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2 10: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 理解并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精神,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3. 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如描述人物形象、描绘环境等。
重难点:
1.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历程。
2. 课文中的一些描写和表达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牛郎织女(一)》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的开端,以及他们如何相识和相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生字学习
1. 牛 (niú) - 牛奶 (niú nǎi) - 我每天都要喝一杯牛奶。
2. 郎 (láng) - 牛郎 (niú láng) - 牛郎和织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爱情故事。
3. 织 (zhī) - 织女 (zhī nǚ) - 织女是一位天上的仙女,擅长织布。
4. 女 (nǚ) - 女儿 (nǚ ér) -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
5. 一 (yī) - 一天 (yī tiān) - 我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作业。
6. 年 (nián) - 五年级 (wǔ nián jí) - 我现在正在上五年级。
7. 上 (shàng) - 上下 (shàng xià) - 他跑上跑下,累得满头大汗。
8. 册 (cè) - 书册 (shū cè) - 我有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册。
9. 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 牛郎织女的故事每年都在七夕节被大家传颂。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是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他考入草桥中学。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编辑出版工作。1916年,他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并推出了他的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1918年的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1928年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牛郎和织女在人间的生活,他们的勤劳和节俭使得生活美满,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牛郎和织女的生活: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人分工明确,共同努力。这种生活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2. 织女的参与:织女不仅在家里纺织,还帮助牛郎干地里的活,这表明她愿意与牛郎共同分担农活,体现了她对自由和劳动的向往。
3. 家庭的建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的出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和意义。
4. 织女的教诲:晚上,织女会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述天上的故事,这可能是关于她的家乡和天上的生活。她的教诲既是对孩子们的启蒙,也是对天庭生活的回忆。
5. 织女的情感:织女表达了她对人间生活的喜爱,她喜欢与牛郎一起工作,喜欢逗孩子们玩耍,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声音。这些细节展示了她对自由和新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6. 织女的忧虑:尽管织女在人间的生活让她感到快乐,但她也有忧虑。她担心她的外祖母(王母娘娘)会发现她在人间,并来找她。这种忧虑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由的再次失去的恐惧。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温馨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幻想元素。读者对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兴趣和期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第2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牛郎的老牛临终时的情景,以及牛郎和织女对老牛的哀悼和纪念。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老牛的临终:牛郎去喂牛时,老牛再次开口说话,这是它在故事中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说话。老牛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去的预感,以及不能继续帮助牛郎和织女干活的遗憾。
2. 老牛的眼泪:老牛眼眶里满是眼泪,这表明它对牛郎和织女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它对即将离开的不舍。
3. 老牛的遗言:老牛在临终前告诉牛郎,它死后要将它的皮保存下来。这暗示了老牛的皮在将来可能会有特殊的作用,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4. 牛郎和织女的反应:牛郎和织女对老牛的去世感到非常悲痛,他们痛哭了一场,表达了对老牛的哀悼和对它多年陪伴的感激。
5. 老牛的纪念:牛郎和织女将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这是一种对老牛的纪念和尊重。同时,他们留下了老牛的皮,这可能暗示了老牛的皮在未来的故事中会有重要的用途。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奇幻色彩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幻想元素。读者对老牛的去世和牛郎、织女的反应充满了兴趣和期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第3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王母娘娘发现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后所采取的行动,特别是她对织女的惩罚和誓言。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王母娘娘的发现:王母娘娘最终发现了仙女们偷偷溜到人间洗澡的事情。这表明天庭的纪律和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即使是仙女们也不能轻易违反。
2. 仙女们的惩罚:王母娘娘对仙女们的惩罚是将她们关在黑屋子里。这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反映了天庭对纪律的重视和对违规者的惩处。
3. 对织女的特别惩罚:王母娘娘对织女的惩罚尤其严厉,因为她不仅溜到人间,还留在人间不回来。王母娘娘认为这是对她的门风和尊严的败坏,所以她对织女充满了恨意。
4. 王母娘娘的誓言:王母娘娘发誓要找到织女,并将她捉回天庭。她表示,无论织女藏在哪里,哪怕是泰山底下的石缝里或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她都要找到她,并给予她严厉的惩罚。
5. 故事的发展:这一情节为故事增添了紧张和冲突,预示着织女和牛郎在人间的生活将面临严重的威胁。王母娘娘的决心和力量使得织女的未来变得岌岌可危,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幻想元素。读者对王母娘娘的惩罚和誓言充满了兴趣和期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第4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王母娘娘发现织女在人间与牛郎结婚后,亲自下凡要将织女带回到天庭的情景。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王母娘娘的派遣:王母娘娘派了许多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这表明她对找到织女非常重视,并且动用了大量的力量来寻找。
2. 察访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天兵天将终于发现了织女在牛郎家里的踪迹,得知她已经与牛郎结婚并有了孩子。
3. 王母娘娘的亲自行动:王母娘娘决定亲自下凡,这显示了她的权威和对织女行为的愤怒。她的直接介入表明了她对维护天庭秩序的决心。
4. 牛郎的不在场:当王母娘娘到达牛郎家时,牛郎正在地里干活,这为织女被捉提供了一个机会。
5. 织女的被抓:王母娘娘抓住织女,准备将她带回到天庭。这个场景充满了紧张和戏剧性,因为织女被强行带走,而她的孩子试图阻止这一过程。
6. 孩子的受伤:在试图阻止王母娘娘的过程中,织女的孩子被推倒在地,这一幕增加了情节的紧迫感和悲剧色彩。
7. 织女的呼喊:在被带走之前,织女望着她的孩子,无法说出更多的话,只能呼喊让他们去找爸爸。这一幕展示了织女对孩子们的深爱和对即将分离的痛苦。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紧张、戏剧性和情感冲突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幻想元素。读者对王母娘娘的介入和织女的遭遇充满了兴趣和期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第5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后,他如何利用老牛的皮和筐子带着孩子们上天去救织女的情景。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牛郎的回家: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发现家中的一切都显示着织女被突然带走的迹象。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还在冒着热气,而女孩坐在门前哭泣。
2. 牛郎的决定:牛郎决定上天去追王母娘娘,将织女救回来。这表明了他对织女的深厚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3. 老牛的遗言:牛郎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意识到现在是紧急时刻,可以披上老牛的皮。这暗示了老牛的皮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让牛郎飞上天。
4. 牛郎的行动:牛郎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
5. 飞行和追赶:牛郎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
6. 王母娘娘的阻挠:王母娘娘意识到牛郎的追赶,她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突然在牛郎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这是王母娘娘使用她的神力来阻止牛郎。
7. 天河的障碍:天河宽阔,波浪巨大,牛郎无法飞过去。这个障碍增加了故事的紧张和戏剧性,也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紧张情节的场景,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幻想元素。读者对牛郎的勇敢行动和王母娘娘的阻挠充满了兴趣和期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了伏笔。
【第6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牛郎和织女被天河分隔,无法再在一起,最终成为了天空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天河的障碍:王母娘娘利用她的玉簪划出的天河成为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天河不仅是物理上的障碍,也是他们爱情故事中的象征性障碍。
2.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诞生:由于无法跨越天河,牛郎和织女只能在天河的两边远远相望,他们的形象最终化作了天空中的两颗星,即牵牛星(牛郎)和织女星(织女)。
3. 星星的象征意义:牵牛星和织女星成为了永恒的爱情象征,它们在天空中闪烁,代表着牛郎和织女不变的爱情和对彼此的渴望。
4. 故事的结局:这一情节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提供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他们的分离和化作星辰的命运,表达了他们的爱情虽然受到阻碍,但却是永恒和不变的。
5. 文化影响:牵牛星和织女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了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的重要传说。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浪漫和悲剧色彩的场景,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读者对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感慨和同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7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织女在被王母娘娘严厉惩罚后,仍然坚持要与牛郎在一起,最终王母娘娘同意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织女的坚持:尽管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她对牛郎的爱情让她不肯放弃,坚持要和牛郎一起生活。
2. 王母娘娘的让步:面对织女的坚定和执著,王母娘娘最终做出了让步。这可能是因为王母娘娘被织女和牛郎的爱情所感动,或者是因为她意识到她的惩罚并不能改变两人的感情。
3. 相会的条件:王母娘娘同意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这个条件可能是对她权力的一个展示,也是对织女和牛郎爱情的一种考验。
4. 七夕节的由来:这一情节解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庆祝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相会。
5. 故事的结局:虽然牛郎和织女不能经常在一起,但他们每年都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得以延续,并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场景,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读者对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感慨和同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8自然段讲解】
这一情节描述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喜鹊会搭起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讲解:
1. 喜鹊搭桥:传说中,每年的七夕节,成群的喜鹊会飞到天河上空,用自己的身体搭起一座桥,以便牛郎和织女能够在这一天相会。
2. 喜鹊的象征意义:喜鹊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们的行为在这里体现了人们对牛郎和织女爱情的祝福和支持。
3. 七夕节的习俗:这个传说与七夕节的传统习俗相联系,人们在七夕节会寻找喜鹊,以期看到它们搭起的桥,这成为了节日的浪漫象征。
4. 葡萄架下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人们在七夕节的夜晚,如果静静地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牛郎和织女在桥上亲密的对话,这增加了节日的神秘和浪漫氛围。
5. 文化影响:这个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七夕节的传统,也成为了中国爱情故事的经典象征。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浪漫和希望的节日场景,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读者对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感慨和同情,也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