觅食场所,由图可知,绿海龟和食草鱼的关系是     
  ,这些海洋动物能够使有机物沿着         进行传递,参与碳的循环。
(3)海草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有机颗粒物,连同自身产生的落叶被埋存于海底沉积物中。海底温度低,同时沉积物中含氧少,使得其中的有机物被    等微生物分解的速率下降,从而   (填“促进”或“抑制”)碳的循环,延长了碳存储的时间。
(4)随着海岸线的过度开发和海洋环境被破坏,海草床的退化也加速了。而一旦海草床大量丧失,埋存于沉积物中的碳就会被释放出来,成为巨大的碳释放源。为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
19.【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北京昌平一模)(12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使得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其中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在2017年底时的数量甚至降至1 012头,比大熊猫数量还少。位于湖北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是首个对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
江豚全身呈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貌似海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窜下游。其每胎产1仔,当幼仔被完全娩出时,会马上奋力向上游动,冲出水面,呼吸空气。雌豚则腹面朝上,身体朝与幼仔相反的方向游动,拉断脐带。授乳时,雌豚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豚身体稍微侧向一边,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为5~10分钟。有时雄豚也会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豚与雌豚之间。
长江天鹅洲故道河域的水质优良,短颌鲚等喜食水草和虾的小型杂食性鱼类丰富,为江豚提供了多种食物。此外,人工投放了鳙、鲢等大中型鱼类的幼鱼,作为江豚的补充食物,以促进其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目前,天鹅洲故道的江豚数量已从最初的5头上升至约160头,保护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因环境适宜,对小型鱼类具有较强捕食能力的鳙、鲢等大中型鱼类也得到快速繁殖。近五年对保护区内的鱼类进行定期捕捞统计后发现,作为江豚主要食物的小型鱼类明显减少,而大中型鱼类占比显著增加,所以需要适当调整保护措施。
随着长江生态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家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1)长江江豚是    纲、鲸目、鼠海豚科、江豚属的一种淡水亚种,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
(2)长江天鹅洲故道生态系统由生物和  组成。请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包含长江江豚的食物链:                            。
(3)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捕捞并统计保护区内不同鱼类的占比,这属于生物学研究方法中的    法。
(4)长江江豚与大中型鱼类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因此应采取          等措施,调整小型鱼类与大中型鱼类的占比,以利于长江江豚种群发展,促进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谷雨前后,雨水充沛、气温适宜,故适于播种,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C 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为豆科植物提供能够吸收的含氮的化合物;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C正确。
3.C 在神农架生长的一种野菊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4.C 白鹭拥有扁长的喙和细长的腿,这是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便于其在浅水中觅食,有利于它的生存。
5.C C选项中体现了蚂蚁对堤坝的影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
6.C 绿玉树生活在高温干旱的非洲地区,所以其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A错误;绿玉树没有叶片,蒸腾作用弱,B错误;绿玉树枝条碧绿光滑,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7.D 沼气池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些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8.B 生态瓶的河沙中含有分解者,B错误。
跨学科解读 此题中的模型是根据水生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制作而成的,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通过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进行跨学科实践。
9.A 大豆、稗草和鸭跖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都属于生产者,A正确;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共生关系,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稗草的能量可以流向七星瓢虫,而七星瓢虫的能量不能流向稗草,C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农田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缺少非生物环境,D错误。
10.D 题干中包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该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环节是黄雀。D正确。
跨学科解读 此题是以一段古文为依托,考查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首先需要根据这段文字写出食物链,然后作答。
11.C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2.A 题图表示的是生物的相对数量,一般而言,生产者数量最多,而级别越高的消费者,相对数量越少,所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正确;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题图中丙是生产者,丁、甲、乙均是消费者,C错误;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多,该食物链中,乙的消费者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应为最多,D错误。
13.A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应小于蝗虫,B错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C错误。图中有2条食物链:草→蝗虫→食虫鸟→鹰、草→兔→鹰,D错误
14.C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会加重“白色污染”,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15.D 建立濒危珍稀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迁地保护,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 (1)捕食 呼吸作用 (2)环境能影响生物 生物能适应环境 (3)鸟、花、草、树、虫、人 草→虫→鸟(树→虫→鸟或草→鸟或树→鸟等) 鸟
解析 (1)虫与苗木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存在着捕食关系。除草松土也能帮助苗木更好的生长,因为杂草一方面会争夺苗木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松土后空气中的氧气更易进入土壤,利于苗木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苗木的生长。(2)到了寒冷季节,校工伯伯把一些苗木搬到暖棚里过冬,防止温度过低将苗木冻死,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而对松、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松、柏之类的树能适应寒冷环境,这说明了生物能适应环境。(3)题中提到的生物有鸟、花、草、树、虫和人(校工伯伯)。食物链有草→虫→鸟、树→虫→鸟等。鸟在这些食物链中的消费者等级是最高的,因此,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鸟。
17. (1)生物因素 分解者 (2)水生植物→蟹→白鹭(或水生植物→虾→白鹭或水生植物→鱼→白鹭) 增加 自我调节 (3)有机物 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时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4)物质循环 保护鸟类,种植防护林,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解析 (1)白鹭、蟹、虾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该生态系统中鱼、虾等动物的食物碎屑、排出物和植物的枯枝落叶并不会无限堆积,是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它们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2)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蟹→白鹭、水生植物→虾→白鹭、水生植物→鱼→白鹭。据图可知:蟹以浮游动物为食,若某个时期蟹的数量减少,则在短时间内,浮游动物的数量将增加,但一段时间后,蟹、浮游动物的数量又可以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在东安湖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供自身和各级消费者利用。当能量沿着图乙所示的食物网逐级传递到白鹭时,白鹭储存的能量已经很少,原因是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时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4)东安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为保护东安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保护鸟类,种植防护林,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18. (1)生产 ① 光合 (2)捕食和竞争 食物链和食物网 (3)细菌、真菌 抑制 (4)禁止过度开发海岸线、禁止随意采摘海草和捕捞鱼虾、加强海草床检测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海草是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海草能通过①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并将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中,实现碳存储。(2)由图可知,绿海龟和食草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这些海洋动物能够使有机物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参与碳的循环。(3)沉积在海底的海草落叶、有机颗粒物被埋存于海底沉积物中,海底温度低,同时沉积物中含氧少,使得其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的速率下降,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延长了碳存储的时间。(4)为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应做到禁止过度开发海岸线、禁止随意采摘海草和捕捞鱼虾、加强海草床检测等。
19. (1)哺乳 (2)非生物环境 水草→短颌鲚→江豚 (3)调查 (4)捕食和竞争 适当减少鲢、鳙等大中型鱼类幼鱼的投放量
解析 (1)长江江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是哺乳动物,是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江豚属的一种淡水亚种,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2)长江天鹅洲故道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根据文中信息“短颌鲚等喜食水草和虾的小型杂食性鱼类丰富,为江豚提供了多种食物”,可写出的食物链是:水草→短颌鲚→江豚。(3)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捕捞并统计保护区内不同鱼类的占比,这属于生物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江江豚与大中型鱼类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的关系,因此应采取适当减少鲢、鳙等大中型鱼类幼鱼的投放量等措施,调整小型鱼类与大中型鱼类的占比,以利于长江江豚种群发展,促进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