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猫》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介绍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语言朴素,直白,符合老舍先生一贯的语言风格。同时这篇文章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生动、可爱的画面。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
2. 学习并运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比较的写作方法。
3. 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习如何表达情感。
难点:如何把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得具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请同学回答。对啦!就是我们的好朋友——猫。(板书:猫)
2. 你们能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有关猫的课文?(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对猫并不陌生,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谈一谈。(学生回答: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 过渡:古怪的性格让作者对猫既怜爱又愤恨。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一起去感受一下他笔下的猫究竟古怪在什么地方吧!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用笔勾画描写猫性格古怪的语句,并仔细体会。
3. 汇报交流: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又是怎样写猫的古怪的?
4.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勇猛、胆小、勇猛等词。
5. 小结过渡:老舍先生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的描写,反映他内心的思想感情的。那么作者对猫的感情怎样呢?同学们可以结合下列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细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 喜欢猫的人肯定特别喜欢读1—3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边读一边琢磨琢磨: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1)语言朴实:比如:“说它……吧”,“……可……”“……比……”等。这些词语既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又有一定的调侃意味。
(2)拟人化的手法:这一段中还有几处拟人手法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比如“蹭”,“咕噜咕噜”的拟人化的动词运用。“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句中“踩印几朵小梅花”是写小猫在稿纸上留下的脚印。本来是脏兮兮的脚印在作者笔下却成了“小梅花”,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作者明贬暗褒,小猫在你写作时突然出现,给你的稿纸“添枝加叶”,令人不胜其烦,但由于它的可爱又让你感到可喜、可敬!另外,“踩印几朵小梅花”中的“印”换成“踩”,不用常说的动词“踩”,而用“印”,更显得小猫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样子。真是爱之深啊!
(3)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你们再观察一下第一自然段:“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古怪”一词就是这段话的中心词。“古怪”表示“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并且不好理解”,也就是说特殊或者与众不同。这里是明贬暗褒。从“说它……吧”和“……可……”这种结构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体会到了文章语言口语化的特点。这一段由一组“说它……吧”和一个“可……总是这样”组成了排比句,即增强语言气势,又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朗读时应该语速较慢,语调应该平中见降;第二句降升结合;最后一句下降收回;语速稍快;注意分号与句号之间的停顿。另外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和作者的情感。)
2. 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猫的性格如此古怪又如此可爱,老舍先生对它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请同学们找出能表现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情感。
(2)学生找句子,品词句,体会情感。
(3)交流汇报: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什么意思?能换成“不管”吗?“也不肯”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猫是多么的贪玩,只有玩够了,才肯回来,即使你把它叫得再大声,它也不会理你,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用“非……不可”这个句式?)“非……不可”表现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猫为什么要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地等老鼠?(它屏息凝视,耐心地等待着,绝不允许老鼠轻易露面,有极强的责任感。)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3)“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你知道“小梅花”是什么吗?(猫的脚印)生活中你见到的猫的脚印是什么样子?(一个个圆形的印儿)可是老舍先生却把它比作“小梅花”,而且是“几朵”,你能体会出什么?(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特殊的喜爱之情。
3. 学习第5、6自然段:
(1)过渡: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是贯穿始终的,除了前文所谈到的以外,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最后两段还有没有这种情感?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
(2)你发现这两段有什么特点?(用了十个“它”)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十个“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从哪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从“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和“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到。)
(3)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4. 小结:老舍先生用直白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种直白的语言风格我们应该在写作中加以学习和运用。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性格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深厚情感。此外,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说它……吧,的确有时候……可……”的句式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3. 课外拓展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