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雾在哪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 雾在哪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1 21: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每篇课文都安排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形成自己的感受。《古诗二首》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人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课后第三题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雾的淘气,也借助想象说出自已对雾的感受。《雪孩子》课文结尾通过泡泡的提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小白兔的心理活动,感受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美好的友谊。
本单元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是一种更常见的阅读方式。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
本单元安排了第三次写话练习,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在问题的引导下写几句完整通顺的话。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引发想象,激发写话的兴趣,让学生把图中的内容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体验写话的乐趣。
文本解读:
《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想象”主题中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和动作,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全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运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描写大雾笼罩下的景象。这些句式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积累语言的材料。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想象文中雾把大海、天空、海岸以及自己藏起来的情景进行朗读和获得情感体验,而且文后习题: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也旨在引导学生借助“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的句式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基础。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过程中部分生字造成阅读障碍。在教学过程中重在朗读中创造情境,构建语境画面,让学生进入“雾孩子”的角色充分朗读,同时识记生字,积累句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图片、形声字识字规律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屋”“论”“切”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通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图片、形声字识字规律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屋”“论”“切”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通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 激发童趣
1.勾连旧知,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是什么》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神奇的水可以变成汽、变成雪、变成冰雹……今天我们收到“水”的一封信。她的一个小伙伴不见了,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听听信的内容吧!
过渡:“水”要找的好伙伴是谁呀?请你说(再想一想)(学生交流,相机引出“雾”)
2.认读生字,发现规律。
(1)雾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含雨字头的字?(归类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雷、霜、雪、露、霞”等,指名认读)
(3)教师小结:是的,这些带有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天气有关。
雾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水滴组成的,它也是一种天气现象,咱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跟雾有关的童话故事,题目就叫做——雾在哪里,你看作者知道雾在哪里吗?所以要用什么语气来读?谁来试试?真棒,咱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一起读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雾究竟在哪里呢?请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
2.在课文里,雾就像个孩子。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你能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吗?——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3.我们来读“淘气”这个词(出示词卡,指名读),你能说说淘气是什么意思吗?
4.那你身边有没有淘气的小孩子或者是小动物呢?你能用上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5.让我们把淘气送回到课文中,我们怎么读,能让别人感觉到雾很淘气呢?指导朗读。
板块三 指导朗读 感受雾的淘气
1.孩子们,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怪不得水找不到他呢,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就暴露行踪啦,赶快到故事中找一找,看他都说了些什么?大家可以一边自由读课文,一边用横线把雾说的话都画出来。
2.生交流。出示雾孩子说的话,从雾孩子说的话当中,你发现雾孩子最爱干的事是干什么呀?没错,他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啦。(板书藏)
3.它把什么藏起来了?快来找一找。(板书大海 天空太阳 海岸 自己)
4.学习生字“岸”,根据图片理解字义,并进行扩词。
5.现在我们把岸送回到课文当中,这个自然段还藏着很多的生字词呢,想读好可不简单呢!请大家先自由地读两遍。
6.请小老师带领同学们把这些画线的词语读一遍。读完以后,你发现了吗?雾把海岸藏起来,同时还把谁藏起来啦?(幻灯片上圈出城市,板书:城市)
7.孩子们,现在我们就非常清楚了,雾先把谁藏了起来?(手指板书)然后把?接着把?最后把?你看看,他多——淘气啊。
8.淘气的雾孩子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读,比一比,谁是最淘气的孩子?(指导学生读出雾孩子说话时的语气)
板块四 发现句式特点 迁移说话
1.雾孩子不仅很淘气,而且本领也很大呢,他这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海上看一看。
2.有一天,雾飞到海上,来第三自然段,谁接着读?师引读第三段,生范读第四段。
3.学习“霎时”(时间很短,变化很快)。
4.对比句子,发现作家的语言图式。
那我们先来数一数,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分别有几句话呀?老师把这些句子重新排列,我请女生读左边的句子,男生来读右边,一替一句,读完以后,你有什么发现?(第一句都是雾孩子说的——话,第二句都是他做的——事)那你们看,它是用哪个词把它们连在一起了呢?(于是,用红笔框出来)雾孩子这么说着,他就这么做了。那结果呢?女生,接着读左边的,男生还读右边的。你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是写了雾孩子把大海藏起来以后,景色发生的?板书:变化。(PPT呈现:说的话,做的事,发生的变化)
5.是啊,雾来了,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的,什么都——看不见了。他的本事太大了,也太会藏东西了。淘气的雾孩子不仅藏了这些事物,他也会来到你喜欢的地方,他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四人一小组讨论,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
板块五 借助妙招 规范写字
1.淘气的雾孩子太贪玩了,都不知道他的好朋友在找他呢。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水给我们写的信吗?现在让我们给水回一封信,告诉他雾在哪里,好不好?
2.这封信里还藏着两个生字呢,一起读读这两个字。这两个生字会写以后,下课以后我们就可以给水写回信啦。
3.学习书写“岸、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字上小下大,横画等距。
4.生练写。
板块六 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这节课当中,我们不仅帮助水找到了雾孩子,还跟着雾孩子一起去了海上,感受到了它去到海上以后发生的景色变化,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雾孩子把城市、和自己藏起来以后又会有怎样神奇的景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