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写意花卉》
课标分析
根据本人对《课程标准》以及本节课结构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节课了解写意花卉荷花的基础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写意花卉-荷花的基本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并培养对传统写意花卉作品领悟、感知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准备学习资料和学具,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写意花卉荷花的学习,掌握相关中国画笔墨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写意花卉荷花的作业。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荷花的技法表现自然花卉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本课旨在学生初步接触笔墨之后,从身边熟悉、喜爱的花卉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有中锋和侧锋。用墨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种,并进行实际练习。同时,借助花鸟画蕴含的深厚文化气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染,启发学生关注中国博大精深的名族文化和蕴含在这些文化中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操。
学情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本节课由写意荷花入手,让学生体验到写意画的韵味。根据课时和学生年龄段的情况,本课通过教师示范,安排学生练习创作,帮助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写意花卉画,知道中国画花卉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注中国写意画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写意花卉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写意花卉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本课学习,掌握相关笔墨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写意花卉作品的创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技法表现自然花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基本笔墨技法造型。
教学难点:对传统笔、墨、生宣性能的掌握及写意花卉的构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通过课件播放国画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独有的韵味。 跟随老师展示的视频并认真在头脑中想象视频的独特处,思考并作出回答。 用精美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美,带入学习情境。引发积极思考。
讲授新课 1、从文学作品中对荷花的描写体会到感受大自然中荷花的美感。展示名家作品及生活中的花卉照片,思考写意花卉与大自然中的花卉都有什么样的区别? (1)特点:概括简练 凸显意趣 (2)色彩:色彩夸张 以墨代色,墨色和红色为主,对比强烈。总结:写意花卉具有用简练的笔墨,能够抓住物象的特点与神情,并且以抒发作者的情趣。 2、了解画家名作 (1)展示写意荷花的图片并欣赏不同画家所表现的荷花美感不同.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写意花卉的画家。 (2)展示各名家作品,通过潘天寿的作品中思考并试着从构图、墨色、用笔方面来分析,这幅作品给人带来了哪些美感特征?(要求学生看书,看课件,边看边思考) 通过聆听诗词并认真在头脑中想象诗词或文章中对荷花的印象。学生从教师引导下在特点、色彩等方面来分析。通过对比,学生总结出写意画用笔简练凸显意趣。 学生分小组从造型、色彩、笔法、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从构图、墨色、用笔方面来分析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感受自然界荷花的美,从写意荷花的作品中感受与大自然的荷花的不同美感。与语文学科的综合。丰富学生感受,感受大师风范,领略大师笔下的写意花卉的无穷妙趣。了解写意花卉的特征赏析作品,引导想象用笔用墨的不同方法对于表现各种不同质感和空间的题材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笔法与墨法的交融使用,可以使画面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色墨结合的特点。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构图对中国画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演示 展示荷花的绘画方法,完成一幅作品,讲解要领: (1)通过展示名家作品,学习荷叶(侧锋、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叶茎(中锋)的画法(2)荷花(用勾线法绘画荷花,注意用笔) (3)等叶子快干时用中锋、浓墨勾出叶脉(泼墨法里的浓破淡),并且点茎上的倒刺。 (4)让画面更完整饱满,画面添些小叶,淡墨的形式在远处加上浮萍和水草,水草用中锋画出。 (5)题字,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点。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注意荷花的笔法和墨法,以及荷花的构图。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荷花的笔法和墨法。 注意看老师的用笔、用墨,画花的形状、叶、茎等,及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 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学会绘画方法注意一幅作品的完整性 教师示范写意牵牛花的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用笔,提醒学生随时变换墨色,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笔法墨法及构图画好写意花卉作品。 通过教师的展示,激发学生对创作作品的激情为作业做准备 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构图对中国画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练习 用中国画的技法画一幅荷花小品,注意水墨色的运用。课件展示写意花卉课件图片及写意荷花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与能力进行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完成作业,提示注意笔墨的表现力
交流评议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总结评议。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笔法墨法与用色等方面交流评议。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想法和方法。 作业安排宜简不宜繁,注意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而自信地完成本课学习
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课对写意荷花学习总结心得通过写意荷花的的学习延伸到其他写意花卉并展示各种写意花卉图片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总结回顾与引申。
板书设计 写意花卉 特点:用笔简练、凸显意趣 色彩:色彩夸张、对比强烈
《写意花卉》课后反思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用国画颜料在宣纸上画一画体验国画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有形中使学生感受到写意荷花是运用彩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使花饱满而有韵味的。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喜爱国画的感情。我的教学设想是尽可能利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使学生体会水分的干湿对颜色晕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把自己喜欢的花表现出来,我利用简单的“示范”来调动学生进行思维,总结出用笔、用色的规律,同时提示学生绘画时注意构图问题,解决本课知识重点,结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多次实践后,让学生直接用中国画材料去画花。等到完成后,交流发现到的问题,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认识如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在艺术教学中美术本身只能是手段、条件和过程,决不是目的,艺术教育的目的,决非从美术到美术,而是从美术走向其他诸多领域,就如这课的教学我只教了荷花,这是不足的,因此,我们应当树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艺术理的理念,现代美术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升华。并且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不够,对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深奥的知识讲解清楚,还有待加强研究。