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思考:以上著作的作者是谁?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思想?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特点和影响,其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要是考辩长期以来为人们笃信
不疑的“古文经”均系伪造,对于动摇封建统治
的思想根基具有很大的冲击,为维新变法制造舆
论,作思想准备。
孙中山: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推翻满清贵
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低价,平均地权。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资产
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
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第3节
近代中国对民主理论的探索 一、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对民主朦胧的渴望思考:2位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黄宗羲—梨洲先生顾炎武—亭林先生1、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
(3)限制君主的权利 ——“法治”
(4)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家天下”的天下观
(2)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都具有民主因素
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中起到了重大影响探索中国民主思想读一读:(先进的士大夫)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想一想:
1、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不同,在观点上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由鄙夷到师夷;冲破中华民族的传统观点,有利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读一读:(洋务派)
材料一: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而不以中学固其根底、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张之洞
材料二: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张之洞读一读:
材料三: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想一想:
2、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读一读:
材料三: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想一想:
2、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参考意见:(洋务派)
含义:在维护中国固有制度和论理纲常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科技,从而达到自强、求富。
目的:维护中国的论理纲常,加强对本国人民的统治,抵御外敌的入侵。
局限: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没有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
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西方的民主制度与思想进一步传入。读一读:(早期维新派)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想一想:
郑观应的观点和洋务派的观点有何不同?
在器物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政治民主制度,民主思想正式诞生。温故而知新 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三所学知识,简要归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践活动和特点。
1.背景:
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从 洋务派中分出;
2.代表人物
——冯桂芬、郑观应、王韬
3.主张: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君民共主”、议会制度)一、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70年代)二、资产阶级晚期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
3.主张
4.实践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变政”、君主立宪制
(较早期维新派有明显深化)——戊戌变法三、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1.背景:
2.代表人物
3.主张
4.实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邹容、宋教仁、孙中山等——民主共和——革命团体、刊物、辛亥革命等思考: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时代特征:
思想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民主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激起新的民族觉醒和救亡图存的新要求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康有为( 1858~1927)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成为保皇党领袖,反对共和制,
(1)内容:
考证古文经是伪造的,否定了古文经的权威性。
(2)目的: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恪守祖训”的传统。
(1)内容:
——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以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来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
(2)目的:
——论述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托古改制”理论1.著作一:《新学伪经考》2.著作二:《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传
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力地冲
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
统治思想。
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A、批判封建的君主专制:
理论基础:----“托古改制”
B、民权思想:
自主之权、自立之权、人人平等梁启超( 1873~1929 )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创办《新民丛报》(日本横滨)——
著名文章《新民说》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
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
吾爱古人,吾尤爱自由。——《新民说》维新运动后梁启超思想一度激进
《新民说》:强调“新民为今日第一急务”,大力鼓吹人们都要摆脱封建奴性,树立独立、自由和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激励人们都要具有“自尊”、“进步”、“利群”以及“进取冒险”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他这时初编《新民众报》的指导思想。
“新民”思想 ——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而不是中国传统时代的“臣民”或“良民”。①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兴民权,君主立宪思想; 教育改革。
提出 ,一度倾向革命
②梁启超思想的特点:
阐述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
维新运动后其思想更进步。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新民说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学校之力,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义》
材料: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思想的异同同: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异:康有为借用孔子来证明自己变法的合理性;
而梁启超则显得更加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揭露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孙中山??(1866-1925)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民权思想:——“民权主义”
形成完善——从兴中会建立到同盟会建立
主要内容——暴力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主要目的——建立政体;反对帝制;争取人权
三民主义之间关系——紧密结合、完整体系——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也反映
了广大人民渴望民主自由的愿望。但它缺乏彻底的
反封建内容,他把推翻清朝统治当做实现民权
主义的最终目标2、孙中山思想的特点:
思想更民主,手段更革命;
结合中国国情,参照西方政治不足,思想有创新。
(2)五权分立思想: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发展:新三民主义康、梁、孙观点的异同同: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方式。
异:
1.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主张渐进改革
2.梁启超认为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主张先制定宪法和培养新民再实行立宪
3.孙中山主张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五权分立。1.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理论依据是 ①《新学伪经考》②《日本变政考》③《俄彼得变政记》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同盟会的纲领中属于“政治革命”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技转向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5.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实行“变政”,其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皇族内阁 D.推翻皇帝统治
6.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①“中体西用” ②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 ③建立君主立宪 ④实现民权 ⑤实行共和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7、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借用传统儒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借用孔子权威,为维新改制创造根据
C.将儒学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结合
D.《新学伪经考》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8、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其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
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
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思想的是
A.驱除鞋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