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周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周长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11: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例名称 长方形周长
教学内容 长方形周长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主要探索并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知道长方形的特点。本课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是包括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把正方形作为特殊的长方形来呈现,二是不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周长的理解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周长的概念就不会感到陌生了。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也变得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 3.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小组合作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优于创)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图形朋友,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师: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师:关于正方形,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两个好朋友真是了如指掌呀!但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身上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奥秘呢,你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那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长方形周长 生: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一组长边叫做长,一组稍微短的边叫做宽。 生: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优于思)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视频,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视频) 师:篱笆要围菜地一圈,而菜地是个长方形,那篱笆的长其实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因此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求长方形的周长。 师:那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我们都需要知道些什么呢?(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师:那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量出任务单上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动手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用喜欢的方式计算出长方形周长。 前面学习过一般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这里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优于议)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你的想法,组长组织,做好展示准备。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认真动脑,善于思 考的好孩子。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孩子们,刚刚咱们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兔小白解决了篱笆长度的问题,兔小白呀,吃着美味的萝卜,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生1:我用5+3+5+3=16厘米,也就是把长方形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 生2:我用(厘米)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先用求出两条长是多少,再用算出两条宽是多少,最后加起来就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生3:我用5+3的和乘2=16厘米,5+3是一个长和一个宽,在长方形中,还有一组长和宽,因此再乘2就可以了。 生:我喜欢第3种方法,因为计算步骤少,只有两步,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有两组长和宽,只需算出一组长与宽的和,再乘2就可以了。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东去春来,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兔小白心里想啊,萝卜虽然很美味,但这营养有点单一呀,她灵机一动,它就在菜地中间,开辟了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准备种点小白菜,为了让小白菜完好无损的长大,他打算提前给小白菜把篱笆围起来,那这次,篱笆又需要多长啊?同学们,你还愿意伸出你有爱的双手来帮帮兔小白吗? 师:这次篱笆是围着白菜地一圈,而白菜地是个(正方形),那篱笆的长其实就等于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因此我们也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求正方形的周长。 师:那要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正方形的边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出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师:接下来请同桌之间分享你的算法,做好展示准备。 师:对比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 师:那我们再来琢磨琢磨这个加法算式,虽然是4个数相加,但这4个加数是相同的,因此这个式子咱就可以写为也就是说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算法。 生1:我是直接把这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生2: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因此我直接用4乘4就可以了。 生:喜欢乘法计算的这个,因为乘法计算的比较简单。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会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那咱们现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师总结:2个长,也就是用长,再算出两个宽,也就是宽,因此长方形周长=长+宽 师总结:先算一组长和宽的和,也就是长+宽,再给他们的和乘2,也就是(长+宽) 师:同学们说的都太棒了,看来呀,长方形的周长一共有3个计算公式,那咱们在计算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还要简便公式来用就可以了。 师:那正方形的周长呢? 生1: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所有的边都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因为长方形有2个长和两个宽,还可以先算出2个长,也就是用长,再算出两个宽,也就是宽,最后再把他们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3:长方形中有两组长和宽,我们还可以先算出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我们还知道正方形的边有个特点,就是4条边都相等,因此咱们直接就可以用边长. 思考引领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长、正方形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
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咱们经过积极探索,认真思考,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那咱们能不能用我们获得的知识帮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解决他的难题呢?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围栏的长,实际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就是求长方形三条边长的和。 师:那么怎么围呢?图中标明墙的长度10米,这是不是一个多余的信息?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 师:学习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虽然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板演。 方法一 还有一种情况,利用墙面作4米长的围栏。 方法二 墙的长度10米不是一个多余的信息,可以利用墙面作6米长的围栏。 本环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围栏如何围的讨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四、练习巩固(优于用)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但是同学们还要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才能成功到站,你愿意试试吗?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谈收获。 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我最大快乐的, 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 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 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高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在其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知知识,并为求周长作铺垫。 2.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足:由于自身原因上课时有点紧张,导致在学完长方形周长没有对比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学生在上台展示时略紧张,不够大方和自信,平时还要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上台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