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卒于家中。
表:古代大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是表文的代表作品。
【重点理解】
1.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
(3)常在床蓐 ( )
2.词类活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____________
(2)则刘病日笃 ( )____________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____________
(4)历职郎署 ( )____________
(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____________
(6)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____________
(7)臣具以表闻 ( )____________
(8)凡在故老 ( )____________
(9)猥以微贱 ( )__ __________
(10)愿陛下矜悯愚诚 ( )____________
(11)责臣逋慢 ( )____________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
今义:不可以。
(2)零丁孤苦,至于①成立②
①古义: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引出另一个话题。
②古义:
今义:(组织、机械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义:
今义:①洗澡;②比喻受到润泽;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
今义:明清科举称生员为秀才。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
今义:数量少,不重要。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
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7)则告诉不许
古义:
今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义:
今义:微小的火。
(9)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
今义:迅速地跑。
4.一词多义
(1)行
(2)矜
(3)至
(4)见
(5)日
(6)薄
(7)于
(8)以
5.特殊句式
(1)今臣亡国贱俘。 ( )
(2)而刘夙婴疾病。 ( )
(3)则告诉不许。 ( )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5)慈父见背。 ( )
(6)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
(8)拜臣郎中。 ( )
(9)且臣少仕伪朝。 ( )
(10)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难点探究】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3.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4.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5.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课内练习】
1.下列句中加红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 )
①门衰祚(zuò)薄 ②外无期(qī)功强近之亲
③茕(qióng)茕孑立,形影相吊 ④除臣洗(xǐ)马
⑤责臣逋(pū)慢 ⑥非臣陨(yǔn)首不能上报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2.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夙遭闵凶(一向) 躬亲抚养(亲自)
B.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C.逮奉圣朝(及) 除臣洗马(除去)
D.臣具以表闻(准备) 刘病日笃(病重)
3.从下列各组句中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加点的词
① A.慈父见背 B.路转溪桥忽见
C.府吏见丁宁 D.见欺于王而负赵
[ ]与[ ]同
②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以闻
[ ]与[ ]同
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
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下列各句未用比喻的一项是 (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理解性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 , , ,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
(3)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4)《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
, 。”
(5)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7.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艰难 B.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举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
8.下列加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夺项王天下者 舅夺母志
B.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逮奉圣朝 公之逮所由使也
D.辞不就职 辞不赴命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课外拓展】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痰,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塑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再婚。②游夏: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奉事以孝谨闻 事:事情。
B.数使吴,有才辩 数:屡次。
C.复以洗马征至洛 复:再次。
D.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禀告。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B.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C.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D.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满,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参考答案】
【重点理解】
1.
2.(1)名词作状语 在家外;在家里
(2)名词作状语 一天比一天
(3)名词作状语 像犬马一样
(4)名词作动词 任职
(5)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终了
(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结束
3.
4.
(4)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动词,看见 “见……于……”固定句式,表被动
(5)名词,太阳 名词,日子 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6)形容词,浅薄,少 动词,迫近 形容词,少 动词,轻视
(7)介词,比 介词,向 介词,在 介词,从
(8)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
5.
(5)宾语前置句 父亲弃我而死去。
(6)状语后置句 州官登门催赶,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7)状语后置句 (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
(8)省略句 任命我(为)郎中。
(9)省略句 再说,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
(10)“无以”固定句式 我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日。
【难点探究】
1.参考:总摄作用。总提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2.提示:古代文人名士最重气节,崇尚“一臣不事二主”。晋武帝也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所以李密最担心的就是怕晋武帝怀疑他因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拒绝为本朝效忠。
一方面他勇敢坦率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交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虑。
另一方面,首先他尽量压低自己,抬高国恩,表明武帝的措施使他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而不会徘徊犹豫、另有所图。然后作者又勾勒了一幅祖母刘氏的病笃图:“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句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最后自然得出“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
3.提示:列举晋武帝的施政纲领,为终养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为自己不辞不就职作了言之有理的开脱。
4.明确: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5.提示:帝览之(《陈情表》)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
——《晋书·李密传》
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古文观止》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课内练习】
1.C
6.(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7.A
8.D
9.(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但是诏书(的言辞)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催赶,比流星坠落还要急速。
【课外拓展】
1.A(此处有“俸事(祖母)”之意。)
2.C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并呈上《陈情表》。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卒于自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