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卫辉期末)生物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要事件。下列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林奈——血液循环
B.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C.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
D.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2.【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江苏东台期中)如图表示几个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乙、丙、丁、戊表示不同的植物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
B.丙比丁、戊高等
C.新形成的地层中有可能找到甲
D.丁的化石一定发现的比丙的化石晚
3.【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这一过程属于( )
A.生存竞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
4.(2023陕西礼泉一模)远离陆地的某海洋小岛风景秀丽,周围海域风大浪急。观察岛上的昆虫时发现,岛上生活着正常翅、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适应风大浪急的环境,昆虫出现了无翅和残翅的变异
B.在遗传学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同种生物个体间的竞争
D.海岛的特殊环境使昆虫的翅形基因发生改变
5.【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6.【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历下三模)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B.在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阶段是直立人
C.某些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结构复杂,违背了生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观点
D.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7.(2021山东潍坊中考)如图是生物学家记录的某海岛上中地雀鸟喙宽度年平均变化的曲线。其中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且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
B.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
C.中地雀与大地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D.2005年以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小种子为食
8.(2021江西中考)图中1、2、3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A.细菌、病毒、植物 B.植物、病毒、细菌
C.病毒、植物、细菌 D.病毒、细菌、植物
9.(2023福建仓山期中)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鱼的脊椎骨——支撑
B.河蚌的贝壳——游泳
C.蜥蜴的鳞片——保护
D.蜘蛛的外骨骼——保护
10.(2020四川巴中中考)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物种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11.【新独家原创】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
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人们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江
豚、麋鹿、扬子鳄、朱鹮为我国的珍稀濒危动物。其中扬子鳄与其他三种动物的最大区
别是( )
A.卵生 B.体内有脊椎骨
C.体温不恒定 D.用肺呼吸
12.(2022云南思茅四中期中)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B.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环境与生物是相互影响的
D.麦田中的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13.【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沙漠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4.(2022江苏盐城中考)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该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
A.鹰 B.鸟 C.虫 D.草
15.(2022云南文山期末)我国北方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关于北方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
B.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
C.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
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
16.(2022河北栾城期末改编)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酿酒 B.乳酸杆菌——生产泡菜
C.曲霉——生产青霉素 D.产甲烷细菌——生产清洁能源
1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禹城三模)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异种克隆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假设科研人员从一只雌性兔子体内取出成熟的卵细胞,并去除其内的细胞核;再从雄性大熊猫体内取出体细胞的细胞核,将该细胞核注入兔子的去核卵细胞中,培育出一批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植入雌性猫的子宫当中并成功着床。如果该胚胎能正常发育并顺利出生,其发育成的物种及性别分别是 ( )
A.兔子 雌性 B.大熊猫 雄性
C.猫 雌性 D.大熊猫 雌雄各50%概率
18.(2023吉林长春二模)下列各项中,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C.利用产甲烷细菌生产清洁能源
D.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19.(2022陕西陇县一模)中国科学家在淀粉的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这项成果可能对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重大作用
C.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D.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0.【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江苏江宁竹山中学月考)生物技术对人类未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技术将在人体器官移植、污水净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生物技术一定不能使治疗人体疾病的昂贵药品实现商品化生产
C.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放心食用
D.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人的克隆,可克隆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含评分细则]
2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广东揭东月考)(16分)如图1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图2是甲、乙、丙三个未受到破坏的不同地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树根处A代表 ,它们生活在 中。
(2)如图2所示,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未受到破坏的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图1中B、E、G类动物化石。若甲地层中发现的是B类动物化石,则丙地层中应该是[ ] 类动物化石。
(3)图1中的C类和D类都是由古代的[ ] 进化来的。最高等级的植物类群是[ ] 。
(4)通过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从生活环境及结构组成的变化,遵循的进化趋势分别是: 、 。
(5)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2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河南平顶山期末)(10分)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装置 。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除变量外,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 ,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 生活。
23.【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河口期末)(8分)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很丰富的国家之一,正是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如图是某同学在野外调查过程中观察到的八种动物,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解决下列问题:
(1)A与C比较,A身体呈 ,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C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2)F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能分泌物质形成贝壳。H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 。
(3)为了减少运动时的阻力,E和H外部形态的共同点是身体呈 。E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4)D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更复杂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例如具有高度发达的 ,能够灵敏的感知外界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5)该同学将以上八种动物分为两组:①组为A、C、F、G,②组为B、D、E、H,请写出他的分类依据: 。
24.(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节选)(14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等动物属于 。
(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
(3)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环境。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如果该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
25.【数据分析题·图】【跨学科·数学】(2023青海果洛中考)(12分)酸奶是青海的特色美食,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以乳酸菌为菌种通过发酵作用制作的,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制作酸奶的最适温度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600 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提供菌种),搅拌均匀;
第二步:取6个大小相同的小碗,煮沸消毒,编号为1~6号,分别倒入100 mL混合后的牛奶;
第三步:将6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温度为10 ℃、20 ℃、30 ℃、40 ℃、50 ℃、60 ℃的恒温箱中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分别从1~6号小碗中取样检测其中乳酸菌的数量,并记录。
该生物兴趣小组将所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如下曲线图,请分析作答:
(1)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小碗要消毒,目的是 。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其他条件都必须保持 。
(3)据图分析,在10 ℃~40 ℃时,乳酸菌的数目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 ,超过40 ℃后则开始减少,由此可知,发酵酸奶的最佳温度为 ℃左右。
(4)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你觉得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林奈在生物学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A错误;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C错误;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D错误。
2.C 戊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通常是陆生植物,A错误;丁、戊由丙进化而来,根据生物进化趋势可知,丙比丁、戊低等,B错误;丁出现在较晚的地层中,丁的化石可能比丙的化石发现得早,D错误。
3.B 由题干可知,耐酸的菌体适应环境,得以保留,反之则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B 昆虫的无翅或残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B 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即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而核酸是有机大分子物质,A错误;有些水生生物虽然比陆生生物结构复杂,但是并不违背生物进化的观点,C错误;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没有得到实验证实,D错误。
7.A 旱灾对中地雀的变异进行了选择,不是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
8.D 没有细胞结构的是病毒。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且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9.B 河蚌的贝壳具有保护作用。
10.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A错误;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其特征并不是完全相同的,C错误;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错误。
11.C 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其他三种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12.A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3.B 沙漠干旱少雨,沙漠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
14.A 在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题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鸟→鹰,草→虫→鸟→鹰,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故鹰体内积累该重金属最多。
15.D 养殖的动物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16.C 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17.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由题干可知细胞核是由雄性大熊猫提供的,所以发育成的物种及性别与它相同。
18.A B、C、D利用的都是发酵技术。
19.D 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0.A 近些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实现昂贵药品商品化生产不是问题,B错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应慎重对待,C错误;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会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2)E 软体动物 (3)B 爬行类 F 被子植物 (4)由水生到陆生 由简单到复杂 (5)自然选择
【评分细则】 (1)每空2分。(2)(3)每空1分。(4)每空2分。两个空答案的顺序颠倒不得分。(5)每空2分。
解析 (1)所有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由题图1可知E软体动物是B、E、G中结构最简单的,而丙是图2中最古老的地层,由此可以推测丙地层中应该是软体动物类动物化石。(3)由动物进化的历程可知,C鸟类和D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B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最高等级的植物类群是F被子植物。(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结构组成变化上来看是由简单到复杂,从生活环境变化上来看是由水生到陆生。(5)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1)A (2)生态系统 一致 (3)装置B内的温度比装置A内的高 (4)低碳
【评分细则】 每空2分。(2)第二个空填“相同”“一样”也可得分。
解析 (1)通过分析比较A、B两装置,发现唯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本实验探究的是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所以实验组为装置B,起对照作用的是装置A。(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装置中既有非生物部分,如河水、泥沙、光等,又有生物部分,如水草、小鱼、微生物等,图中生态瓶能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除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外,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一致。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装置B内的温度比装置A内的高,说明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气体能够导致温度升高,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
23.(1)两侧对称 刺细胞 (2)外套膜 交替闭合 (3)流线型 双重呼吸 (4)神经系统
(5)体内有无脊椎骨
【评分细则】 每空1分。(5)写“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等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得分。
解析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刺细胞是它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2)F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H鱼类生活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闭合。(3)E鸟类和H鱼类的身体都呈流线型;E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体内有许多辅助呼吸的气囊。(4)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结构比其他动物更复杂,神经系统高度发达,能够灵敏的感知外界的变化。(5)A、C、F、G的体内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B、D、E、H的体内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由此可知分类依据为体内是否有脊椎骨。
24.(1)生产者 消费者 (2)5 食物网 (3)分解者 (4)自我调节 增加
【评分细则】 每空2分。(4)第二个空填“增多”“变多”等意思相近的词也可得分。
解析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鼠等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2)题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
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3)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题图中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保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该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蛇由于天敌的减少,其数量将会增加。
25.(1)杀灭杂菌 (2)温度 相同且适宜 (3)增多 40 (4)制作酸奶是否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评分细则】 每空2分。(4)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适合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探究即可得分。
解析 (1)题干中的做法可以杀灭杂菌,避免干扰实验结果。(2)由实验过程可知,6个小碗除了温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实验变量为温度;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3)由图中曲线走势可知,在10 ℃~40 ℃时,乳酸菌的数目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多,温度超过40 ℃后乳酸菌的数目则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开始减少,由此可推测发酵酸奶的最佳温度为40 ℃左右。(4)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还可以探究:制作酸奶是否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跨学科解读 此题利用数学曲线图,考查生物学知识中的发酵技术,引导学生尝试跨学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