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2 14: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新独家原创】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2.【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3.(2022北京中考)小京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4.【物理跨体育】(2023河北磁县质检)如图所示,某次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这个事例说明(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新素材·时事热点】(2023湖北荆州中考)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发扬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第十三次捧起苏迪曼杯,如图所示。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
B.羽毛球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D.静止在场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烟台中考)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轴承内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刹车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D.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7.【物理跨数学】(2023甘肃兰州高新区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 cm
B.物距为5 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 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8.【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衡阳中考)如图所示,磁性黑板刷吸在竖直悬挂的黑板上静止不动,黑板由铁质材料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压黑板刷时,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黑板刷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9.【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    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的    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0.【跨学科·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2陕西西安交大附中三模)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了一款特种摄像设备——“猎豹”,专门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这种设备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成的是    、缩小的实像。摄像机镜头具有自动变焦功能,要想使被拍摄的运动员的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    (选填“变大”或“变小”)。
11.(2021广东佛山模拟)现有焦距分别为2 cm、5 cm、8 cm的凸透镜各一个,如图甲所示为“E”形的发光物体。小丽将发光物体、某一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物距调节为6 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她选用的是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如果只将“E”形的发光物体换成“R”形的发光物体,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12.【新独家原创】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民用喷气式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为72.5吨。C919停在水平跑道上时对跑道的最大压力为    N。发动机启动后,涡轮向后喷气,飞机沿跑道滑动,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的,同时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随着燃油的消耗,飞机的惯性    。(g取10 N/kg)
三、作图题(13题4分,14题4分,共8分)
13.【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四川南充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14.【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连接(弹簧被压缩),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5题10分,16题8分,17题10分,共28分)
15.【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辽宁朝阳中考)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
(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
(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16.【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吉林中考)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根据    原理可得,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比较    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7.(2021北京陈经纶中学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托盘,并在托盘中放上砝码,分别跨过两个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       。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3)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     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些,理由是        。
五、简答题(8分)
18.【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福建中考)如图,小华利用家中物品做实验。他将玻璃杯放在桌布上,然后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抽出时,玻璃杯几乎不随桌布运动。请用物理知识说明玻璃杯不随桌布运动的理由。
六、计算题(14分)
19.[含评分细则]【物理跨体育】(2023陕西泾阳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连同随身装备总重力为980 N的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试求:
(1)运动员连同随身装备的总质量。
(2)在加速向下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为100 N,则该运动员所受的合力是多大 合力的方向如何
(3)该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下降一会儿后会匀速降落,当他匀速降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多大
答案全解全析
1.A 物体在物镜二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最终观察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故A正确。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属于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这是力的图示,不是力的示意图,故C错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沿斜面上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D错误。
2.D 近视眼观察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光延迟会聚,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A错误。望远镜中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B错误。手机摄像头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因此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增大像距),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减小物距),故D正确。
3.C 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即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故B、D错误,C正确。
4.A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击打冰球,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都有关,故B、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5.A 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球拍发生了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正确。羽毛球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故C错误。静止在场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6.B 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得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在轴承内安装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B正确。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C错误。自行车外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
7.C 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20 cm,所以f=10 cm,故A错误。当u=5 cm时,u解题关键 找到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位置,然后求出焦距,再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8.A 由于黑板刷静止,所以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当用垂直于黑板刷的力压黑板刷时,由于重力不变,所以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B错误。黑板刷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水平向右,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9.同一高度 重力 距离
解析 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故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过比较小车在接触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接触面越粗糙,通过的距离越短,表明小车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
10.凸 倒立 变大
解析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使被拍摄运动员的像更大一些,则应使镜头焦距变大。
11.5 投影仪 ②
解析 物距调节为6 cm时,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此时f<6 cm<2f,3 cm12.7.25×105 相互 运动状态 变小
解析 C919停在水平跑道上时对跑道的最大压力等于最大起飞重力,即G=mg=72.5×103 kg×10 N/kg=7.25×105 N。发动机启动后,涡轮向后喷气,飞机沿跑道滑动,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随着燃油的消耗,飞机的质量变小,惯性变小。
13.如图所示
解析 由图可知是凸透镜的左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14.如图所示
解析 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物体A不受摩擦力,过物体A的重心分别画出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15.(1)同一高度 (2)投影仪 (3)不会 
(4)上 (5)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解析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3)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手指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指尖的像。(4)蜡烛变短了,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移动。(5)发光二极管比烛焰的亮度更大、更环保,更容易看出倒立的实像不仅是上下相反而且左右也相反;同时蜡烛燃烧有火焰,不如发光二极管安全;烛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同时蜡烛会越烧越短,而发光二极管不会。
16.(1)2.6 二力平衡 (2)压力 (3)乙、丙
解析 (1)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2.6 N;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2)甲、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图乙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乙、丙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7.(1)砝码数量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乙 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 (1)实验中通过调整砝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用手将小车水平转过一个角度,这样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无法在这个位置平衡,这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小卡片,由于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乙方案中小卡片受到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甲方案中在水平方向上还要考虑摩擦力,所以乙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18.解析 玻璃杯与桌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猛地将桌布抽出时,玻璃杯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玻璃杯不随桌布运动。
19.解析 (1)运动员连同随身装备的总质量:
m==100 kg。 (4分)
(2)跳伞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980 N,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100 N,则G>f,因为二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此时他受到的合力F合=G-f=980 N-100 N=880 N,合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5分)
(3)跳伞运动员匀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他受到的空气阻力f'=G=980 N。 (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