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老鼠娶亲》教案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通过对绛州鼓乐《老鼠娶亲》的学习,学生在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了解鼓乐的演奏乐器,理解音乐要素的意义。
(二)艺术表现:通过本节课例,多层次探寻乐曲,学生能够增强相关音乐知识,把握器乐鉴赏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传统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文化理解: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对于国外音乐的喜爱程度要略高于对传统艺术,在导赏下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利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素养相对薄弱,我们要允许理解和感受的差异性。但是学生也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较为准确、清晰的表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良好的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积累音乐听觉经验、感受音乐的美好、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要求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学生“欣赏--表现--创作--联系”四环节都要包含在内,有所体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带领学生认识了解民族打击乐常用乐器,学生能够用部分打击乐器演奏出简单的节奏。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老鼠娶亲”的趣味情景,增加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沉浸在视听觉的享受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玩一个游戏,看一看谁的节奏感最好?老师带来两条节奏,听,第一条:请模仿。大家打的真不错,但是还可以更整齐一些。听,第二条:,请模仿。同学们的节奏感非常好。你们知道吗?这两条节奏来自一个非常有趣的音乐故事——《老鼠娶亲》。老鼠娶亲?老鼠咱们都见过,它的性格。今天的音乐列车将带领我们去到山西省新绛县,感受民间传统音乐的魅力。请大家静心聆听音乐。听一听音乐中包含几个部分场景?简单概括每个部分的场景是什么?
(二) 授课
1、初听整曲,构建音乐形象。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大家认为乐曲包含个部分,(学生一齐回答。)看来同学们看法非常统一,咱们就用这 4幅插图来表示。那每个部分的描绘场景是,请你来说一说:。。。。。。我们就以最凝练的词语分别概括为准备出洞、送亲路上、拜堂成亲、猫来了。
2、现在,咱们分段欣赏。播放场景一的音频大家听的非常认真。音乐的情绪是?一起说好,请记住这种情绪。你能说一说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到紧张与不安吗?(时断时续、压低的声音。)现在咱们用声音讲故事。老师想邀请这几位同学到台上来,每人用一件乐器,为故事配乐。正月初三的晚上,夜半三更时分,小老鼠们滴溜溜的转着小眼珠,在洞里跑来跑去。大老鼠踱着脚步,十分警惕。老鼠们磨牙、磨爪子,在为婚礼做准备。4位同学的角色代入感太强了,形象地模拟出老鼠的肢体动作和神态,画面感十足,掌声鼓励。谢谢你们,请回。一切就绪,送亲队伍出发了。
2、播放场景二音频熟悉的节奏出现了,PPT展示。咱们一起来复习击打。我先来,请你打。非常整齐,真棒!击打节奏时音乐的律动让你感觉它在表现哪种动作?对,抬花轿。先来听音乐,找一找抬花轿的感觉。
抬轿的情绪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把轿夫抬轿、新娘坐轿。请最外圈的两列男生起来,和老师一起做抬花轿的动作。女生挺直腰背,身体跟随节奏左右摆动。大家表演的非常形象,配合默契,为你们点赞。走在送亲路上,音乐的速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一路吹吹打打,终于将新娘送到了婚礼的现场。此时的音乐应该力度、速度、情绪。非常棒。作为亲友团,隆重的婚礼仪式马上开始,此时现场应该响起热烈的掌声。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以音乐的方式送出祝福。听我打,你们来。非常好。力度、情绪是否到位?再来一次。大家拍的很有气势,让我们听一听这条节奏在婚礼现场一共出现了几次?让我们跟着音乐以最饱满的热情送出最激动的祝福。
5、婚礼开始播放场景三音频边听边做动作
6、哎呀,新娘的红盖头马上就要揭开的时候,谁,出现了?猫一来,婚礼现场变的。音乐情绪应该是?请大家即兴为猫来了这一场景配乐。准备,喵。。。。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音乐发展的规律了。祝贺你们。
(三)拓展升华
1、到这,老鼠娶亲的音乐故事就讲完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学习这首作品和以往有何不同?音乐中没有旋律,只有节奏。乐器以击打的方式演绎,这类乐器我们统称为打击乐。作者郝世勋以节奏为骨骼,通过打击乐器的精彩演绎,刻画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
现在,让我们一起观看精彩的现场表演。当熟悉的节奏出现时,请大家击打出来。播放视频同学们看的入了迷。谁来说一说看完的感受。教材中,关于绛州鼓乐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请大家一起朗读出来。“闻声十里”“地动山摇”高度概括了绛州鼓乐的作品风格和艺术特色。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除了《老鼠娶亲》以外,《秦王点兵》《滚核桃》都是其代表作品。请看一段视频,感受绛州人民对鼓乐的热爱。播放视频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绛州鼓乐、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与喜爱进一步加深。
三、总结
音乐给了我们一双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让原本丑陋的小老鼠在音乐的魔力中变得的可爱至极。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愿同学们继续在传统艺术的殿堂里遨游。新的学期里,祝福大家宏兔大展、前兔无限。在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上,必定鼠你们最优秀,鼠你们最兔出!今天的音乐之旅圆满完成,感谢同学们的一路陪伴。同学们,下课!
《老鼠娶亲》教学反思
《老鼠娶亲》这部作品在整个教材中是微入尘土的。在这个单元里有学唱(必唱)曲目《彩云追月》,有名声在外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有委婉细腻的江南丝竹《欢乐歌》,更有流芳百世的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绛州鼓乐,对《老鼠娶亲》的认知都是零。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这部作品的喜爱。简洁的打击配乐,丰富的艺术形象,夸张的表现手法,都是我们喜欢它的理由。为了将这堂课更好地呈现,我聆听乐曲不下百遍,教学设计改稿 18次,最终参加到临沂市音乐优质课评选现场。根据评委老师们的现场点评和我的总结反思,我对自己在以下几点的处理上不够满意:
1、语言不够灵活生动这是我不够自信的体现,我没有将全部的热情和激情投入课堂,对自己的语调、清晰极力控制。这种状态无法感染学生,也间接的压抑了学生的表现。
2、紧张感表现明显在授课过程中,我对课件的突发状况处理不够成熟,因为第一次参加市课比赛,自身的紧张感影响着我,也说明我的临场控场能力仍需加大训练。
3、措辞不够精练 我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过于单一,生硬刻板。很多时候语言不够精炼,加上过于频繁的肢体动作,使得整堂课下来,我自己累的不得了,学生也累的很。这也是我特别愧疚的一点。在观摩其他优质课、特别是国课的时候,我的不足更加明显。
正是因为有反思、有总结,我才对这堂课又有新的了解和感悟,也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通过比赛,让我学习到许多新技能,更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成长、积极进步,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